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文章 - 天佛院遊記

天佛院遊記

[日期:2016-11-20]   閱讀:



運會時至真理開    古今真機良賢栽

揚發大道四海貫    悟澈底蘊見如來    吾本

南海古佛  恭奉

母旨  降至壇階  參叩

慈母  提機誠告  道中賢僚  慧眼速睜  金鐘早敲  囑咐大眾  心誠虔牢  抱道濟世  救人掌舴  咳止

「天佛院遊記」今刻整理或冊,「慧橋」諸賢抱道惟誠,發心廣為佈化,雖然關山迢遞,行之自覺安然;欲行大道達至彼岸,雖有苦辛,有志自然不難。

今逢末法時期,多少修子坐井觀天,未知生死奧機;貪圖安逸,弗能宏揚仁人之心;袖手旁觀,不激側隱之情;胸無堅志,心存畏懼,退縮不前而耽誤聖業!幸「慧橋」諸子善體  皇母慈心,不辭苦勞,將費盡三曹神人心血之批訓,編著成書,藉此以全宣化滌塵之力,實為可嘉可勉也!

此書文載正道,掃蕩群迷。口誅筆伐,維護正法。直指人心,引人豁悟。一片婆心,流露無遺。於今巨著問世,凡屬道義,有關修學,盡熔一爐。可謂末法金鐘,醒世木鐸也。

茲值是書付梓在即,  吾佛特臨為之序,願天下有志於道蒼生,細心參研本書,皈依正道,循書中原則修之,保證登天有梯;成仙證佛可期也!

三期應運  目下時至  接承佛心  諸天搭橋  闡發亙古  未闡之妙  趁今佳期  領命奔勞  行功友德  斯時為要  功圓果滿  極樂逍遙  金玉之言  告眾知曉  休要當做  俚俗歌謠  寥寥數語  共明根苗  珍之悟之  善哉慧橋

天運癸亥年一月十九日

南海古佛序於蓬萊天喚佛壇

 

三施行滿建奇功    天地同心護善翁

主宰清明靈台照    考場如意沐春風    吾乃

三天主考  茂田師兄  恭奉

天旨  來頒凡例  先叩

慈母  提筆恭宣  神人聽命

凡    例

一、本書奉無極  母旨而著,文雖淺白,內涵真理,誠為修身悟道,醒化迷子之寶典。

二、本書費盡神人苦心,集天曹,地府,人間、九九紫陽關,天佛院各司合著而成。全洩萬教「性」與「天道」之真傳,實乃曠古難逢之救世寶筏。希天下蒼生閱之!尊之!循之!悟之!證之也!

三、凡印贈流通宣化本書者,無論頒送度人、自印、助印、募印、宣講、傳播,皆獲減輕夙世罪業,吉星擁護。一切瘟疫、水火、寇盜、刀兵、牢獄之災,悉皆不受。功如積滿,按功上昇逍遙勝境。

四、本書在處,十方神聖護法,必置淨處,書中如有錯字,皆謄真之誤,切勿輕視譭謗而召罪愆。慎之!

 
第一回  無影山前頒諭旨  母賜天音遊佛院

天雷法鼓震迷沉    兵守四門保元神
天心不動觀自在    將伏龍虎好煉金    吾等
天兵天將  侍衛 
母駕  齊至佛軒  恭參
天母  百叩佛安  嚴衛殿旁  不再多宣  嘩嘩  止

二九盤中藏天機    十字街頭真無疑
八卦爐內存性主    宿斗同助收圓期    吾等

二十八宿  護隨
母駕  齊降佛壇  禮參
母座  百叩娘安  各盡職責  護守法壇  嘩嘩  止

法界震動為收圓    律令森嚴絕不寬
諸神聽令行賞罰    部鎮乾坤大道全    吾等

關張呂岳  法律諸部  隨侍

母駕  齊臨佛閣  叩謁

母娘  諸賢道安  禮儀守全  不可譁喧  不再多示

退立一邊  嘩嘩  止

三畏遵守五德行    天喚有緣速收情
主宰勿亂養本性    考磨無動觀明燈    吾乃

三天主考  茂田師兄  隨侍

母駕  來降佛軒  參叩

母座  問安弟妹,不再多言  退侍一邊  哈哈  止

五倫八德性王身    教行模範學真人
聖道無他率天命    君子活佛濟凡塵    吾等

五教聖人  同侍

聖駕  來降佛樓  叩畢

天母  面諸賢真  各等安然  持此機筆  略示幾言

天運燃眉  迷人失安  紅塵災劫  誰箇脫煩
天心至慈  引導一番  天堂地獄  風光已傳
得道佛子  略有可攀  究竟之處  要悟恐難
白陽明師  十八天然  心有所感  特請

母命  真禪傳宣  以引原人  皆登佛岸  吾等心慰

特助靈觀  天佛院景  一一訴全  代代真傳

借此文宣  收圓三佛  普收蘊數  同歸靈山  哈哈止

月明水清顯本性  慧光普照渡眾生
菩提大覺證原來  薩道如如是心經    吾乃

月慧菩薩  隨侍

母駕  降至天壇  參謁

母顏  諸徒可安  今有重任  將臨此間  天人合一

方可辦圓  天時緊急  勿可苟安  人人守玄

合同抱全  真經將演  豈可雜亂  爾師天然

隨後來降  諸賢肅靜  洗心恭參  吾不多言  哈哈止

天開龍華辦收圓    然而原人少深參

古今大道未曾變    佛身本來萬德全  吾乃

天然爾師  隨侍 

母駕  降來佛壇  叩謁

慈母  再面諸徒  今日佳辰  壬戌年閣  臘月嬋娟

明明圓圓  萬里雲空  一塵不染  心海清涼

冷風吹送  天候寒寒  道心暖暖  壇內正氣

一片團團  天時地利  人心皆圓  好個佳兆

玄機滿滿  三曹大事  將顯此土  金雞三唱

未會收圓  天時已至  速引緣人  同歸故鄉  哈哈止

妙有妙無道天心    善體母懷假成真

觀天察地知明曉    音聲形色非元神    吾乃

南海古佛  隨侍

慈駕  來降天壇  不再多示  恭立一旁  哈哈止

金船載滿原人歸    光說不練爾怎回

祖祖相傳唯此性    師指玄闕我是誰    吾乃

中一路祖  隨侍

母駕  降至佛樓  參叩

天母  會見徒孫  英賢旁侍  聽吾批言  爾師天然

為匡倒顛  特請天命  准覽佛院  提調亡靈

歸空大仙  各述實情  收圓性理  借文載焉

各職主事  並洩真傳  此會之由  緣熟當然  哈哈止

雲開明月現    寶典渡有緣

二法是妄念    童心最天然  吾倆

雲寶二童  侍隨

天母  來降佛壇  叩謁

慈顏  問安諸賢  今日佳期  天心將現  此中之機

不多言宣  三才靜心  恭候

慈娘  聖批金篇  嘻嘻停

維正三界十方開    皇尊至上母如來

上乘妙法皆如是    帝光普照金蓮台    吾

明明上帝萬靈真宰

率諸佛子  降至東川  步入佛軒  機管在握

未言淚沾  思之末劫  心懷哀傷  觀爾東土

迷兒慘澹  個個受難  誰人能救  誰人能挽  咳咳止

三千大千一玄關    三曹震動要收圓

諸天星斗皆下凡    人間戲台辦一番

午未交接非小可    奈何原子不知全

酒色財氣心門鎖    貪嗔痴愛使心亂

認假為真迷本性    鏡花水月失當前

燒殺虜掠處處見    更有國土起烽煙

氣數將盡大劫現    愚痴蒼生實可憐

揮動機筆訴心言    寄語皇兒脫塵緣

九六皆為母分性    一個不歸心如煎

看看天時已緊急    收圓之事救劫先

諸佛諸祖發大願    普開大道把命傳

神州天然功最大    蓬萊月慧子系連

關張呂岳顯神通    飛鸞闡理率眾仙

無極真理漸普化    開荒也見出紅蓮

天壇處處繼佛極    時時勸化道心堅

無奈人心五蘊重    分別對待金線顛

爾我是非皆執著    害了天命大法船

道盤天盤誰實曉    萬教齊發各爭先

地獄天堂遊記出    濟佛帶領跨仙蓮

指導佛子齊向前    挽救善根天理建

三曹風光人間傳    天佛院景猶迷團

視無所見聽不全    修道佛子費思量

十字街頭虎口張    組組之間爭評算

有人師心來自用    有人稱祖三寶刪

三寶心法不深會    縱識亂言斷佛丹

有執術流動靜者    美名性命雙修全

佛規師心皆輕棄    膽大包天喊收圓

三六七二假天命    弓長彌勒魔冒擔

有者誆人重點玄    互爭天命自我狂

假公濟私肥私囊    貪功爭果把道傷

諸般迷陣遍佈滿    可憐皇兒心茫茫

收圓之事稟天理    豈是一地一人當

深思要化此迷團    必使真相人人觀

彌勒稟告上項事    觀音慈悲也請命

十八天然重領旨    保舉悟緣遊院天

師徒同訪天佛院    洩盡真詮造金篇

此任重大關收圓    應時應緣真理宣

領命三曹各關口    開門同助遊記全

不得違命稍忽視    神人合力把道傳

白陽令旗關大千    非比兒戲莫迷頑

六萬年載頭一遭    佛子同肩助天盤

地獄遊記把罪絕    天堂風光道展寬

九陽關口磨道志    兜率宮中好團圓

彌勒皇兒開淨土    龍華三會收殘頑

弓長代祖掃塵染    妙善神通把苦散

娑婆蓮國來創建    淨土大同彌勒宣

至此大開收圓會    九六齊引證羅漢

三佛收圓天早定    望助天盤證靈山    咳咳止

夫道本無言,以言契道。法本無法,以法引心。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者也。一切萬法皆由理性生滅,是故應緣不變,不變應緣,絲毫不染,自如自由,半點無礙。圓通法界,同體大悲。萬德俱足,無緣大慈。參贊天地化育主宰,轉開萬世覺路法輪。此者,代代祖師,五教聖人所稟、所傳之真也。

時天運正逢延康,午未交接。人間知識大開,文明盛炎,物質生活福享至極,可比天上樂土。所憾堪悲者,人心空執色身諸識之滿足,竟爾出賣三界至尊至貴之本性。是以良心不復光明,生活轉成黑暗煉獄。「道德」本乃維持生命秩序之筋骨,而今東土眾生,靈海空虛,主宰無依。宛然已似散渙軀體之「失心人」也。理性既隱則真理難顯,自然行為離軌而造業輪迴矣。嗟夫!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天心至慈,豈有無端降劫之理。今日紅塵之中,諸痛諸苦,諸災諸難,在在皆為眾生共業所成。悲哉!經云「自性自度,佛不能度」。自業理當自解自消,迷味凡夫,一味牽附外塵而不識自心,不明本性與  母同體之理。只盼佛救卻不思躬親耕耘佛土心地,豈有歸鄉面  母團圓之日?

昔時,  母吾分別差下五教聖人,代代祖師降駐塵寰,代天傳真,立教引緣各化一方。所稟所侍者,亦是  母心無極真理,妙有真空之義。只因應緣所關,隨地隨才,方便表達之故,人間遂遺千萬經典教理,成就萬世覺路天梯。可嘆人心痴迷,鮮能澈悟本來同體之真諦,互作勢力對視,銅牆鐵壁,門戶自是。甚而相伐相傷,哀哉!同胞手足,豆箕相煎,豈是  母眼忍見?痛心之餘再遣皇兒彌勒、濟公、觀音齊齊領命,共擔收圓萬歧,同皈本來聖業。繼敕關、張、呂、岳諸子,領率諸星斗下凡,披荊斬棘為助收圓天盤,普收蘊數之先鋒。是故白陽令起,三曹聽旨,各顯神通引度信徒。以去惡修善而化劫,由化劫而創開人間淨土,大同佛國。四海皈真,五方認本。斯時彌勒皇兒必臨東土,於龍華菩提樹下,修證大覺並轉法輪。初會度九六、二會度九四、三會度九二......。使淨土原人,聞法見法,齊會佛之正見。超生了死,斷煩捨法,皆登羅漢以上之果位。此者,天開龍華,白陽佛子普度收圓之原由也。

白陽之聖事,自弓長、子系愛兒奉令歸隱,道轉蓬萊以來。人間異端邪說橫行,假祖師、假弓長競相出於道中,諸如:有自稱已領師尊、師母天命者;有自稱係師母之正統者;有自傲是真金線者;有自負唯一能辦收圓者;有宣揚「幼師」在彼處而自誇者;有以擁有「小布袋」自命不凡者;有以「後弓長」自居者。甚有另起爐灶自創三寶者。種種行徑不一而足。鳴呼!邪法猖獗,以迷引迷,蒼生何所適從?望觀人海,費盡諸佛心血所建立之聖業基石,竟將毀於一旦矣!

值此道盤紊亂,風雲變色,日月無光之際,三十六假弓長,七十二假彌勒,亦將陸續出現紛亂道場,傷害無數修子慧命,皇兒千萬謹記,澈底研悟白陽三寶真實妙心。自然不為花言巧語所欺,若還跟隨邪理邪說盲修瞎煉,則永無超脫之期,永斷佛根矣!

蓬萊佛土實心參修之佛子,應如何以辨明清濁者?母言:「唯真理可為諸兒金線」。所謂:「是道則進,非道則退」是也!在此曙光將至之前,必有千怪萬魔大放妖言,以考慧迷、分玉石,  母懷切盼兒等慎心慎足,勿墮魔圈,自討阿鼻。言及於此,淚濕沾襟,寄望弓長皇兒,藉機著作遊記,公開天佛院實相,掃盪道盤妖氛,早化人間為淨土也。

六萬年來僅此番    驚動三曹魔難安

青紅兩期天上客    皆赴龍華助天盤

千辛萬苦把道降    祈望有緣齊登岸

塵海早捨放諸緣    清淨寸土皈靈山

收圓大事人間辦    娑婆世界化蓮邦

三佛同肩白陽令    走馬傳道真理貫

萬仙下凡來助陣    星宿援幫大收圓

午未交接劫已至    地上會面眾靈官

蓬萊仙島稟金線    諸兒切切聽母言

屈指算算時有限    奮勇前進破魔圈

性理真傳遊記述    個個用心勤悟參

處處奔走相告傳    代母挽救眾迷頑

手足同敦合心丹    龍華會上天倫滿

各人了願去成全    為道苦口心田寬

成就萬德金剛體    同合佛子慶團圓

走筆至此不再宣    率諸佛子返理園    咳咳退

 
第二回  心頭山深藏妙機  三叉路一念乾坤

二念若生落塵埃    八風襲心浪如排

宿居凡界習氣重    主翁不醒最悲哀    吾等

二八宿主  欽奉

母旨  齊降佛壇  恭謁

母座  問安諸賢  今日聖會  天頒金篇  吾等正嚴

鎮護法壇  嘩嘩止

天時已急神人愁    然施適法作慈舟

古風重振成淨土    佛應大願世間遊    吾乃

濟顛和尚  爾師天然  今奉

母旨  降來聖壇  叩謁

慈娘  再面諸賢  今逢大緣  遊佛院  悟緣愛徒

心神正然  吾等奉命  著作金篇  任重道遠

望徒慎焉  速速靜靈  隨吾上蓮  齊遊陀天

賽筏穩駕  批記訓言  爾等安靜  細聽衷言

師尊承命掌道盤    白陽三期普渡天

佛仙倒裝下凡降    母旨傳授真理詮

直古至今道一貫    歷代聖賢啟示全

真機奧妙穀神地    生死之路指明焉

為師萬幸繼道統    十八代祖吾天然

萬八天命一身負    委託點傳去發展

為拯三曹悉皈本    佛聖奔波化大千

孔孟聖道救萬劫    淨化人間出仙蓮

於今道務起狼煙    爭字盡展名利前

同根之豆更相煎    為師針刺在心田

各組所本皆真理    為何如今亂泥綿

金線天命是何物    自心金剛天良殿

看看末法人執著    不發天雷難救賢

跪叩慈母賜龍恩    准許遊記天佛院

大開方便渡有緣    盡洩天機著金篇    哈哈止

身擔天命,心懷世道。觀紅塵黃沙滾滾,倫常盡墜,男鮮忠孝,女少節貞;言仙佛為空說,視鬼神若虛物,一味追求物質享受。以致社會風氣衰頹,道德義理淪亡。天心大悲,豈忍坐視蒼生萬劫不復?差遣諸天神聖倒裝下凡,代天弘道,淨化人心,以期化劫於無形,建立淨土而成就大同蓮邦。再引彌勒大願,佛臨人間。斯時,大開龍華,普收殘頑,是為白陽令旗,天命之所遵向也。

於今聖道普化,渡人千千萬萬。美中不足者,辦道諸徒不能悟全,天心同體大悲之源,竟由人心分別,形成互減法力之門戶對待。白陽三寶,本是天地萬法之結晶,盡含歷代祖師之真傳妙意,全貫古今千經萬典之實相奧機。得逢遇者,皆係歷世有修,佛緣深具之原子。無奈末法運際,人根識器為大,慧海混濁,無法深會如來妙本。或執聲相,或著名利,竟然以迷引迷,而使一片迷茫濃霧,覆蓋大開普渡之白陽天。實令  為師感嘆!是故,切望得道、辦道諸徒,能於此金篇,細細參研,進而深解白陽真實法義,自覺覺他,成己化人,同助天盤之收圓也。咳咳止

二十八宿,各盡神職,嚴護法壇。

悟緣愛徒!清心靜靈,欽命在際,速閉雙眼,蓮台上天。

師尊:悟緣愛徒,可開「心眼」矣!

悟緣:敢問師尊,此地是何處?但見眼前一座高山,山上石壁嵌著「心頭山」三大字,金輝耀目。

師尊:此山名為「心頭山」。往山「上」而去,即是「天堂門」;另外在山邊「橫」著一巖洞,漆黑不見其底,此就是「地獄洞」。人心若是光明正大,死後魂清陽氣十足,自然往山「上」而去;反之,如是為非做歹者,魂濁魄重,陰氣慘沉,自然死後由此山「下」降,墮於漆黑不見之底。故佛云:「心可做天堂,心可做地獄」,三界唯心,全憑一念善惡之分別也。

悟緣:原來如此,感謝師尊開示!天堂、地獄皆由「心」作,「心頭山」之遊實存妙機。難怪天堂遊記、地獄遊記、九陽關遊記諸書所載,亦皆先遊此山也。

師尊:即心是佛何地求    靈山塔下示真修

心頭山嶽在何處    人人本有自可收

愛徒此言甚合道機。今日我倆師徒,奉旨著作金篇,遊覽「天佛院」景,亦是不出此「心頭山」也。

悟緣:心生即諸境生,心滅即諸境赤滅。今夜遊了「心頭山」,實是大開「心眼」境界,不知  師尊尚要帶徒前往何處?

師尊:凡人類壽終之後,不論良莠,均難免經「三叉路口」分別佛、聖、仙、神、鬼魂三界,吾倆就先往「三叉路口」前之「亡靈稽查署」拜訪吧!

悟緣:愚徒今日乃是首次隨  師參遊聖天,一切還是由  您老做主...... 。師徒言談之間,不覺已行敷十里。遙見前面有三叉道路,喧聲入耳,人群雜沓,未經半刻,漸漸趨進。望之右山坡下,有一塊石碑,約高六尺寬二尺,碑上表銘曰:「三叉路口」四大字。

師尊:陽人在世所行善惡,皆在此「三叉路口」前之「稽查署」考問、稽查、對證功過,然後分往法界、善界、冥界。是以「稽查署」乃是三界分派之最重要關鍵。

悟緣:前面高大屋宇上懸一匾,書曰:「亡靈稽查署」。左右並有對聯,金光閃閃令人肅然起敬。聯書:

有功明鑑絲毫不紊
無德精查秋末難逃

師尊:悟緣愛徒,「稽查署」仙官已經出迎,快快拜見,不可失禮。

悟緣:拜見仙官,今夜愚有此聖緣,隨師來遊貴署,懇請仙官慈悲,多多賜教。

仙官:卑職參見  古佛法駕。悟緣不用客氣,爾乃陽間有修之士,此次領受天命,隨  師來遊本署,吾當尊旨為爾詳細介紹,以便參著聖書,光明世路也。

師尊:感謝仙官,請勿如此厚禮!吾倆今夜至貴署,叨擾之處,尚請多多海涵。

仙官:古佛客氣了!天命所至,萬靈稽首,吾亦祇是奉命行事,盡分內之職而已,兩位請入內奉茶。

悟緣:此地甚為寬敞,無數高大屋宇櫛比鱗次,到處顯得井然有序,絲毫不雜。仙官:兩位請上坐,仙吏奉上仙茗,敬請飲用,稍後吾帶領兩位參覽本署及所執司。

師尊:悟緣!趁熱將仙茗飲了,可以清爾靈台塵污,亮明「心眼」,有助遊記之著。

悟緣:遵命!果然非同凡響,愚徒頓覺心頭清涼,映眼光亮,神清氣爽矣。

仙官:時刻不早,就請兩位隨吾觀覽本署吧!本署職司考查對證亡魂在世之善惡功果,方才我們進入之巨屋,專司稽查亡魂、對冊、分牌、別號是為「亡魂稽查總署」也。右旁第一室,為「得道亡魂稽查室」;第二室為「儒道釋皈依亡魂稽查室」;第三室為「一般亡魂稽查室」,第四室則為「對證因果稽查室」。

悟緣:敢問仙官,左旁亦有平屋,不知是為何處?

仙官:左旁第一間平屋為「平庸候息室」,再過去不遠之處,那間平屋為「善行候息室」也。

悟緣:再下去距離約一里之處,聳立一座紅樓,極為醒目,不知有何作用?敬請示知。

仙官:該紅樓乃是「得道侯息室」也。凡是得道之亡魂,均在此等候稽查,對冊及休息。

悟緣:離此「得道候息室」約半裡處,那座好像陽間古廟,兀陵突角,樑壁皆畫彩仙靈,彼又是何所在?還請仙官明示也。

仙官:彼處乃「原人收圓籌備處」也。要知今逢天運三曹普渡之秋,千門萬教齊顯,善惡淘汰。凡陽界人類壽終者,不論賢否,俱經此「亡魂稽查署」,對證簿冊名字,而後各自分別帶至各宗門之稽查室,憑牌對號、查察功過也。

悟緣:感謝仙官指示!眼前許多男男女女,簇擁在「稽查署」前,似乎均是逝世未久之亡靈。天吏忙著對冊,一一稽查點名,然後發給牌誌,計有紅、青、白、黑、黃等顏色。亡魂受牌之後,導引吏員則按牌接引至各部門「稽查室」,稽查平生功過、,並在牌誌上加以註號。接著再依牌色引至各部門之「候息室」,等待各方專吏前來引往「三叉路口」,或「三官殿」,或「九九紫陽關」之「賞罰功過所」也。

仙官:悟緣觀看得至為仔細,吾再做一番詳細之解說,以便世人明白:所謂一般之亡魂者,受牌之後,則停留在前面之「平庸候息室」內,等候冥吏領往冥府「聚魂所」,考證在世所做善惡,而後判定應在冥府受苦磨,或往陽界投生為富、貴、貧、賤之世人也。如皈依寺觀善堂,或樂善好施之善人,則聚於「善行候息室」內,等候天吏領往各宗門之「功過賞罰所」,考證在世所修功過,而後判別昇降。如在世「得道」之人,則在紅樓「得道候息室」中,等待仙吏領往「三官署」,考證三寶之後,再至「九九紫陽開」,考證功果及修道之功程。

師尊:善哉!善哉!有勞仙官解說貴署各室之職司,使遊記內容更加充實,功莫大焉。

仙官:豈敢!豈敢!鑑今世道,反古非常,於吾心亦無良策以化之,幸  古佛救世婆心切切,請得天旨,著作遊記,實是千古一大聖緣。一旦書成廣佈人寰,必能發揮渡眾醒迷,化世牖民之功用,而道盤重整矣!下官奉旨在此奉陪,能為聖業稍盡一分微力,,亦感安慰也。

悟緣:普化三曹收圓萬類,實是非同小可,今親臨實觀,更為深銘五內,不敢掉師尊:莫見乎隱,莫顯乎微。一心之動,氣必相隨。悟緣愛徒!為師助爾三滴甘露,清洗眼塵,以便詳觀「氣」之變化也。

悟緣:感謝  恩師厚賜,愚徒接受甘露清洗之後,忽然目朗如電,全視無礙矣。

仙官:悟緣賢生,就爾此時之眼,觀室內必有發現也。

悟緣:室內有位老翁,鬢鬚皆白,坐在門邊閱讀經典,頭上現出一片白光,高約二、三寸,茫茫而不圓結。其左有位年約四十,手執青牌面帶憂鬱之中年人,頭上現出一片黑氣。再觀右旁一位老媼,安閒無事靜坐於窗下,面貌和藹可親,其額上現出兩條白光。其旁有位中年婦人,頭上現出一片淡淡青氣。室內休息之眾,個個隨其牌色而現不同之光氣也。

仙官:老翁頭上之氣,乃功德之氣也。在世皈依佛門,善守三規五戒,虔誠可嘉。善念愈深,功德愈多,則善氣愈清,善光越強。此老翁之氣,雖見乎白光,但因其在世未能行善渡眾,三施不全,故只現白光而未呈紅、金、黃、綠、藍之霞光,其善氣也未成為萬紫瑞氣。故只能在「善行候息室」,而不能甫晉九品蓮台之果也。其他之善魂亦然如是,必也要煉成金光萬道貫頂,圓沱沱、絢燦燦、無量毫光之功德者,方能晉陞九品蓮台也。

師尊:大道非至德不凝。故修之者,勿以一味禪坐而獨善其身,除受師點化,指導功程而外,尚要內外兼顧,行善積德,二六參禪,率性不亂,方能臻九品蓮台之果也。六祖壇經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果?」古德云:「無師不說聖」,皆此之謂也。稽查古今仙佛聖賢,無有不求明師而成之者也。故欲求超生了死,修道會真者,豈有不盡心訪求明師點化,而行善立德者乎?今天運三陽開泰,真宗普降,有者不識天時,固執不通,不求明師點化,而盲修瞎煉,真諦無以參,性命無以立。如是在世福德,雖然多如恆沙之數,因不能明心見性故,赤只能享受天界、人間福德。或三界神祇而已。六租壇經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今日參觀「善行候息室」,諸魂雖能行善好施,誦經禮佛,學法修道,但於本心佛性之所,失乎應現之參證,故雖有天爵可享,但離超生了死,還有一大段距離。希望世上修士,觀閱此篇遊記,能深思實悟,多向靈山菩薩提修養,自能化功德與善氣,凝成圓沱沱,光燦燦之本來面目也。今夜時刻已到,叨擾貴署仙官之處,在此表謝,下回再來討教也。

仙官:既然時刻不早,亦不敢多留,未參觀部份待下回再續遊,就此恭送。

師尊:愛徒閉起「心眼」,隨師回殿......。

佛壇已到,靈體還原。

二十八宿隨吾回天。

 
第三回  玄關誌光分清濁  覺迷塵淨皆心機

二心行事難有成    八德守全持心經
宿世福慧結正果    主奴皆服皈聖僧    吾等

二八星宿  奉

母旨  降來佛軒  先叩

慈顏  分班嚴然  鎮衛法壇  保護三才  遊記金篇  嘩嘩止

濟世化劫稟天心    公私分明眾人欽

活潑心眼觀遊記    佛音方便適緣琴    吾乃

濟公活佛  爾師是也  今奉

母旨  來降佛閣  恭謁

慈娘  再面諸徒  今日天壇  演著金篇  諸神護佑

天人共殿  三才侍立  不得譁喧  恭聆批言  哈哈止

三宣心法真實意    佛子何人澈無疑

佛規不守猜妄起    來由不明費心機

彌勒下生經有記    淨土開出收圓期

白陽法船應天時    龍華三會眾皆知

初會要化諸聲聞    九六羅漢昇天墀

二會繼斷無明海    九四聲聞證皇兒

三次龍華心調伏    九二羅漢永無痴

兜率天上大佛尊    大願下生藏天機

十八明師承天意    倒駕慈船傳道詩

走馬喧聖苦不辭    諸天同助此大義

各立誓願下塵世    隨顯神通脈萬枝

同志同德同受記    領了淨土先鋒旗

誰知娑婆如迷陣    佛子下世願成灰

名利兩字是黑雲    覆了性天佛心痴

道盤本向蓮國啟    如今分門子哀啼

為師心傷子系淚    白陽道脈誰能醫

慈娘天旨開佛院    兜率天輝掃萬疑

切望遊記早成就    點醒先鋒諸佛機    咳咳止

人之真我,虛靈一團,光圓覺照,本無一物,何處惹塵?又何需一法,徒增做作?

祇緣眾生落於凡塵,執於萬有,著於形相,未能於相離相。以致真如本來,如烏雲蔽日,明珠蒙塵,其光不彰。今聞至道,得授心傳佛子雖然眾多,但因未能深會如來實相,空執音相理論,不能率性力行實踐,猶如畫餅充饑,終難得飽。更有自作聰明,執於術、流、動、靜,四果旁門者,殊不知已離自然至道遠矣。

今承  大慈皇母及彌勒佛尊,大開慈門,准許傳唱三寶心法之妙意,以期將至道早日行於天下,大放光芒,照耀大千也。

為師所傳關、訣、印三寶,本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秘寶。乃是諸法之王,普被三曹,總攝上、中、下根之心法。故三寶之意,深者會其深,淺者見其淺。三乘根器對三寶真藏之領受,自然各有異同。蓋三寶真藏確為超生了死之心法與密法。其中蘊含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及心法真傳。雖然得道佛子是從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領受三寶者,但三寶真藏依然絲毫不減半分。得道佛子若能依三寶真藏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更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也。

為師所遺憾者,一般白陽弟子,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仙佛一再開示世人,雖然得了天命真傳,若不真修實參,則與未得明師一指一樣。所以得之真,必也修之真,方能聖凡如心,相輔相成,即生解脫自在不受生死輪迴之苦;否則得之真,修之假,仍然落在六道輪迴之中也。

一般下根之人,不能澈悟三寶甚深妙意,只視三寶為保平安,消災改厄之利器。得了三寶,若即若離,最多也只是感服在三寶顯化之神通力而保持道心火種而已。

至於中乘根人,則把三寶當成脫劫避難,通天回天之信物,雖然能發誠心修行,但離三寶真藏甚遠,枉費師心成全之一片心血也。

上根之器,認執三寶乃為五教妙意,千經萬典,不出三寶之外,得了三寶,拳拳服膺,但心有所住,亦離天然本來。

若是上上根人,得了三寶,當下即悟自性老母,親見無極理天聖域,萬善俱足,功德圓滿,心會太虛,圓融無礙,永覺不昧,緣起性空,同體大悲,做彌勒之眷屬,隨緣了願,代天宣化,同助天盤,化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大同蓮邦矣。    以上之言,句句真語,希望在世佛子,深會深悟,再與本遊記實際參照,自有所覺矣。

悟緣愛徒!今夜靈遊時辰已到,速速靜靈,隨師上蓮台,二八宿主,請嚴護法壇,吾倆出發吧!

悟緣:叩見  師尊,晚安!今夜承蒙  師尊慈悲,開示三寶真藏妙意,眾生有福,得聞如此至貴聖訓,相信必有一番心境路程之開拓也。

師尊:道本無名,強名曰道。法本無法,強立三寶。一切法心亦是在隨緣而化,希望上篇心聲,能對參道佛子有所借鏡也。現時刻已不早,吾倆還是往「亡魂稽查署」,繼續遊記之採訪。

悟緣:耳邊風聲呼呼,只覺蓮台飛速前進,兩眼被吹得睜不開,突然速度逐漸減緩,然後停了下來。

師尊:悟緣!「稽查署」已到,速整衣冠,過來拜見仙官。

仙官:恭迎  古佛師徒再度蒞臨,小吏奉命在此等候多時了。

悟緣:拜見仙官,不知今夜要到何處訪遊?

仙官:今夜吾們就往「得道候息室」遊訪......。

於是三人轉身向左行,直至紅樓走廊之下,但見室內明窗淨几,光輝煥發,正面高懸一匾,書曰:「得道候息室」。

悟緣:此「得道候息室」,寬宏清幽,與平庸、善行兩候息室略同,室內眾魂各執金牌,在室內安閒而坐,閱書談笑,自由自在。

師尊:室內眾魂,皆為在世受師點化得道之人,汝可進去,親自參訪。

仙官:眾魂注意!現時爾師與悟緣來到本室採訪,著作「天佛院遊記」,以醒世人,爾等快快過來參見。

眾魂:參叩  師尊,拜見悟緣師兄。

師尊:眾徒免禮。

悟緣:各位道親不用多禮。

師尊:凡得道之人,在世所行善惡,三曹靈官日查功過,錄成簿笈,送至此處及三官署和九陽功過院。悟緣!爾見彼等額上俱有一點誌否?此乃受師點化之誌,功德越高、自性越清、其誌越明,頂上之毫光益圍繞其誌而發光彩。有金、銀、紫等無限霞光,所謂萬道金光、瑞氣騰騰,有不可思議光輝也。若是「得道」之後,反而敗德退志,輕視他教,譭謗聖賢,混亂教化,破壞法力,雖其額上受師點化之誌仍在,但其色如污泥一般沉濁也。故人之善惡功過,絲毫難瞞上天。善鑑其色,善觀其氣,自能明白其人修道之功程也。

悟緣:啟稟  師尊、仙官,愚徒能否與亡魂交談,做進一步之瞭解?

仙官:遊記本為實錄、實景,以做為世人修道之參,何況欽奉  萬靈真宰明明上帝聖旨所著,當然可以提調亡靈訪問探證。(隨後仙官點了一老翁、一老媼、一婦人、一青年、一孩童,計五名亡靈進前)。

仙官:悟緣奉旨著書來遊,凡有所問,汝等皆要一一照實回答,不可隱瞞,將來出書,因汝等之事例,而有感化世人之功勞者,亦可增加諸位之陰德也。

悟緣:感謝仙官賜予方便,吾就先請問此老翁吧!此位老翁師兄請了,吾觀汝身儀潔靜,慈眉善目,頭上並有二、三寸高之白光,玄關一點紅誌,清而明亮,可見老翁師兄在世之時,定是真修之人也。能將汝修道之大概經過,為世人做一模範介紹否?

老翁:叩見  師尊,感謝仙官,今日有機緣來此,皆是蒙  師大恩大德,成全而來也。吾生前為台北縣三重市之人,吾子自小就喜拜佛學道,吾也受其引導,在佛壇受師點化求道。因吾年紀已大,兒女皆能自立,故能專心一志向道而行。當然吾也要感謝前賢及費心成全吾之講師,自從吾不斷吸收真理以後,體悟世情皆是虛幻空夢,故把餘生全部奉獻於財施、法施、無畏施等三施上。印經書、買命放生、濟貧助困都從不後人。還私用機會向親友闡述真理,又常抽空去參加鋪橋造路、清掃佛壇。道親皆讚吾功德無量,而吾認為這是做人應盡的本份,絲毫不敢存有任何功德之想。若遇道親批評他教,輕視別門之時,吾常曉以平等法心真義,務會其明白佛性平等之原來。如此繼續七年,吾之陽壽告盡歸空,被當地福神引來此「得道候息室」。以上乃是吾之修行大概,盼望轉告世人,趁年少時早日訪求明師,指點明路,切勿如吾知修之年,所餘歲月無多,只有遺憾瞑目了。

師尊:三世佛緣得真修    大道無私有緣求

三施兼行不執德    也需年少早用周

愛徒!汝雖得道只有七年,但能印發真心勇往直前,又能保持平等法心,三施兼行,致有今日之果,相信汝必能通過「九九紫陽關」之考證,而進「天佛院」享受清福也。

悟緣:大道無私唯德輔    公修公得向真如

一分耕耘得一果    盡了報身證法軀

老翁師兄之修行過程,確實令人敬佩,可惜歲月所限,不能達於極果,此者可做為在世年輕不知進道者之一面明鏡也。此位師姊,方才老翁師兄之修道心聲真是令人感動,為何汝聽後卻雙淚漣漣,低頭不語呢?吾觀汝頭上紅誌半明半暗,不知能將汝之修道之過程,提供書篇記載否?

老媼:叩見  師尊,愧對仙官!

啟開唇口淚漣漣    在生不知學前賢
陽壽剎那已滿盡    寸功未見怎會仙

吾在世生於高雄,老伴早逝,膝下一男一女,皆由吾守寡為人幫傭賺取微薄工資,含辛茹苦撫養成人,吾因年青時過於操勞。待女嫁子娶之後,已是病弱體衰,尚幸兒子知道孝順,家庭也還平安。有一日,鄰人來吾家中閒談,談論許多因果報應之事,又好意成全吾去拜佛求道,吾雖不識佛理,卻有一片虔誠之心。然而一生之中未能行功立德,亦無什麼大過錯,年至七十,一命歸空,魂歸此「得道候息室」,比起方才那位老翁師兄,實感慚愧萬分也。

師尊:節婦貞心好楷模    撫養子女受苦多

因此善德而得道    雖無寸功也可褒

賢徒!汝不用流淚傷心,於今世上忠臣節婦已不多見。汝雖前世無修而受此勞苦,但汝有潔貞之志,故種了入道之善根佛緣。雖不知行功立德,但亦無敗德之行,相信汝亦可經過「九九紫陽關」之教育,而前往「天佛院」安位也。

仙官:此位婦人師姊,頭上佛光甚強,清氣甚明,不過卻有黑氣隱藏其間。玄關之誌雖然明亮,但亦覺藏有一分暗淡。現在就請汝將在世修道之過程,一一介紹,以充實遊書之篇。

婦人:叩謁  師尊,再拜仙官。

在生本位法船主    廣渡緣人將道舒

只因一點輕他教    犯了聖規蓮台除

吾在世住於豐原,自幼家境富足無憂,父母兄弟對吾疼愛有加,培養吾受完大學教育。畢業後任職於一家實業公司。因生意往來之關係,結識了另一家公司之經理,他乃是一位品貌端正之有為青年,吾與他交往日久,瞭解日深,知道他是一位標準之白陽弟子,時常受其指點人生哲理,而領悟生命之意義。有一次,該青年帶吾去佛堂拜師求道,受了三寶真傳。因吾學識不錯,甚受前賢之看重,而參加了各種研究班,成就吾不少道學之慧心,從此吾開始進道不退。吾倆婚後,為了照顧家庭、小孩,吾辭去工作專心在家,進而開設家庭佛堂。因吾之努力辦道,此小小法船也大開宣化,渡了不少緣人去惡向善。只因吾對萬法真心來能完全澈悟,故時常抱有唯我白陽法門獨尊,方是真正大道真傳,並時生輕視他教別門之錯誤心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輻,十數年之人生轉眼即過,今年吾年歲四十九,突然大病一場,壽盡而亡。本以為可以直昇理天,面  母證果,可是前來接引之福神對吾言:「汝在生雖為道三施兼行,功德如山道志不退,但因未能識自本心,澈悟萬法平等之理,故佛性未圓,只能帶汝至『得道候息室』,以待「九九紫陽關」之考證。至此吾方醒覺,原來天心至尊至慈,至公至正,可是回首已晚,今日能逢遊記著書聖緣,寄語心聲,希望在世道親,不要像吾一樣壁玉含疵,那就後悔莫及了。

師尊:賢徒莫悲,觀爾亦是三世有修,功德甚多,相信也能通過「九九紫陽關」之種種考驗,而至「天佛院」聆聽諸菩薩之教誨也!

悟緣:一步之差悔已遲    再要回頭心也悲

苦苦勸世發真理    立下標竿做來旗

此位師姊!道親之中像汝一般肯努力進道者依然不多,汝之一番金言玉語,證明汝已深明大義之心境,祝福汝能至「天佛院」領受甘露淨洗靈台,再發大願同助天盤也。

仙官:掩面在門後之青年,速進前來,將爾在世得道修道過程一一報告,以助遊記勸世。

亡魂:叩見  師尊,孽徒真慚愧,一生在世並無注重真道,此時真是無顏面師。

悟緣:現時乃天開鴻恩,著作「天佛院遊記」之時,只要汝將在世實況全盤托出,以警後來。亦是一大功德也。

亡魂:吾在世生於斗南鄉下之貧困家庭,生母早亡,父親每日辛苦做工養家,對於吾們兄弟之教育失於注意,吾於國校畢業後,離家前去工廠當學徒。年紀稍長,只因結交惡友,不知天高地厚,每日成群結黨找尋刺激。不是飲酒嫖賭,就是與人打架滋事,不但不以為恥,反而自認是英雄好漢。有一日,偶遇附近一位老先生,苦勸吾要學好,不可如此墮落,此後經常用盡各種辦法來成全吾,無形之中吾將老先生當做父親一樣敬重,行為也稱稍收歛。老先生看吾有改過之跡象,就帶吾去佛堂,在彼處吾糊理糊塗求了三寶真傳,然而吾玩心仍重,在佛堂叩了首以後,便未再去研究道理。不久,老先生壽終歸空而去,吾頓失精神依靠,遂又與惡友往來親蜜,變本加厲為非作歹。有一夜,吾與惡友比酒量,飲下太多酒而大醉,頓時滿面燙熱,頭暈目眩,但仍逞能騎上機車,飛馳回工廠,在路上與迎面而來之貨車相撞而一命嗚呼。等有知覺時吾魂已經在此,只感覺渾身無力,兩眼畏光。聽此地役員說:「吾雖受明師授記,但過多功無,恐怕難於通過「九九紫陽關」之考證,要由冥吏帶回地府審判定案信。」  師尊啊!請大發慈悲,救救我吧!

師尊: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汝因祖上遺下少許陰德,使爾有緣得求大道真傳,可惜爾不知珍惜,直把忠言逆耳,如今一切既定,為師也無法可救。希望爾之口白,對世上之人能有警惕作用,不要誤以為求了三寶,就能超生了死,可以胡做非為了。要知天眼明察秋毫,到頭來還是自作自受,任何人替代不得。爾之實例,錄於遊書之上,亦是一功,對爾亦是大大有益也。

仙官:這位小哥!小小年紀為何也成了亡靈來到此地?請亦將在世求道之過程講說一番,以利遊書之著作也。

童魂:叩見  師尊,仙官,師兄。吾今年九歲,生在台北市郊,全家皆是白陽門徒,當吾出世不久,即被父母抱至佛壇求三寶。吾全家茹素,熱誠向道。早年吾父母結婚多年,膝下無兒,每日焚香叩稟仙佛欲求一子。因吾前世是吾父母之債主,受了南海古佛點化,冤可解不可結,將吾靈賜予吾之父母為子,以了一段因果。一來成全其求子之心,二來令吾有求道之機會,如此互相圓滿了緣。吾之父母生吾之後,更加虔心學道,積下不少陰德,上天特再賜二子以傳香火。而吾年滿九歲因果已了,借溺水而亡,吾父母不明此理,當然十分傷心,可能怨天尤人,吾將在百日結緣時,將此中因果詳細交代。今日來到「得道候息室」,真是無染身輕,感謝  師尊之大恩大德,寄望在世之人,千萬珍惜真宗普降火宅之佛緣,進道不懈,以了宿世因果,進一步或能明心見性,返本還原也。

悟緣:敢問師尊、仙官,此「得道候息室」皆是在世得受三寶真傳之靈,是否凡受過明師一指之魂,皆要先至此處報到,再到「九九紫陽關」接受種種考證?

師尊:非也,三寶真傳包含了天命真傳,並貫穿道統真傳,亦隱藏了心法真傳。若是上上根器之人,一聞三寶真實妙義,頓時明心見性,證自性土,脫出生死三界,此人即可逍遙任何佛土,自然不需前來此處報到。又凡是上根門徒,一生為道捨身,功德圓滿之子,歸空之時,自有仙童玉女捧紫衣玉帶,舉幡鼓樂,乘轎或步雲前來迎迓至「九陽八卦院」靜養幾時,再轉入「天佛院」,逍遙自在,等待收圓之日,共赴龍華也,如諸般大仙即是,也不用來此處報到。今夜時辰不早,感謝仙官勞累隨遊方便遊記,吾等就此告辭了。

仙官:恭送  古佛、悟緣。

師尊: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二十八宿護壇辛苦了,請隨吾回轉理天。

 
第四回  妙聯寄天機  收圓佈玄棋

二目藏中玄    八卦內心生

星光常輝照    宿斗安萬靈  吾等

二八星宿  欽奉

母旨  來臨佛軒  恭謁

慈母  再面諸賢  今逢聖事  吾等嚴然  各盡職司

護守法壇  不再多言  嘩嘩止

天青萬里絕塵心    然然純純一陽神

古道熱腸乘德進    佛土不離自性真  吾乃

天然爾師  今遵

母旨  降至佛壇  恭拜

娘安  續面諸徒  今日道緣  再演金篇  天人合心

元帥鎮殿  悟緣心靜  隨師上蓮  哈哈止

關無所關真玄關    藉指見月點來源

識自本心無所住    何處可執稱虛寬

真經語聲非真道    合同執相離道詮

上上根器悟實義    一大佛因頓悟緣

一指率性當證佛    證解真如無倒顛

玄關引眼入心丹    真經耳根義悟全

合同身根來印證    三寶各會自團圓

佛門八萬四千路    條條皆由慈悲傳

天下萬法秉方便    因才施教以成全

是法平等不分端    虛心低懷爭評斷

解脫諸執人人貫    白陽和春皆喜歡

識者不藉言語亂    體會任務助道盤  咳咳止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楞嚴經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道德經開頭便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庸載曰:「聲色之於化民,末也!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縱觀三教經典,在在皆啟示世人,語言、文字只是表達之符號與媒體而已,本身毫無實義。故可明「是法無自性,皆歸於空幻」也。

今一般門徒,上智者,每好知解,好高騖遠。或只偏重於道統真傳;或僅著力於天命真傳。平時研究重點亦易落於五教經典文字海中。對於三寶心法真傳,如來真實妙義,往往忽視印證與實踐,以致捨本逐末,死沉於佛法文字障中而不自拔。其實千經萬典,皆是自本心性之形容引導,人人自性法海之內,圓滿原在,一絲不少。只要賢徒能澈悟自心三寶真相,率性收放於日常生活之中,自然能契會:「法由心生,亦由心滅」之理。

再言中下智者,往往將三寶胡圇吞棗;或死守玄關,固執三寶之名相,或迷於三寶顯化神通,輕視五教經論,自離平等法性,造業受果,永苦於孤陋寡聞,夜郎自大之槓高病中。需知五教經論皆是慈悲應才之天心流露,與三寶心法之真傳,或有名相音聲之異,但其實義本與三寶真傳為一也!諸賢徒對於五教經論若能領會愈深,則愈能體會白陽三寶真傳之博大精微也。

師尊:悟緣!今夜吾倆將拜訪「收圓籌備處」,爾時必有天官說法,啟開收圓天心大門,賢徒需慎心正形,不可忽神。

悟緣:愚徒謹遵  師命,不敢稍忽也。

師尊:善哉!時辰已屆,有勞二八星宿嚴鎮法壇,吾倆啟程!

悟緣:前面那棟紅樓是否前夜拜訪過之「得道侯息室」?

師尊:正是!賢徒記性不錯,因時間與天命安排所關,今夜吾倆不在此停留。「收圓籌備處」離此尚有半里路程,賢徒快快收心,隨師前進吧!

悟緣:收圓乃是三曹大事,不知此承辦天地收圓之聖地,形相如何壯觀?

師尊:大道本無形相,「收圓籌備處」乃是天地正氣應運凝結而成,其中滿住天仙,分宗別門承辦天下萬教修子認理皈真之籌備、設計、引導安排也!只要修子能真會本性,無論身入何門,都可名掛「收圓籌備處」,而自度度人,俟收圓日到,此人必能親臨龍華大會,恭聆  彌勒古佛說法,而證超生了死之果也。

悟緣:眼前此棟巨殿宛若陽間古廟,頂盤青龍,仙禽閒棲,樑壁浮彩,香馨陣陣,使人如置身正氣清界之感。觀其中殿正上方,橫懸一匾,書法龍飛鳳舞,蒼勁有力,光彩四射,赫然寫著:「收圓籌備處」五個大字,兩旁並有對聯,書曰:

大道傳天下千愁一指開

歡顏無爾我收圓面原來

正是萬靈所皈,眾心所盼之一大因緣也。

師尊:悟緣!速整衣肅心,仙官已從殿口處而來,切記佛規禮節,不可失儀。

天官:拜見  天然古佛聖安!今夜愚奉天旨在此迎接天命欽差遊覽本處,並遵旨為悟緣解答所疑,本處各辦事處亦在恭候兩位貴賓矣!請兩位隨吾入內。

悟緣:下生拜見天官,弟子愚鈍之處,還求天官多多指導。

天官:悟緣客謙了!(言下三人已穿過殿門,悟緣極目所見,儘是穿著仙衣之人,殿內寬宏清幽,桌椅整齊排列,幾上簿案高疊,仙吏各個埋首案牘,極為忙碌,忽聞同聲拜見  古佛之音,悟緣方收回心思)

師尊:免禮!免禮!各位仙官佛安,還請各忙各事,勿讓吾等來訪而擾各位職司吾師徒倆已有導引天官領遊,因欽命在身,無暇與諸位敘話,實是抱歉!

天官:悟緣!汝觀此處,盡容天下萬教修子之「心影」記錄簿。不論何人進入任何教門,此處皆有其修道過程之記錄,只要能認理皈真,澈悟正道之修子,在世並能實踐正確人道者,皆可名列「收圓榜」。若是修子尚有未盡圓滿之思想,如:自我槓高、門戶之見、執著分別等。則本處各司將依其三世因果,隨其所入之教,加以生活上之安排,或考、或勉、或引、或牽。總之,務使其心能真正澈悟本來圓滿之境也。然則人人累世因果不同,故各人之遭遇亦相異,而悟道之時間更會因種福田、結善緣、行功德而加快。反之,亦會因造惡業、棄道心而延長。故吾勸在世修子,切莫心存僥倖之念,「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上天實是最公正、最公平者,一切因果仍是依照各人所行所為,而忠實記錄。雖然  老母慈悲,一心要救回原靈,但仍然只能按各人因果,加以安排導引罷了。

悟緣:感謝天官為眾生解此天機,今逢天開普度收圓之際,方能聞到此一佳音。不過欲返回極樂故鄉,不能全靠天心慈悲來救度,而要靠自己真修實練為主,斬除累世之因果,多施功德、厚結道緣。如此,「收圓籌備處」方能為眾生安排早逢明師、早日悟道之機緣也。

師尊:大道無親,唯德是輔,自古迄今,真理不因時空而變;只是度化方法,隨緣而應。故曰:「時遷法變,非人不傳」也!吾望世上修子,勿在法門上鑽牛角尖、比高下、造是非,而應用心深入法門最內層之精神實義。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願解如來真實義」,實乃修子最應會心參悟之真也!悟緣:咦!此面牆上懸有多幅詩詞,以楷書工整書就,不知下生可否讀誦,錄於遊書之中?

天官:壁間所書詩詞,皆關係現時天運之奧機,若非爾奉天命前來遊訪,實不得見,今夜就藉此佛緣,讓此深藏玄機之詩詞,隨遊記流傳人間。

悟緣:左旁這幅書曰:

活湧龍泉化三川    人弗非非過慈船

元帥加冠悻悻至    寸口會酉帶雙彈

其旁又有附註書曰:隱詞妙語,道盤萬八掌。

右壁亦有幾幅詩文,書曰:

弓長一矢貫三極    真火貫通燦聖域

美玉於斯問價誰    而購之哉永無惑

其旁另一幅,文曰:

弓兮強兮矢長長    中平心正兀兀昌

圓圓照世串玉辟    人弗六慾身不傷

邊又附註小字,書曰:

隱詞妙文,天下真明師。

文載玄妙,其義深淵,悟緣生來魯鈍,實難以通玄,敢請天官慈悲指示。

天官:悟緣謙虛矣!左右壁緣之幾幅詩,盡洩明師之字,文載天機,相信得聞真道之子,用心體會必能明白也。今日之證,乃在於使修子能瞭解,得逢真道明師,實是三生有幸,累世有修也。

悟緣:愚徒心中久藏一疑問,不知可否請示  師尊?

師尊:賢徒!遊記之著,本來就在解惑釋疑,使修子能早日認理皈真,有疑儘管開問。

悟緣:敢問天官,為何此「籌備處」內所見者,皆是身著中國古裝之仙吏?而弟子在其他善書中所見,凡描述仙官、仙女、天神者,亦莫不如此。是否人類不論古今地域,能修成證果者,皆要穿著此種形相,或是上天有所規定乎?

天官:哈哈!悟緣此問甚妙,相信不明此理之人必定很多,吾就借此機緣,解此疑惑!經云:「法由心生,境由心滅」。俗云:「相隨心改,境隨心遷」。悟緣!爾乃是受潛意識之影響,早已在先見上,將神仙之形像在自心種了境染。故自然而然將神仙之形相均隨「心」變成「中國古裝形像」,歷來善書之描述,亦是同樣受此影響。爾曾閱讀過但丁之著作,「外國人」為何在其畫上、文學上,皆亦將神仙描述成穿外國衣服,具外國肉身,完全一幅外國人之模樣呢?原來都是自心起了分別、執著之關係,在無形中不知不覺,犯了「著相」之毛病。大道本無形相,但能應緣顯化各種形相,是以仙佛亦不曾特地糾正人之觀念。蓋道本無言,一切法門,只在適當形容,以求度人化人之果而已。故悟緣千萬別以為「收圓籌備處」之仙吏皆是「中國人」,因靈性是無古今中外之分別者。凡靈性之昇華若能達一定之境界,其外表即能隨心所欲去適緣應化。悟緣!爾必曾聽過佛有三身(三衣)之理,若能瞭解法身、報身及應化身之奧妙,就能理解此中實義矣!

悟緣:感謝天官釋迷解惑,原來是自己「心眼著相,性理未圓」之故,方才提出貽笑天人之笨問題,實感汗顏,慚愧!慚愧!

師尊:愛徒勿需自責,不知並不可恥,不學不問才是可恥,子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世人常有一知半解時,便自負自傲,強詞奪理,硬是自欺欺人。修道並非在修「面子」,而是在自己向自己盡忠誠之負責也。

天官:古佛所訓甚是,當今修子,犯此未證言證之毛病者甚多,希望觀閱本文後,能虛心自悔,痛改前非,腳踏實地向大道之中心求證,不可再人云亦云或喜論是非,而多造口業。

師尊:今夜前來貴處參訪,實乃天心慈悲之一大恩賜,還請天官將「收圓」之真義詳述,以便記載遊記之上,以啟化世人也!

天官:謹遵古佛聖諭,今就所知做一詳細介紹,以召天下修子之心。應劫經云:混沌初開,定就十佛掌教。(即七佛治世,三佛收圓)蓋先天原始,渾然一團,無聲無臭,莫為其名。爾後混沌初開天地始定,乃子會開天,丑會闢地,寅會生人。於是原人落世,栽立人根,斯時榛榛狉狉,人獸不分,不能治世,雖有人宛如無人,不成為世界,至卯會,天降佛子治世:

初佛降生南方,名赤愛佛,掌天盤六千年。

二佛降生北方,名生育子,掌天盤四千八百年。

三佛降生東方,名甲三春,掌天盤三千七百二十年。

四佛降生西方,名酉長庚,掌天盤七千零八十年。

五佛降生西北方:名空穀神,掌天盤五千二百八十四年。

六佛降生東南方,名龍野氏,掌天盤五千五百十六年。

七佛降生東北方,名繼天佛,掌天盤五千八百年。

七佛以後,三佛收圓,本處亦應運而生。

燃燈佛,八佛應運,是為青陽時期,初會收圓,大開蓮池會,掌天盤一千五百年。

釋迦佛,九佛應運,是為紅陽時期,二會收圓,大開靈山會,掌天盤三千年。

彌勒佛,十佛應運,是為白陽時期,三會收圓,大開龍華會,掌天盤一萬零八百年。

至未會數盡,治世圓滿,申會原靈收回,酉會像天還無,戌會氣天還無,至亥會大混沌,而完成一元會之運轉矣!

現值午未交際,九佛釋迦滅度,末法傳世之時,人間已然因失去正法之引導。加上人心日趨腐化,道德淪喪,所以早已呈現一片混亂。故本處奉承 天旨,眾仙諸神日夜忙碌者,即在準備第十佛彌勒佛之最末應運,以達成十佛圓滿治世之神聖任務耳。故諸天星斗下凡,眾仙佛親臨人間,所為者是三曹大事,末後一著,彌勒收圓也。還望世人能識了天時,在此運際,除了繼承代代祖師之香火薪傳外,還要廣傳福音,期天下同胞手足,皆能蒙此天恩,同赴龍華大會也!(此即開荒之神聖意義)

悟緣:感謝天官之指點,愚生對於「收圓」之意義,仍是有點模糊不清,盼能再進一步加以解釋。

天官:善哉!悟緣善發中題之疑,吾既奉旨解惑,理當為爾釋疑。收圓者,使一切皆達至真、至善、至美之圓滿境界也。本元會天定十佛掌教,七佛治世,三佛收圓。此者一元會之天運運轉之圓滿也!故彌勒佛為末後收圓之大關鍵焉。再者,收圓即是在化分歧為同一(合同),化暴戾為祥和,化紛亂為安定,化苦難為和樂,化貧乏為豐足,收萬殊皈一本,除妄存真,去邪顯正,收惡留善。故無論燃燈佛之蓮池會、釋迦佛之靈山會,或彌勒佛之龍華會,其所傳之真理皆是一樣。只是在應緣方法與任務時空上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九佛已矣!剩下之未來佛實乃秉承諸佛真體佛心,來完成此普度收圓之大任務也。收圓對世界人類而言,乃在化數十億人為一家人(合同);化紛擾動盪之世界為大同世界;化污濁苦難之世間為人間淨土。對千門萬教而言,收圓乃在團和國籍、地域、種族、教派。也就是在真理上、心性上、無教別、無門戶之見。彌勒佛若應運現世,可以說是五教聖人之再化身。佛教徒視為彌勒佛之出世;道教儒教視為老子、孔子之再生;耶教徒則尊為耶穌之再來;回教徒必視為穆罕默德之再世。故各教門徒將依然保有其宗教之風貌與言語法門,而人人皈依彌勒佛之真理與大願矣!對三曹而言,無論是人曹或是被度之天曹(氣天諸仙)、地曹(幽冥鬼魂),皆能共赴龍華會,見佛(彌勒佛)聞法,得無上法益而證果。對個人而言,三乘根人因收圓而收惡念為善念,收邪見為正見,收妄心為真心。圓人性而正人道,配天道而載地道也。若是上上根人,因收圓而見佛性,無著空亦不執色;不染惡也不執善;不入邪見且不傲正見;不起妄心亦不求真心,當下明了本性,今生明而生生明、世世明,永不再迷昧。不但做為下元會,更是每一元會之法輪種子,並且歷劫救世,興慈佈化,而完完全全與三寶融合,與法界同在,而證「放之則瀰諸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之如來法身。悟緣!可還記得「皇母訓子十誡」中對天地大收圓勝境之描述?

悟緣:記得,是否是這段:

三曹清會一案白陽立定

刷盡了惡孽子盡留賢良

將苦海化成了蓮花佛國

這東土要改成淨土西天

活佛世四千載快樂無邊

顯鍾靈和毓秀鱗鳳現野

海波息慶昇平共樂豐年

你亦敬我也愛再無爭鬥

五日風十日雨挽回堯天

諸佛祖各了願九六度盡

彌勒祖登寶台點將封仙

皇胎子脫苦海齊登彼岸

天然子率原人共朝佛顏

天官:哈哈!正是。彌勒救苦真經云:

滿天星斗都下世    五方列仙下天宮

各方城隍來對號    報事靈童察的清

三官大帝慈悲註    赦罪天曹救眾生

救苦天尊來救世    親點文部揭諦神

八大金剛來護法    四位菩薩救眾生

繫領三十六員將    五百靈官緊隨跟

扶助彌勒成大道    保佑鄉兒得安寧

北方真武為將帥    青臉紅髮顯神通

扯起皂旗遮日月    頭頂森羅七寶星

威鎮北方為帥首    肅清諸惡掛甲兵

搭救原人鄉兒女    火光落地化為塵

四海龍王來助道    各駕祥雲去騰空

十方天兵護佛駕    保佑彌勒去成功

由上可見收圓大事,三曹震動之一斑,故此次龍華收圓,實乃本元會之「末後一著」,原靈皈鄉之金線,若要以文字來形容,恐怕連驚天地、泣鬼神都不能描寫出其情景之一、二也。

師尊:是也!「收圓」實為眾生之所皈,觀今人世苦海茫茫,災劫不斷,皆是因人心失圓有以致之,故若要化此苦海而成淨土,實有賴未來佛彌勒佛之乘願救世也!

天官:圓滿極樂之人間淨土,誰人不響而往之?但是誰方俱此資格,住於此殊勝之境呢?這就完全看人類自己能否先收自己之圓。凡是不能牧自己之圓者,皆會自然摒除在大收圓之外而永沉六道輪迴。唯有先收自己之圓,去毛病改改習性、遵道德、守剛常。正人道,忠孝不缺,仁愛不少,信義為則,清靜和慈,方能相應天地之大收圓,而住於人間淨土,與  母同在。

悟緣:一念之別竟有如此大之不同結果,現代人類雖然科學文明昌盛,物質生活進步、享受。可是生、老、病、死,仍然是人類智慧克服不了之問題。舉例來說,如:颱風、暴雨、洪水、乾旱、酷暑、寒潮、瘟疫、饑荒、地震等自然災害,自古及今仍然是人類無法避免的苦難!尤其地球在西元一九八○年代以來,進入「小冰期」,氣候大為反常,又因行星排列之問題,太陽黑子之變化,都給人類帶來不可抗拒之苦惱與威脅。社會上人群之相處,為了生存而競爭,更由於功利主義抬頭,道德勇氣之淪散,肉體上、精神上之苦惱劇增。諸如:被制、爭奪、陷害、監禁、驅役、殺傷、別離、怨憎、譭謗、嫉妒、厭惡、傲慢、焦慮、貪妄、無主、飢渴、冷熱、疾病、衰老、殘廢、孤獨等等,在在皆是人類所承受之苦惱。

師尊: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人類種種苦難,皆是自己一手造成,上天悲憫眾生,故有彌勒收圓,諸天神聖下凡,傳道救苦化世之舉。一個豐足、和樂、良善之美好社會,即是人間淨土,乃古今中外全人類之共同願望。吾等並非要離開眼前之世界,往別處才有淨土可尋;而是要將目前狼煙遍佈,苦海無邊之人間,由人類親自淨化心靈,重建道德,而改造成人間淨土也。彌勒佛之應運收圓,實是全人類之福音與希望,亦是全人類性命之總依歸。故吾望白陽賢徒,個個能明瞭己身所擔負之重責,是眾生之寄託與光明。人人在自己之本份上,做個盡忠、盡孝、全仁、全義、即信、即慈之楷模,方不負爾等之逢真道,而了願同助天盤也!今夜時間己晚,吾倆就此告辭,感謝天官為遊記盡心力,添此寶貴之金玉良言!

悟緣:晚生叩謝天官慈悲指點迷津,就此拜別!

天官:職責所在,請不用言謝,在此恭送!

師尊:悟緣,閉眼上蓮台......。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歸原,二十八宿隨吾返天。

 
第五回  考證三寶原靈分玉石  佛規禮節深義無上尊

二人同心合佛身    八德護體向道行

星辰遵序萬物長    宿塵不染是元神    吾等

二八星宿  恭遵

母旨  來降佛閣  先請

娘安  再面諸生  現有聖事  眾等肅然  佛規守全

不得譁喧  吾等護壇  不再多言  嘩嘩  止

南山不動比壽翁    屏住浮躁息八風

瘋心之人如狂浪    僧體嚴守證赤童    吾乃

南屏瘋僧  天然爾師  今奉

母旨  降臨佛壇  恭參

母駕  稍後提筆  再與徒言  佛院遊記  諸天寄重

白陽真理  藉此載宣  有德有緣  方遇寶焉

神人用命  心血凝詮  還望修子  細細參悟

今夜遊書,時辰已到,悟緣靜心,隨師上蓮  哈哈止

萬教同源一理傳    分宗別派離天然

天道無為本自在    一條金線透三天

神人合一自古貫    歷代聖賢真理宣

須臾不離衣食住    愚夫愚婦皆知全

及其至極聖不徹    可深可淺實妙全

胡思亂想雖明道    有作有為則邪偏

自古無師不說性    師命應運把性傳

千里訪師何其苦    萬里求訣實可憐

百無一成時未到    只修漸法結善緣

參禪打坐枉參悟    無人真正得妙玄

吾佛昔日厭打坐    監院和尚打頭偏

欲求回去主持告    不記來路去何焉

一手指我即大覺    快快樂樂裝瘋顛

遊戲人間為濟世    至今美談尚留傳

即心是佛誰明曉    一指超生訴真禪

真正活佛人不識    偏執邪理自撻鞭

今時應運轉真道    洩盡金言著實篇

三六盤式已填起    二九盤整意深焉

天佛院記顯八卦    望各瞭解寸土田

時也運也又命也    數有定數應明然

勤悟白陽實相義    會了天心助天盤  哈哈上

點道詞云:「末後一著昔未言,明人在此訴一番,愚夫識得還鄉道,生來死去見當前」!

「末後」者,最後也,即指本元會天定十佛掌教,業已過了九佛,現在只剩下第十佛-彌勒佛之龍華收圓了!

現天地之氣數已至午未交際,午會氣數已將盡,而收束收圓之時節(秋收)已迫在眼前。故  慈母敕令諸天神聖倒裝下凡,各處奔忙,各顯神通,挽救原人,齊登法船,待機開往龍華會,見佛聞法證果也。

彌勒佛從初發心即修「慈心三昧」,經歷無數劫至此未會,因滿果熟,其慈光澤被三曹,成就未會之大同世界,人間淨土。令有緣之靈性,個個皆得證無生法忍,成就阿羅漢果,了脫生死,得大自在解脫。因此未會乃是證果者之世界,非屬修因凡夫時代。換句話說:未會時,世界人有道遵德。無道失德者則存在不了。而酉會,人類開始收回,已無修道之環境。故唯有午會交未會之末劫年最適宜修道,更宜及時行功了願。現在正是生死最後開頭(超生或下墜,亦是最後一次得救-免於生死輪迴的良辰佳期)。

老母大開恩典,放下白陽法船,只要上了白陽法船,得受三寶真傳,修之行之,真誠堅恆,實心以赴,盡力而為,必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

明人者,乃指實知三寶真傳者。

這一段之含意為:「最後一次普渡收圓之大事,過去諸佛諸祖皆未曾說過,於今三期末劫,「明人」在這裡(佛壇辦道之時)宣解一番,合愚夫愚婦也能識得返回無極故鄉之路,生從何來、死從何去,於當前即心了了分明!」

「末後一著」-此次三曹普度收圓,乃是上天恩賜之最後一次超生了死之良辰佳期,如果失掉的話,則還要再等下元會天開收圓才有機會。試想經過如此長期之輪迴生死,改頭換面,誰敢保證下元會的普度收圓,爾還能得人身遇明師?由此可見末後一著是何等地重要!而「末後一著」憑什麼令三曹即生了脫四生六道?而普度收圓更是憑什麼乘完成?無他,這完全依靠  彌勒佛之鴻慈大願所加被之結果。

老師所傳之三寶真傳,其中道統真傳,天命真傳皆是依天定十佛掌教而來,而普化之力更是依  彌勒祖師之大願與天命而開,至於心法真傳,實為代代祖師,諸佛諸聖之香火薪傳,其所秉著皆一。亦即人人俱備,個個不無之「自性真佛」之實相實義也!

故而三寶真傳對於上上根人而言,即指即悟,即悟即成,不假修持。對三乘根人而言,即受即修,即修即與  彌勒佛結了見佛聞法證果之佛緣,即生不受三界所縛,超出五行矣!

若不是為要拯救無數末法眾生免於四生六道,留下下元會天地人之佛種,何必勞煩  彌勒佛與歷代諸仙佛神聖,及儒釋道已成道之弟子下世打幫助道!

吾亦是為要普度收圓末法眾生,才與月慧菩薩把往昔諸佛諸祖單傳獨授之末後一著-三寶真傳公諸於世!

今有不少學人,不明三寶真傳天命之寶貴,心法性理之稀有,更不明  彌勒祖師之鴻慈大願,而大談修道玄妙之理。或開口閉口性命雙修,或一味講求靜坐參禪或開口一定要如此修,閉口一定要遵彼行。而不知萬法平等,只在方便引導而已,因此往往侷限個人一己之見而非議他人所學。或自命自己之修持方法才是正確的,才能登峰造極;而他人之修持是走遠路或錯誤;或逞口舌之辯,師心自用,自是其是,揚己抑彼。鳴乎!此輩修子之所以如此者,除了個人之自高自大及所學所悟不夠博大圓融,對天地時節之運行變遷沒有深入瞭解之外,甚至對活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緣不會深入探究。這些學子只知  彌勒祖師為千佛萬祖中的一佛一祖,而不深知其為應運佛,應運祖師。只知白陽法門為千門萬法中之一個法門,而不深知白陽法門乃是非時不降,非人不傳,應運而生之法門。故方會聞法棄法,進道離道矣!吾望白陽弟子對於白陽法門之殊勝,能發真信並持平等心去宏揚此末後一著之福音!    咳咳止!

悟緣坐好蓮台,今夜  吾們將前訪「三官寶殿」遊記原子考證三寶之實情,以明修子之鏡。

悟緣:徒兒已準備妥矣,請  師尊起程......

只見蓮台隨師一指飛向天際而去,匆匆疾走如箭,沖虛似彈,遙見千山萬嶺,雲霞五彩繞山崎,雲霧罩重重,草木繁茂,紫氣含青,山靈地福,鳥語傳情,薰風習習,心開意爽,遙望山麓,無數宮殿樓閣,燃彩輝煌......。

師尊:彼者翠薇山之勝景也......悟緣隨師下蓮台......

悟緣:前面來了一位,身昂若丈,披甲佩劍之靈官!

靈官:小吏拜見  古佛!愚奉  大帝之命,特來奉迓,恭請  古佛聖駕與悟緣善士入殿稍憩!

師尊:悟緣!入殿行動謹慎,必恭必敬,整肅衣冠.........

於是三人同行向宮殿而進......舉首一望,赫赫宮殿,美奐美侖,外觀巍峨壯麗,正面高懸一匾,書曰:三宮寶殿,四大字,金光眩目,左右並有對聯文為:

正氣長存三界盡歸掌善惡

大環恆轉萬殊相應任升沉

觀之殿內,十分清幽,几案上滿座吏員,正忙公事。

靈官:中几案端坐之仙官,乃專司受理原人「求道」之呈奏表文。左几案端坐之天神,乃專司引領原人往「九九紫陽關」與各洞天之「功過賞罰審查所」。右几案端坐之天官,乃專司受辦三界修子之功過錄。

靈官言畢,殿內吏員見  古佛入殿,皆肅然起立,怡怡迎迓,同請  古佛聖安!彼此恭禮後,悟緣抬頭只見堂中高懸一金匾,書曰:「明察萬殊」四大字。左右壁上亦懸有許多對聯,未暇逐一細讀。靈官領先,悟緣跟隨  師尊之後,由第一殿進入第二殿。面前忽見一道金匾,高懸堂中,書曰:

「原靈考證」四大字。金光閃輝,旁之對聯曰:

憑牌間道許多少

對證合規定短長

堂宇寬敞,縱橫數丈,正中一玉几案,其左右亦有幾座几案,端坐幾位仙吏,冠袍整齊,手執玉笏,見  古佛入殿,眾仙吏皆離席恭迎。

師尊:悟緣!子今忘矣,入室禮重,勿以呆呆痴立,快快過來拜謁天官。

悟緣:晚生悟緣叩見仙官聖安!弟子禮疏之處,敢乞仙官海涵!

仙官:悟緣不用多禮!爾今日奉天命,隨師不辭跋涉,為救眾生而立說金篇,務必勉之,書峻之日,功德無涯矣!

靈官:本殿專司考證原人「得道」之三寶,還請  古佛與悟緣暫憩於此,觀覽本殿  仙吏如何辦理收圓原人,如何考證三寶,以資遊書金篇,豈不美哉!

師尊:善哉,三寶真傳實相盡含千經萬典之心,可謂貫穿理、氣、象。全融色、空、有、無。修子若能契會,覺行圓滿,證佛無疑,今夜就承天恩於此實景、盡洩其機!

仙吏:今有「三叉路口」稽查署導引仙吏,領「得道原人」至殿考證三寶。

仙官:唯!傳原人進殿!

仙吏:原人進殿。

只見十幾原人,個個手攜誌牌,衣冠整肅,善色謙謙,由天吏導引至几案前,稽首而立!

第一几案仙吏:大家恭禧!吾處考證三寶名相!爾等三世修德,今生得道,受明師傳授三寶,各個付出對證!(仙吏言畢,得道原人,有者春風滿面,有者面色鐵青,訥訥記不起三寶,吞吐之間,寒顏羞立。)

第二几案仙吏:吾處考問點師引保、佛規禮節,凡遺失佛規禮節者,不明戒律感恩實義者,皆交與導引仙吏領往「紫陽關懲罪所」交辦。

第三几案仙吏:吾處稽查牌誌,考問在世修道過程,如修子在世雖能行功修德,而仍毛病、習氣不除,或門戶高低觀念執著者,皆由仙吏導引至紫陽關或各洞天修煉所懺悔,靜修心性也!

第一几案仙吏:第一位原靈請至案前考證三寶名相!

原靈甲:弟子王○○,拜見仙吏!

第一几案仙吏:恭禧爾等己經求得天道,俗云「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有緣就是有善根之人,遠在千里之外,亦可得貴人牽引而求得天道,否則無緣就是住在「道」旁,也不與道合一焉。現在爾把三寶名相就汝所得交出對證!

原靈甲:遵命,據弟子所知,吾求道時之三寶為:

1.玄開竅:就是在......是天人相通之關鍵,人類靈性所居住之地,也就是靈性生來死去出入之門戶。

2.口訣:口訣是......。就是真經,倘遇三災八難,在人力無法挽救之下,只要誠心表達上天,心裡默唸真經,自有上天差下仙佛來保護,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也。

3.合同:乃子亥印也,能脫九九八十一劫之信物,亦為歸根認  母之神印也。

第一几案仙吏:善哉!善哉!王生把三寶之名相銘記於心,可以通過矣!但爾對於三寶真傳實相實義,還是未曾澈悟!吾望爾能通過下二關到了「自修堂」再接再勵參悟三賽真傳!

原靈甲:感謝仙吏慈訓,弟子在世不能深入三寶心法,只在其天命與道統上用心,今日方知自性自度之重要。還望世上修士,能把握時間,除了在三寶名相真音聲上用功外,最重要者,還是要體會天心、師心及自性之印證,方能達到了願、助道及自度度人之神聖任務,像我現在明白了,已嫌太晚!只好到「自修堂練心室」去再用功!

第一几案仙吏:第二位原靈請上前考證三寶。

原靈乙:叩見  仙吏,後學李○○。

第一几案仙吏:免禮!李生,就爾所得,交付三寶吧!

原靈乙:領諭!

1.玄開竅者,儒曰:「至善寶地,率性之所」。佛云:「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道稱:「玄牝之門,天地之根」。這玄關竅為天地人之中心,有神鬼莫測之妙,是古今不傳之天上秘寶,得之者可以超凡入聖,修之能以成仙成佛。

2.口訣:仙佛曰:「動念真經,神欽鬼驚,三天口令,菩薩降臨」,必須誠心保守,實心懺悔修練,則萬感萬應,將來要過天門亦要此口訣真經,「像吾現在接受印證一樣」,絕不可忘記,更不可輕視,且要謹記在心!

3.合同:做官憑印,修道憑合同,合同就是子亥訣,得道之憑記。耶穌基督說:「我實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能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著小孩,給他們按手為他們祝福!」。以上之種種都在妙諭三寶之名相與重要。以上就是吾所領悟三寶之心得。

仙吏:李生所言,對三寶之名相與意義雖能觸類旁通,但還只在其表面打轉,可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悟境還只在「有所住上」,未能真顯本性契會三寶真傳!但李生還算佛根不淺,能聞道抱道,未將三寶遺失!本處可過!望爾通過其他關口後,能在「悟心堂」好好用心參悟!

原靈乙:叩謝  仙吏慈訓,下生此世雖未能澈悟大道玄機,但能蒙  天恩受明師指點,並與  應運佛、收圓佛、  彌勒祖師,結了見佛聞法之緣,亦無枉費今生之抱道虔誠矣!

仙吏:第三位原靈請上前考證三寶!

原靈丙:......下生陳○○叩見仙吏......。我......已經不記得三寶了......。

仙吏:唉!事到如今!爾只好接受應得之處罰了。吾雖慈悲,不忍見原靈之下貶至地獄受苦!但爾承受歷世祖德遺蔭,能逢至道,卻不能萌生道心,反而將此宇宙秩序正義,視為迂腐迷信,棄聖門而近功利,現在只有憑爾在世之因果以判升降了!

原靈丙:仙吏慈悲!在生之時因我不能瞭解三曹普度之應運及天地氣數運轉之機,故才......。請仙吏放我一條生路,讓我通過本關吧!

仙吏:天律森嚴!吾雖抱慈悲心懷,但因果自作自受,爾還是隨導引仙吏去吧!

師尊:道之宗旨乃是要讓原靈借此真理洗去塵染而返回本來純潔之本性!故以教民敬天地,禮神佛,愛國忠事,敦敬稟禮,孝順父母,信義朋友,和鄉睦鄰,改惡向善,為宣化之本。闡發五教聖人之心旨,恪遵綱常古禮,洗塵滌慮,借假修真,啟發良知良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正己化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賢,完成世界大同為用。豈是迂腐迷信哉?現今世人,科學物質文明發達,往往忽略了心靈活動與道德之勇氣,故方會越來越苦惱也!白陽三寶,實乃蘊含了天地最珍貴之寶藏,豈是端視其外在之名相音聲,去判斷其價值?

悟緣:現今有很多白陽弟子,認為三寶之天機已洩於報章上,已然失去其天機與作用,不知此理對否?又有很多修士認為求三寶只是一種入道形式,沒有什麼價值。還請  師尊開示!

師尊:哈哈!真道實相豈是文字能洩乎?天機之意義本來就在悟與未悟之間,能悟者天機非天機,不悟者,就是把三寶名相皆照樣死吞死記,因未能「實得」故還是天機呀!悟緣!明白了上理,與「萬法由心生」,「是法屬引導」相配而可知,三寶真傳,對於未悟之求道人,是一種必經之「形式」。而對「引心會心」而言卻是真正的天機,真真實實之天命真傳與道統真傳和心法性理真傳!好了,我們再看看,第二几案之仙吏,如何考證佛規禮節,以便相互印證!

第二几案仙吏:第五位原靈請前進將爾之引保點師一一呈報!

原靈五:叩見仙吏,下生謝○○。於民國四十八年求道,我的點傳師為李○○。引保師為王○○與蔡○○。

仙吏:善哉!飲水思源,知恩不忘,案簿上記載與爾所說相同現在吾考問爾,何謂佛堂顛倒錯亂!

原靈戊:佛堂顛倒錯亂乃指佛桌、佛具、拜墊、獻香、禮節等之不合佛規!

仙吏:此乃形相之佛堂,雖然重要。但心外無佛,最重要者乃是「自身佛堂」,人身本身才是名符其實的佛堂,自己之四肢宛如佛具,自己雙目宛如天燈,自己口舌如佛經聲音,故凡是日常行為不端,搬弄是非,心眼不正,皆是佛堂之顛倒錯亂!心誠則香,心敬則禮,故焚香禮佛,亦是在引導「自身佛堂」與外在之「形相佛堂」合一。

原靈戊:感謝仙吏開示,弟子領會!

仙吏:當你發心修道時,自心佛堂即已建築(設壇),這個寸土(寺)方是佛堂。故吾望世上修子,在遵守佛規上不要只有身在佛堂裡才低聲下氣,恭恭敬敬。而出了佛堂,日常生活就忘了「自身佛堂」之佛規矣!要知凡立願不能切實行願了願者,就是不遵佛規!凡耽誤破壞普度收圓三曹大事者,亦是不遵佛規!由於言行不慎而影響道親或後學修道者,亦是不遵佛規!凡不存平等心而輕視他門他教(如輕視紅陽廟)者,亦是不遵佛規!凡未付諸言行,但起種種不善不正之心,如慳貪心、嗔恨心、愚痴心、妄想心、報復心、邪見心、邪噁心、諂曲心、狂妄心、槓高心、自私心、嫉妒心、邪淫心等一切不善不正之心念,皆是自身佛堂之顛倒錯亂!故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自身佛堂」之顛倒錯亂,必需即時覺悟,而誠心誠意在  彌勒佛前懺悔祈求赦罪容寬,徹底改過自新,立願了願,言行一致,擔負起白陽法船代天度人救世之聖業!如此有佛力有自力,則罪業沒有不消除,妄心沒有不降伏者。

悟緣:敢問仙吏,為何凡係佛堂顛倒錯亂,一定要祈求  彌勒祖師赦罪容寬?而不祈求其他佛祖赦罪容寬?難道其他佛祖就不慈悲嗎?

仙吏:善哉此問!並不是其他佛祖就不慈悲,因為  彌勒乃是應運收圓之古佛,他要來人間證佛,舉辦龍華會。在此三期末劫之際,與眾生特別有緣!由於是應運應時之故,所以諸仙佛神聖、天龍八部、轉輪聖王,皆盡心力協助  彌勒佛辦理收圓。救良善,喚醒迷津,以做為下元會開天地之佛子,進而刷盡世間孽子,(不知仁、義、禮、恥、孝、悌、忠、信者,做十惡犯八邪者以及在道場中別門戶造勢力,貪錢財享受,貪受後學供養,爭功果,師心自用,欺師背祖,槓高自大,藐視前人或把後學、佛堂等視做自己私產者)。這批惡孽子不淘汰掉,那混亂之世界與道務如何整頓!而污濁人間又如何能變成人間淨土?而堯天舜日又如何能重現於世?故「自身佛堂」顛倒錯亂,務必要祈求  彌勒祖師赦罪容寬,否則就被摒除在大收圓大團圓之外,而永沉六道輪迴。當然其他正教門下之懺悔與對象,只要發自誠心與面對真理化身,皆是為天心所接受的。第六位原靈請向前接受考證佛規!

原靈六:叩見仙吏、朱生之點師引保師為......。

仙吏:怎麼了!

原靈六:恭稟仙吏,弟子因聽信人言,說三寶已經被報章雜誌公開了,天機已洩露了,三寶已經失效!因此又重新求過重點重領真經,故已忘了前次之點師引師......。

仙吏:哼!你這三心兩意,道心不堅之輩,當然要被邪言所誑了,爾之案簿上所記載亦是如此。姑念你從實招認,登錄遊書,有助道盤之整頓,吾不罰爾。要知白陽門徒,雖受明師一點而指出正門之所在,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若不行正門而走旁門,矇蔽性王,六根成為六賊,如此雖點開正門,卻無補於修行,與未得明師一指何異?至於彼夥狂妄之輩,充滿邪見,由於把三寶真傳只視做此身軀消災避厄之護身符及神咒。所以一旦報章雜誌把三寶公開,就以為天機已洩露,三寶已失效,因此才要重點另傳真經合同。哈哈!此輩邪眼只認三寶名相,不明三寶心法,不懂得藉三寶心法自修自悟「自性天真佛」,要知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含意,故明師一點,不可做一點之想,不可只滯著在此手指頭及玄關上而忘卻其所指的乃是爾之「先天本覺,自性真佛」呀!故三寶真傳實相豈是報章雜誌所能傳洩的。再言「天機」之含意亦有多重:

1.對於不可與之言者,則稱天機。因與之言會擾了他、或害了他。

2.與之言但不能讓其實曉者,亦是天機。當今白陽弟子,對於三寶名相雖得聞之,但幾個對三寶真傳實相實義瞭然乎心?故三寶之真天機還是在於悟與未悟!報章雜誌只能洩其名相,豈能洩其真天機乎?

3.時未到之事,亦可謂之天機。如  彌勒佛為本元會之末後收圓佛。其時應於未會,而今天只是午未相交而已,故而此事亦屬天機也!

悟緣:今夜弟子真是收益良多!相信修子若能參閱本書,必能破解許多迷惑。退道者必能重振道志!護道者亦必更俱信心為道而奉獻也!

師尊:今夜感謝眾仙吏為道盤盡了不少心力,因時間之關係,吾們就此告辭,下次再會!悟緣辭謝眾仙官,吾們回壇!佛堂已到,悟緣靈體返原!吾回!

 
第六回  三官大帝轉法輪  心法真傳印玄關

二回收圓已往機    八德蓮花浮心池

星靈下凡助聖業    宿業盡洗脫三期    吾等

二八星宿  遵奉

母旨  降至天壇  恭參

母駕  諸賢近安  今天特臨  宏護正法  承上啟下

列班鎮壇  諸子嚴正  不得譁喧  嘩嘩止

天心至慈如如真    然轉法輪因果循

古德復振末劫化    佛在東土現蓮身    吾乃

天然古佛  奉

母命  來到東島  再下雲端  恭進聖堂  先參

母娘  眾賢近安  今日來壇  著作金篇  諸徒靜心

恭參聖言  此次佛緣  三天皆重  為整道盤

特頒天命  凡發施心  或印或傳  或說或教

立願代天  有求皆現  聖緣難逢  修子惜焉  哈哈止

時逢末運大變遷    機械科學賽神仙

轉運妙奇太空往    變化無窮物理傳

日新月異相競勝    西洋尚武殺人專

移山倒海術高極    道德落伍最可憐

承秉斯文吾中土    青天白日有道源

紅塵白浪任滾滾    早有倫理砥柱堅

如今蓬萊稱仙島    光復神洲真理宜

此任重大關聖業    同胞共尊領袖賢

護揚道統維文化    三民主義萬萬年

悟緣!今夜吾們將續訪「三官寶殿」,聆聽  大帝為白陽弟子,詳解三寶真傳妙義,此為  天恩之一大安排,吾倆不要誤了時間,快快靜心,隨師出遊.........。

師尊:悟緣!三官寶殿已到,靈官已前來迎接,快快過來拜禮!

悟緣:拜見靈官聖安。

靈官:歡迎  活佛與悟緣前來本殿!  大帝有請。

師尊:中一位頭戴金龍冠,身穿黃龍袍,履皂靴,手執朝天笏,冉冉墨髮,眉分八彩者乃是上元一品,錫福天官堯帝!右一位頭戴紅龍冠,身穿紅龍袍,履粉靴,手執玉笏,廣宅清秀,目現重瞳,體修髯長者,乃是中元二品赦罪地官舜帝!左一位頭戴紫龍冠,身穿紫龍袍,履藍靴,手執奏笏,青鬚眉秀,威威肅肅者,乃下元三品,解厄水官禹帝也!

悟緣:悟緣拜見聖顏......(說著,行三跪九叩大禮)。

大帝:免禮!免禮!著書立說,勸世救心,功德非凡,起來賜坐一邊!

古佛,還請昇坐!

悟緣隨眼祈望,但見殿前置大靜爐,靉靆祥香繚繞滿室異香,階下班列天神凜凜肅立,大殿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三官大帝」四大金字,光耀照澈,左右對聯書曰:

一經沱汰皆清節

再撥分淘盡靜然

捨存以德沐非理

昇降由人莫俟天

師尊:今宵恭奉  無極至尊懿旨,領悟緣前來貴殿,有冒擾  大帝之處,敢乞包涵。還望  大帝垂訓錄載金篇,濯化污俗,以冀兆民,咸趨大同之風也!

大帝:本殿所司賞罰之職,在「天堂遊記」一書已述,吾不用再述,現吾就再說萬教同根之義,以參遊書。萬教之任務同是代天宣化真理,救度良賢,故在世能皈依各寺觀善堂之人,皆可謂善根有餘,前世廣修福德,方有此生之佛緣也。本殿顯鏡無私,一者賞罰禍福應在其身,一者命仙吏、靈官、天神錄誌功過籍,遞於各宗門「功過賞罰考審所」俟其壽終後,對證辦理善惡功過。若皈依寺觀善堂之人,不守堂規,或破戒犯奸,怙惡為非者,錄誌黑籍遞由冥獄懲罰辦理,終受地獄之慘報也!若罪輕者,判在「九陽關懲戒所」,與「九陽關懺悔所」,俾其懺悔前非,重新修煉。至其性純無邪,而後憑功分甄,或昇上界,或轉凡界,或者其性毫無從善,則貶落墮地獄受刑。故修之者,在乎平生品性為重,有者在世心雖誠虔禮佛,但對於利眾之善事,絲毫弗顧,如財施、法施、無畏施、毫無在抱。是故利人之善事弗行,則德行無以立,三世因果無以了。壽終之後,雖無惡業,當補修功德於九陽關內之「功德修補所」,若修至功善者,拔薦於「洞天修練所」。靜修其性,故凡今修道之子,要之在乎了澈心性,三施齊行,利人濟眾之事多行,興慈拔苦,悲天憫人。則歸空之時,由各宗門「功過審查所」,晉昇「洞天修練所」,修真待聘,績優則  本帝呈奏  維皇,提拔加冠晉纓,福晉神祇,位享三界。或有在洞天勤練有功,性達至善。尤其後裔在世能立身行善,德功蔭其祖,  吾帝悅之,嘉讚提拔「八卦靜修院」,授記點化,修練性光。在八卦院內,勤練性光純清,則由八卦院主宰,拔晉天佛院,安閒逍遙自在,恭候  無極至尊下詔榮赴龍華大會,見佛聞法,以了生死也。此者「先修後得」,萬教皈根之謂也!若是在世得道之子,能了澈三寶真傳,應緣普化,立己達人,慈悲為懷,功德為用,而圓己圓人之士,歸空之時經「得道候息室」,三官大帝考證三寶,九陽關之應證心性純然,則憑其功果安位「天佛院」,此者「先得後修」也!無奈,當今修子,明白萬教皈根之義者甚少。無論先修後得,或先得後修,目的總在恢復本來面目。只是各人因緣不同,故其修道過程亦是相異,人心因不能洞澈萬法本來平等之義,竟然分門別戶,各自槓高,互減法力,實令天心感慨矣!  吾帝深盼世人能明瞭上機,互尊互重,互勉互助。能如此訓,人人都在代天宣化,度己度人,同助天盤,而目標、理想,歸根皆一,何必相諍乎?!

悟緣:叩謝  大帝垂訓萬教皈根之義!如此說來,三寶真傳之實義,關乎收圓大事,而世上修子鮮能洞澈其妙,弟子懇祈  大帝大開慈悲,轉此無上甚深法輪。

大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云「一合相即不可說」,蓋三寶真傳亦是如是,  吾帝只能在方便處,略示一二,以讓修子有所依循。白陽三寶者,超生了死之真傳也!其已涵蓋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與心法真傳。凡修子得了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點玄,口傳心授之後,若能依三寶心法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但一般白陽子弟多偏重於天命真傳,而不注重心法真傳。仙佛一再飛鸞開示,雖得了天命真傅,若不真修實參,則與未得明師一指一樣,所以道真、理真、天命才真。若是得之真,修之亦真,則相輔相成,即生解脫自在,不受生死輪迴之苦,否則,得之真而修之假,仍就是在六道輪迴之中!白陽弟子既然已得之真,若能識悟三寶心法,並依法修持,便是修之真。但修道有千門萬戶,究竟以那一門悟入,則不可不辨。修子若不選擇最適合自己慧根之法門修持,則胡參亂參,瞎修盲練,終究是苦死無成。大凡修子依五教聖人所傳授之心法來修持是比較安穩的,不過五教聖人所傳授之法門。究竟那一個法門最適合自己呢?這就很難辨別了,尤其中下根人更是無所適從。十八代祖師所傳之三寶,實乃大開方便普度收圓之無上法門。不但適合上根人,也適合中根人及下根人之修持。目前不少白陽弟子,不但不依明師所傳之三寶心法,也不依五教聖人之心法修持,師心自用,自是其是,實是捨近求遠,誤己誤人。現在  吾帝就應緣將三寶心法所包含之上上乘法、上乘法、中乘法、下乘法,一一加以概略說明,以便修子,自參、自照也!

(一)上上乘法:

末法時期,上上根人,實是鳳毛麟角。若是一個上上根人在傳道之過程中,眼見點玄,或耳聞真經,或手抱合同,即當下開悟見性,頓見自性  老母,不移半步郎彌滿理天!以後唯有悲智雙運,興慈佈化,歷劫救世渡眾,同轉法輪而已。

(二)上乘法:(唯適合上根人修持之法門)。

1.玄關:(藉指見月)。

世尊說法四九皆是慈悲方便,予藥治病。故非究竟,而為黃葉止啼而已!始終未能顯出上乘心法,故方有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尊者微笑,別一離言說文字之一乘心法,謂之教外別傳。今明師所傳之一指妙道⊙,亦是離言說文字,與拈花微笑同一慧諦。明師奉天承運,即是將此拈花微笑之心法,重新普照天下,發揚光大!

白陽弟子!試間爾得了道!是身得耶?身本四大假合,四大若離(死亡),道在何處?若云心得,心本虛妄生滅不定,三心皆不可得,那麼是誰得道?謂性得道?性乃本源,不受不染,豈可以真空得也?以佛更得佛,以道更得道?清淨經云:「實無所得」!故道非身得,非心得,非性得,此無所得也亦不可得!修子切需明白明師之一指是要爾等因明師之指而見「自性明月」!

修子切不可作一指之想,切不可只滯著在此手指頭上,而忘卻其所指之自性天真佛。不要只執著在玄關一點之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忘卻其所指的先天本覺,無生真人。

白陽修子!千萬要去體會明師之用心良苦,就是要爾等藉點傳師之指而識得爾人人自身都有一位無生真人。六祖壇經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爾等要知自心是佛,不可向外求佛,勞心費神,而忘了自心真佛。要知此自性真佛,空寂靈明,無相實相,真空妙有,不依於世智巧辯,不依於博學多知,不依於天機沙盤,不依於四大五蘊,不依於見聞知覺,不依於坐功練丹,不依於寂靜無想,不依於一切神通,不依於佈施行善,不依於度人說法,不依於功德修持,不依於佛國仙境,不依於世法佛法,也不依不捨不取不依之心。總之思之則錯,議之則非,引自圓滿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神通,具足一切智慧。諸佛說法,未曾說著一字,不可說!不可說!百千萬妙用原是自己本有之珍。故曰:天上天下唯「道」獨尊!

修子若是不識此自性真佛,則一切苦修,如磨磚成鏡,苦死無成,若知本有此自性真佛,則種種修行,如磨玉成鏡,愈磨愈光。第一寶為這個⊙,此圈○和此點‧本來也是沒有,但為啟導眾生,故以這個⊙表自性真佛之體用,以便修子不著假名,若一執假名,又成法塵,如何真會直入?若說這⊙是玄關,是穀神不死,至善之地,正法眼藏,皆是方便引導,一般人又易入語言文字障,永難契合本性。當今明師以此○示真空、(體、性),以此‧示妙有(用、命),真空不離妙有,妙有不離真空,體用合一,性命雙融即如如自性真佛⊙也!(此寶乃以眼根為契機)

2.真經:(定慧雙修)

此真經實是五教教理之精粹所凝結而成者,從上至下,字字代表無上甚深之妙意!  吾帝就以淺顯之喻來闡述也:

第一字意義者為道之無極也,儒之至善,釋之佛性。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工夫。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也,亦即無人我、無生滅,無執染、無對待、無貪、嗔、痴,......之真如性體也。

第二字意義為道之太極,儒之親民,參贊化育,佛之法輪王,亦即,至尊、至上、至美、至真之妙義也。

最後之意義則為體用合一,定慧雙修,性命合體之喻,用之則無窮,放之則彌六合,遇緣即施。緣去即息,卷之退則藏於密,來者應,去者靜,常清常靜,內聖外王,不離本體之如如妙道也!

總之,本「真經」乃在以耳根為契心鑰也。要知大道有體無用則滯於空。有用無體則執於相。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用合一,非佛是誰?

3.合同:(見素抱樸)

合同抱起「宇宙同」。今哲學家有「宇宙即我,我即宇宙」之悟境,此乃契合大我,回皈世界大同之佛心矣。易云:「一陰一陽謂之道」,更是明示色空合同之真理。所以子亥相叉,便是抱個無極,故而此寶乃是在借身根之領悟而契會真道也!

悟緣:原來三寶名相之內,藏有如來甚深妙意,只是凡心難會佛心,故天機還是天機,若有人解得此三寶心法,則天機又變成天心了!!

大帝:哈!哈!眾生不異佛,佛不異眾生,只在覺與迷而已!!

師尊:大道無言,以言顯道,佛本無名,以法顯佛,萬法之生滅皆由慈悲方便引導而設,白陽三寶之理亦然如是,只看眾生之心如何適緣而進也!

大帝:末法眾生之根器,因歷劫因果所覆,已然鮮人能深會上乘之三寶心法矣!現在  吾帝就以三乘共修之境,再解三寶之妙義:

1.玄關:(一真觀想引導法)

修子將渾身四大皆認為假,唯有玄開一點是真,這一點處名「正門」。眼、耳、鼻、舌、身皆是生滅之門。(妄念隨之起消也),而唯有此玄關一點是不生不滅之門,人在世壽結束後,倘若魂魄(識神),不從正門出竅,(率性之謂道)、(一生行住坐臥皆秉本性)就不能了脫生死,證無生法忍!全身唯性是真,身外皆是虛妄不實。因此時時觀想此「一真」,而不讓六賊走旁門,心不隨外境所轉,守玄之妙到達關無所關之境。則久久功純,觀而無觀想而非想,一切隨心所欲而皆不踰距,如常應緣不變,則六根常靜常應,常應常靜,而超脫六道輪迴,已操在自己之手矣!守玄之人,最初乃以收萬念皈一念,收一念而率性,至終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此一真觀法成矣。若是固執一點之上,死守不放,或借此輕視其他天心所傳引導法門,如此則又離真門玄關矣。切慎!切慎!守玄之真義乃是率性也。

2.真經:(慈心觀想法)。

末後收圓佛-彌勒佛之特德,可以從它姓名而知。  彌勒乃梵語,譯成中國話就是「慈」,  彌勒佛最初發心就是從慈心出發。慈悲在一般人之觀念裹,似乎相同。其實,悲是悲憫心,著重在拔救他人之苦痛。慈是與樂心。眾生沒有快樂與幸福,要設法給予他,當然佛心是俱足慈與悲的,這也是修道需多行功德,三施勤培之因。而  彌勒佛之特德,乃側重在修習慈心!經云:彌勒菩薩最初發心時,即不殺生,不食眾生肉,從此以來,都以「慈」為姓!

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發願在五濁惡世裡成佛,拔濟苦痛之眾生,此乃象徵世尊之悲心殷重。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的世界是淨土(世界大同),悠發願在淨土成佛,人人得享快樂幸福。這象徵著  彌勒佛之慈心宏博。當今白陽弟子持唸真經就要與  彌勒菩薩一樣之發心,隨時隨地,盡自己之力量去幫助別人,使他人得安樂,得幸福,所以素食、不殺生,為白陽法門所重視。因為那是增長慈心的方法,因而白陽弟子信仰  彌勒,因持唸彼法號,又修習慈心法門,當然會與  彌勒佛之慈心相應,而不難上生兜率天(天佛院)了。故人們修道,要時常持真經,觀想  彌勒祖師那皆大歡喜之慈容,救世度人,行善佈施,多為他人著想,多幫助他人,無心無為,使慈心時時溫暖別人而不執功計德。如此理所當然必與  彌勒祖師結上甚深見佛、聞法、證果、了脫生死之大事因緣也!

3.合同:(赤子觀想法)

子亥相叉本含陰陽合一之象,亦是一個「孩」字,故手抱合同好比手抱一嬰孩。赤子之心即是天真無邪之自性佛,亦即平常心也。赤子之心非識、非知、非欲、無憎愛、無分別、不造作、不執著、天真純潔、餓來吃飯、睏來眠、於事無心、無心於事。一切順乎天然之流露,修子若是能入此含意,時時懷抱著一顆赤子之心,二六時中與赤子之心合,與赤子之心同,隨緣而化,興慈佈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何患道果不能成熟?故  吾帝深盼白陽弟子能深解  天然如來之甚深法義也。

悟緣:如此說來,三寶之妙用可謂廣大鴻博,無奈白陽弟子似乎少人去運轉此妙玄法輪,而只知持名相,就自引為傲或輕視他門他教,造業受考,此者皆是不明三寶之佛心實義,迷人自害也。

大帝:是也!如今白陽弟子,大多為有心真修實練者,只可惜不能領悟明師設寶傳寶之苦心,故方會為自己為他人帶來很多不必要之麻煩。相信這些修子若能好好參悟本書,則以彼輩之虔誠及道志,必能為天盤放射出萬丈光芒。

師尊:感謝,  大帝為我白陽法船解此大鎖!還望  大帝能慈悲把世人修持三寶易犯之毛病,再開導一番,以便應運法船,開駛更穩,而載度更多原人離苦海登覺岸也!

大帝:古佛一片苦心,  吾深感其誠。好!  吾就再費一些唇舌,希望修子不嫌嚕囌,珍之惜之也。

守玄之修法為現今白陽弟子最通用之門。故二六時內,無論行住坐臥,屏息諸緣,輕提心念,專注於玄關一點,久久功純,守而無守,也能離妄顯真。不過守玄之過程中,會有許多幻境出現,千萬不可當真(以為神通),譬如看著天堂光景,或見菩薩往來,或親睹自己識神出入,這些情景千萬不可放在心上,否則以此沾沾自喜,以此傲人誇人,則易走火入魔。此守玄固然是斂心息念方便之法門,然而務必要有明人或明師指點,以防「識神用事,認假為真」,切忌自行摸索,弊多利少也!

再說一般白陽弟子都把持念「真經」用來逢凶化吉,脫劫避難。因此很多白陽弟子往往認為只有在發生人力無法解決之危困時,才能守玄,抱合同,唸真經,以求逢凶化吉,脫劫避難。而不知「劫難」不僅僅是指肉身受禍、受苦、受傷而巳,其實真正的劫難乃是累世之輪迴生死。而輪迴生死死,更是因於妄念牽引,故妄念不息,輪迴生死永無休止。因此如何降伏妄念,常萌覺念,實是修子之生死關鍵!當今白陽明師所傳之真經,乃是降魔伏邪之大光明咒,脫離一切苦厄之大清淨咒。修子若能明白其中體用妙意,在妄念不能降伏澎湃心海之時,只要誠誠懇懇地持此真經默唸數遍,而妄念頓時就無影無蹤。猶如太陽之光明一照,自然雲消霧散一樣。修子若能常常特此咒,不但與  彌勒佛結了赴龍華會之聖緣,久久功純,持而無持,妄念一絲不起,則輪迴即止,生死即了。而輪迴止,生死了,方是真正之脫劫避難。

續說修子每日抱合同叩首禮佛,若能心持赤誠,天真顯露,五百叩、一千叩、或二千叩、三千叩之時,皆能萬緣放下,雜念不興,全神貫注於叩首。如此工夫若能始終不斷,不但燒香叩首之時,能心無念,即是日常生活之中,心亦能清淨無妄,久久功純,叩而無叩,常清常靜,不再受妄念牽纏,則亦自然不被生死輪迴所苦。

所遺憾者是,現今白陽弟子少人深入此寶心法,或把焚香禮視為形式,不知藉此時找自身真佛,實是可惜也。

最後  吾要強調一點,三寶真傳雖是應運而降之無上密寶,但白陽弟子應切記,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只是法無高下、悟有頓漸,此乃隨個人之機緣與慧根,修子或以藉指見月,或以頓悟,或以觀想,或以守玄,或以慈心,或以赤子,或以持咒,或以禮佛叩首。只要依法修持不怠,精進堅恆,終生不渝,立願了願,持平等心,度人度己,最後必皆能在龍華會上見佛、聞法,受  彌勒佛授記,印可而證果!!

師尊:今夜勞  大帝為我白陽弟子,演此無上法,說此甚深經,真是精彩!吾深盼,世上修子,不要只執己見,而被文字名相所障。畢竟一切法門用在應緣,其最終之目的,還是在引導原靈明心見性,超生了死。故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諸賢徒能不於此深悟乎?

悟緣:弟子今日大幸,親聞  大帝大轉白陽三寶法輪,實是受惠良多,在此百叩謝恩!更望世上師兄姊,前賢大眾好自體悟  大帝法心,以自度度人也。

師尊:今夜時辰已晚,吾師徒就此拜別  大帝!

大帝:鳴鐘排班,送駕!

師尊:豈敢!豈敢!悟緣!隨師上蓮台。

閉眼!起!......

佛壇己到,悟緣靈體皈原!!

 
第七回  紫陽關內妙造化  天逢祖師指正路

天理流行遍大千    然貫古今無倒顛

古風重振儒當運    佛住塵世調聖賢  吾乃

天然古佛  爾師是也  今承

母旨  飄下雲端  恭進天壇  叩參

慈母  提筆言宣  沙盤著書  本屬應緣  為救眾生

神人合辦  參研之子  切莫執偏  信乩信理

理在佛仙  失理神埋  學道修子  遵理心寬

天佛院景  遊記亦然  稟理閱觀  自無考難  咳咳止

喜悅著書寄金言    沙盤留訓引良賢

修道之者智慧廣    認識真假無執偏

怪力亂神天忌諱    平易真理最適然

天才雖是天橋當    亦是凡身非佛仙

鸞乩之文屬方便    正邪只憑真理觀

句句真言真天命    若涉識神有邪言

參悟之子分取捨    道在慧眼照心田

天道辨理謙讓先    不諍是非默口煎

隨緣度化莫好辯    是真是假天明然

白陽大道救原子    諸徒皆是天使仙

以身作則遵佛戒    標竿正直立人前

萬般考磨無退志    道心持恆毅力堅

路遙馬力自分辨    事久人心當如見

理天聖域一心造    平常之事即大千

道真理真天命真    言真行真大道全

實地修起三寶路    替師走馬把道傳  哈哈止

識時運兮,修道惟誠。免卻塵塗苦淵,無緣悟不?有緣訪得真傳,人身莫失兮,靈氣豪。聿修本浩然三品,純粹志昂,代天宣化。闡天機而啟道,醒人迷津。

應時運兮,真宗普下。闡千古之不露,關訣印心,拯救九六原靈,三期末劫兮,道劫降。狂風水火一齊臨,非  上蒼之降劫耳斯,乃人間之釀惡使然。豈神仙之多勞,念蒼生之殃及!惡滋如沉痾,鶬鶊莫療。迷網同落漠,馬蹄難振。善即善則,惡即惡仍,畢竟悲多歡少,愈墜愈深,伊於胡底?哀哉!人之終兮,魂歸三叉路前稽查署,辨是非。九陽關中甄褒貶。天佛院中分玉石。善則昇,惡則墮,地府獄中受辛苦,敗道反道者亦然,絲絲功過分得清。鑑今季世,佛聖仙真,不忍同類塗炭,神人攜手孜孜立著遊書。萬喚千呼,強調入善,百無一二,超凡入聖。三推兩卻,成亦多難,十有九落,思矣哉!為蒼生苦,為蒼生痛。蒼生原為佛子,沉已久矣!迷而深兮!於茲  母佛慈憫,賜悟緣通天澈地,力遊諸界不辭千辛萬苦,勃發一腔熱血,搔探聖地異境,捧來西方實事,鑑察因由實蹟,立著於遊記,以化大同,回頭從善,進而尋師求道修真,得光明大路,拯救億萬靈光。是以急力從事,來日書竣,亦可週及外邦,以娑婆化蓮池,斯為美哉,豈不妙矣!

話說此作,言非河漠,事出淨土,舉實情在目前,理當探本,詞傳澈宵,事辦連天。言夫前日,遊覽三叉路口,亡魂稽查署,繼遊翠微山三官寶殿(行宮),而尚未曾見亡魂受審懲罰之由,今宵奉旨,擬定觀覽九九紫陽關,如何賞功罰過,善惡分甄。現時辰已到,悟緣心靜,鎮殿元帥,有勞護壇,吾等出遊!

悟緣:愚徒已經整衣冠,恭侯啟程!

師尊:今夜吾將帶爾前往九九紫陽關,遊記修子功過分甄之實情,悟緣似有心事?

悟緣:弟子非存心事,而是覺得奇怪!記得九陽關遊記業已出書,為何  老師要帶愚前往遊訪,如此豈不是重複嗎?

師尊:悟緣問得好!此次吾師徒奉天命遊記天佛院,目的在於將「得道」修子,如何經過天地正法職司之各主管,察查對證,又如何到達「天佛院」,並請各天官之慈悲,把白陽法義流傳於書中,以讓世人有所參循,因「得道」修子必經九九紫陽關之考核方辨昇降,故吾倆奉命前往訪遊也!

悟緣:原來如此,弟子明白矣!

師尊:今夜吾召仙鶴以為遊力......喃無.......仙鶴聞命,翩翩而至堂前,美哉!鶴毛翼羽無半點瑕疵,高約三尺有餘,潔白綽約如處子!

二人跨仙鶴,扶搖直騰而上,背負青天,仰視蒼蒼望無極,俯瞰塵界,閃閃燈光倒穿星,不知幾千里絕雲霄,而莫之夭閼!

悟緣:仙鶴騰疾穩如神,敢請,  師尊說其由!

師尊:吾語汝,是鶴也,已過千年有餘,常隱崑崙之巔。不啄生靈,不食五穀,吸風飯露,除守精養氣定神之外,與世無爭,與人無患,超然自在,再修百年可脫殼飛昇,返仙階而成正果!

悟緣:真有此事!諺云:信不虛傳。可見成仙作佛總由修,心堅成果樂不休。禽獸之類尚能如此,況乎人者?

師尊:有志而恆則不難矣!人為萬物之靈,五行俱全,人身難得,人若心堅修道,亦復如是。今逢天運真傳普渡,有緣者得之,惜之保之、守之修之、徹始貫末,何愁不能了脫苦海而證果!

師徒言談之間,忽過亡魂稽查署,又越翠微山(三官大帝行宮),遙見前面有一大圍牆,燈光閃閃,牆外野草密茂,瞭望東南,有三條大路,通於圍牆大門口。

悟緣:此處必定是「九九紫陽關口」矣?

師尊:是也!關內設有「得道功過審查懲戒所」,吾倆可下仙鶴,觀覽關下各署之設。以筆遊書.........。

言罷,古佛令仙鶴降落道旁,鶴在林中候息。二人向關口而行,未經數武,忽見關門大開,走出幾位吏員,至  古佛前,稽首而敬。

仙吏:小吏奉殿主之命,前來迎迓,客廳距此不遠,恭請古佛與悟緣大駕辱臨,殿主在廳堂,恭候久矣!

師尊:免禮!免禮!多蒙  祖師雅意,俺豈受得?悟緣!快快拜見仙吏,勿失禮儀。

悟緣:下生拜見仙吏。

    於是數人直向關口而進,高峻圍牆,儼若古昔之城池,關內寬廣,左右前後有十幾員,魁梧貌壯之護關金剛,佩劍披甲,昂然把守關門,舉首一望,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九九紫陽關」五大字,金光奪目。

悟緣隨  古佛之後,且觀且行,趨進關,眾護法金剛,與  古佛彼此敬揖禮畢入關,吏員領先,數人直向關內道衢而行。片刻之間,已到殿前,舉首一望,殿宇赫赫,莊嚴似藩府,正面橫懸一匾,書曰:「神陽殿」三大字金光奪目,左右對聯書曰:

功過清明豈能欺瞞

天理至公毫無私情

其旁石壁尚有許多古文,悟緣欲細讀之,只見  殿主出殿前相迎,忱忱如也!

師尊:忙中叨擾,不恭不恭,敢乞  殿主包涵!

殿主:古佛多勞矣,為救眾生,沐雨櫛風...請…請入殿稍息!

悟緣:下生拜見殿主聖安!

殿主:免禮!免禮.........。

說著率先入殿,悟緣跟隨師尊身後一同進殿,望之殿內,莊嚴清幽,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皇恩浩蕩」四大金字,騰騰閃目,轉眼顧左,壁緣懸有一幅格言,書曰:

一問一答,問清審詳,聖道唯尊,不敢亂評,纖毫功過,公正明燈。

一考弓長,二對天命,三接開荒,四查壇名,

五對引保,六詢名字,七提曰庚,一一考證,

九九關口,止終非福,少人賢兮,初授三寶,

惟掛道名,不修不務,曳白曳兵,道難成矣,

提醒原靈。

悟緣讀畢,轉目右視,壁緣亦有一幅戒言,書曰:

今日知了孽,宿昔苦相尋。

莫怨今生苦,卻知前世因。

莫嘆修道難,當明前世人。

若今修道易,必定清一身。

前世無冤懲,何患苦怨尋。

修道二路別,誠則貴真真。

殿中許多執事吏員,各忙其碌,見  古佛入殿,眾皆恭而敬。  古佛亦與彼此相揖。殿主請  古佛上坐,位別賓主,吏員獻茗珍果!

師尊:叨蒙  祖師雅誼,總覺難安,今夜奉旨登門造訪,有擾祖師,實是抱歉,還望祖師多勞指導,觀覽各署之設置,以錄遊書,資匡濟今末世之鑑也!

祖師:善哉盡吾心也!觀今世殆,絕仁義道德者多,人面獸心,狼戾滔天。愧之!  吾居之「紫陽關」內,任重事繁,欲挽世道無由,喜有今日,  古佛請旨著造遊書,  吾亦可稍盡一點心力耳!

悟緣:弟子有聞「得道」之人,壽終後必至此關,考證功過,未悉此關有何部門之設,敢請  祖師開示!

祖師:善哉!善哉!  吾本欲言及此地之情況,今生問之,  吾言之也。凡今之人,在世行善「得道」者,及壽既偃,皈依淨土,個個總須經過「九九紫陽關」,考證三寶,與稽查三世因果。

所謂「九九紫陽關」者,乃「三關」之總稱也。故「九九紫陽關」內,別為「三關」,曰:「紫陽關」、「和陽關」、「九陽關」。而紫陽關則為三關之首,關內設有三殿口,曰:「神陽殿口」,「清陽殿口」、「碧陽殿口」言「神陽殿」則本  祖師天逢,專司盤查姓名,「清陽殿」則  天炳租師所轄,專司考問師尊,「碧陽殿」則  天衛祖師所主,專司盤查進道。

隔此「紫陽關」約半裡之處,即為「和陽關」。關內並設三殿之專司,曰:「丹陽殿口」、「景陽殿口」、「王陽殿口」。「丹陽殿」為天輔聖所蒞,專司皈依問清。「景陽殿」則  天離聖所蒞,專司外功細問。「王陽殿」則  天心聖所蒞,專司內功究明。

隔彼和陽關約半裡之處,亦有一關,名曰:「九陽關」,關內並設三殿之專司,曰:「震陽殿口」、「紫陽殿口」、「九陽殿口」。「震陽殿」則  天柱祖師所蒞,專司功果交論,「紫陽殿」則  天英祖師所蒞,專司八德審明,「九陽殿」則  天任祖師所蒞,專司仙才改註。

以上三關合計有九殿口,而每殿口又附設有九個室、所、牢、院、處、庭之專司,皆按各殿口之所司而別各殊。故三關之內,總計有九九八十一之小關口,有三十二位佛聖祖師,五百靈官,天龍八部,二百六十五員仙吏專司:考證、審問、稽查、懲戒、刑罰、賞功、鍚福、修煉、懺悔、療治、淨身、修性、圓明等等。

凡在世皈依寺觀善堂及「得道」之人,至其壽終,始由「亡魂稽查署」,而至「三官寶殿」(行宮),考證三寶或大道妙玄。而後至「紫陽關神陽殿口」,由本祖師盤查姓名,稽清三世因果,而後轉各關關口口,經歷八十一,方可至「八卦功果院」,按功定果,靜養本性。

悟緣:叩謝  祖師開示九九紫陽關之玄機!若人在世,素善好施,一生踐履善堂、皈依寺觀,朝夕虔誠事神禮佛誦經,善行堪讚,功德卓越於眾,及其壽終,欲皈淨土,亦當經此八十一關口否?

祖師:古今修道「得道」之士,無論儒道釋任何門戶,功德多寡,頓法或漸法。及其壽終,個個須經由八十一關口之考證也。所謂八十一關者,乃天地之數,凡欲脫三界大道,必經由此八十一關口,始得成真證果也。凡過前關之眾,始至於此,由本殿考證,在世皈依或「得道」呈奏之表文。名字時辰,對案三曹天地人,佛規禮節無顛,天命無訛,甫得經過本殿,而至「清陽殿」、考證尊師之道。故本殿者,列為「紫陽關」之首口,並付設九所,磨真小關口,各憑在世所修功過而至各關室。

悟緣:弟子領會矣,可否再請  祖師開示關口室之不同?

祖師:原靈皈依淨土洞天,三者有餘方可赴之!一者三世因果必清,二者品行必端,三者濟世渡眾行功立德。三者若就,則淨土隨願各皈。倘若三者不全則未可也,必也補修於三關所內,及其功善無疵,心性至圓,甫得經過八十一關口而至淨土。尚有在世「得道」而行為不端,反道敗德,欺師背祖,如此之否者,天地正氣與之不能相合,及其壽終,則雖通過三關之考證也。故本「神陽殿」口,設有磨真,養真九小關室,專司辦理對清三世因果,凡在世皈依寺觀善堂得道之人,如前世孽緣尚重,而今生又虛名懸善,屢屢作離軌背道之事者,本  祖師公正無私,明察秋毫,正氣難寬,貶落「第九磨真小關」,罰邢三旬之日,而後令冥吏前來押落地獄,受十殿閻羅定判行刑。抑或有三世因果已清,而皈道門之徒,毫無虔誠禮佛,參悟真諦,則列入第七關室。接受洗習性去毛病之教育。

或有「得道」之士,始則勤修,行道至誠,後則漸怠,慢道而驕,又自高自大,如此則列入磨真第四關「懺悔所」補修。徜在「懺悔所」內,有真心改過懺悔者,則可過關至「清陽殿」。倘若在「懺悔所」內,毫無悔過之心,又存抱怨怒者,記一大過為戒,凡連犯三次大過者,則貶墜冥獄受苦。有者三世因果已清,自「得道」後,雖虔誠向道,而對於濟眾救世及三施弗勤,故功德甚微,則引入「養真第三補修室」,補修功德之後,過關赴「清陽殿」。可堪羨者,「得道」至誠,立功立德之人,如在世素善好施,始終抱道如一,捨身救眾,行平等慈悲不二之法,如是行道,壽終之後,仙吏迓迎「養真第一室」,與「養真第二室」,淨身換上紫衣,賜戴金冠,天官迎迓進入「清陽殿」,以上賓之禮待之。

故修道者,心誠如一,勿怠厭志也!世之善惡功過,  上蒼明鑑,絲毫不差。今逢天運開泰之日,「得道」者,要之在乎認理皈真,內外如一,莫可迷了智慧,以訛誤人,或自甘墮落,退道自苦也!

師尊:感謝  祖師詳示貴殿之職司,現今三曹普渡,萬教齊發,真宗應運臨塵,搭救原人。無奈末法人根,慧為業覆,易被似是而非之言所騙,以致以訛傳訛,誤人誤道之例不勝枚舉,還請  祖師略述職司常逢之例,資載遊書,以正世眼!

祖師:真理無古今    橫直在人心

若執門戶理    皆易造業人

古佛一言正中現今普化聖業之弊端,現今白陽法船處處,可謂  上蒼之一大慈航,業已為普化聖業開擴發展成一片光明淨土。此皆是  古佛之恩澤所被,及白陽弟子之共同努力所致也!

古佛:豈敢!豈敢!  吾白陽法門奉天承運普渡收圓,雖然稍有成就,但弊端亦是不少,今夜就煩請  祖師,為彼等迷人開示一條光明正道吧!

祖師:自古迄今,上蒼降下不少法船,其所秉承之真理,皆是一也。但因人心之領受各不相同,往往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生人為之錯誤。此責非屬傳真之師,乃是替師傳法之門人誤解所致!此點  吾望世人先要明白。現今白陽法門遍及娑婆世界,其所教化引導之人,絕大部份皆是認理皈真之士,素行善良,依道憑德,三施樂行。最難得的乃是白陽弟子,都俱有一顆積極代天宣化之道心,此亦是白陽法門,發揚甚速之原因。但亦因為此份度人殷切之心,少部份之人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之中,犯了老王賣瓜,自賣自誇,輕人揚己之毛病!

諸如,一般白陽弟子因重視三寶真傳之故,往往會犯了不求三寶不能超生了死之錯覺,因而輕視未求道之修人,此者乃是不明超生了死必需明心見性,覺行圓滿者方能證之。無論皈依任何正教,若是能深會其教理真傳,徹行不懈,真修實煉,最終,皆可明心見性而超生了死的。雖然白陽法門,為應運而降之正教,俱備有正理、正法、正緣。更有許多前賢標竿,可為後畢模範,入之修之比較安穩,但也不能因為如此,就生出自我門戶槓高之念,輕視紅陽真理,諸如  阿彌陀佛已過時了,  釋迦佛已過時了,紅陽廟執相為後天,我們為先天等等觀念,皆是不合至平、至正、至公、至圓之道心。要知白陽弟子雖然求了三寶,經明師指點修道路徑,若不肯真修實煉,如此亦是不能超生了死的。一者先修後得,一者先得後修,只是因緣不同,最後所要達到之境界則是一樣的!故  吾望世上修子,不要常在法門上作爭端,而要安緣真修方是正道。否則,徒造口業,於道何益?

悟緣:感謝  祖師之慈悲!如今修子之信仰態度似乎都會在無形中犯了「唯我獨尊」之毛病,其實萬法平等,大道之真假,乃在於心之真假也!

師尊:環視目下白陽道場,盲信、迷信者仍然不少,實令  吾擔憂,還請  祖師借此機緣,廣為我白陽弟子開示信仰正道之正確態度!

祖師:既是  古佛有此應緣之心,  吾就不揣淺陋,略為提示一二以資修子參照修道修理,修理依真。故而信仰必需以「真理」為「皈依」,不可以「人」為「歸依」,蓋真理萬古不變,歷代仙佛聖賢所傳者皆秉此為則,故為修道之指針。

人,時有私心邪昆,故不可以之作為依循準則,況且事理與天理相通,諸子在修道之依循上,莫可人云亦云。對那些只會成群結黨,湊熱鬧,裝門面,而,對世道人心從無真正之關懷、對社會公益亦從無貢獻者,或專以妖言惑眾,不重品德之人,切莫迷隨盲從也!

道乃是圓滿至善之代表,絕無自譽毀人,或自命不凡,輕視他人之污點。故而佛云:「萬法平等,眾生平等。」只要是實含真理之用心,行為確實符合道德慈悲者,皆是信仰之準則。

道在日常生活當中,修道是件極平常,極平實之事,只要將五倫八德於二六時中,自自然然行之於日用之間。不但獨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這便是修道;若是為了修道,而破壞了正常生活,甚至荒廢正業,狂熱、衝動等,皆非正確信仰所應有之表現。

行道發自本心,不可著相、不可頑空。無論是法施、財施、無畏施,都要出於自願自心,量力而為,不可勉強。而且行功立德,莫要稍存功德無量或將來必成仙作佛之想,當傚法菩薩之力行四弘誓願,廣度大地有情。且內無度人之執心,外無所度之執相,如此自自然然隨天真所流露可也!

大道至公無私,不沾一點人情,認理行道,方是正辦。所謂修人情道者,就是不知修道之真諦,把道當人情做。如有些「前人」,隨心所欲,把道當人情賣。只要你聽話,有錢送,或者為了利用或攏絡某人,就放個「天命」給他,讓他當點傳師。再者如有些修子,不辨「前人」之正邪善惡,盲目跟從,或專門討好阿諛「前人」,妄想將來受其庇蔭,唉!這種失去理性與智慧,全憑人情利害之關係來修道,不消說,亦非正確之信仰態度,若不痛改此非,只有一齊墮落!

大道至慈,於法輪之運轉中應緣不變,不變應緣。飛鸞,確係天人合一之作為,奧妙無窮。主其事者,苟誠心為道,無半點私心,而「天才」又能澄心靜慮,率性天真,如此仙佛批訓之鸞文自然可信,反之就會發生問題。其實信神信理,信鸞亦同,修子莫可一味盲信鸞文,而應以智慧去佐理,分辨訓文之用心。若是符合真理啟人悟道者,則為真理之化身,仙佛之心語。否則完全聽信或盲目入迷,被騙還不自知。所謂「成也飛鸞,考也飛鸞,敗也飛鸞」。飛鸞本是  上天引迷人悟之方便應緣措施。仙佛借木筆沙盤,除啟示大道玄妙之外,主要還是闡發五教之奧旨,以讓眾生去污回圓有所遵循而已。故修子應多多參悟五教經典以印證訓文。如此才能產生真知灼見,才會對道產生堅穩之信心。故而修道不可盲信鸞文,而應存理智與清醒之道心!

大道運轉至為玄妙,但總以秩序天律為則,在人則重人道綱常。故莫以怪力亂神為引人之寶。現世有很多修子成天拿著天機瞎猜唬人,說某某人是「祖師」,什麼時候會世界大戰!什麼時候要鬧瘟疫等誆人唬人,殊不知天機者,非人不傳,豈是那麼容易彼人猜著?況且若是「害怕怎樣」才硬著頭皮修道者,已失正道矣!有時仙佛或會借文警世醒人,但身為修道人,當努力用心者,並非在於天機如何如何,而是在於以身作則,立德立言,救世渡眾,代天宣化,以期化劫弭難,豈是在拿天機故弄玄虛?故望修子之信仰切莫建立於天機上!

天運午未,儒家應運,但望人人存心養性,修己安人,化娑婆為樂土,這才是修道之精神,與白陽法船之大使命!故而深望修子不要再迷於術、流、動、靜之中,若是把其運用在慈悲應緣之真理上或可一用,或以健身健心猶可,但若執此四門為修道,則離道遠矣!

白陽弟子受領三寶真傳,就是得了返回理天之金線、只要能澈悟三寶之真如妙義,憑此三寶之天命真傳、道統真傳與心法真傳,抱道奉行,須臾不離,做正人君子,就是金線不斷。金線斷與不斷,端視修子自己是否誠心修道,不在於是否跟緊某人!當今白陽弟子絕大部分都能皈依真理,認真辦道,但極少數不肖之徒,亦即所謂「三十六假弓長、七十二假祖師」也乘機出籠,各設下了誘人之毒餌,引入上鉤。有自稱是「祖師」者,或宣稱他掌握封「神」大權,將來「神」都是他封的。有的自稱「天真祖」者,妄言奉命科選三千六百聖,四萬八千賢。有自稱是第十九代明師者,或言三寶既被公開,已經失效,必須皈依他,重新點道。有自稱負責辦收圓者,必需皈他再點,方能返回理天。真是光怪陸離,不一而足,可憐!一些迷妄無知之修子,紛紛入彀,誤入岐途而不自知,甚者沾沾自喜!

究其原因,彼輩死心蹋地追隨「假祖師」,崇拜「假祖師」者,都是修入人情道、沙盤道、天機道、術流動靜道者,彼等對道義真理一知半解或迷信盲信,一味妄想受「祖師」之庇蔭,沾到將來被「封神」之便宜,嗚乎哀哉!

道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牢,為而無為之事。豈是專以個人崇拜,妄圖擁有多少佛堂,多少道親,以提高自己地位來得到別人之重視?吾望白陽弟子能慎思明辯之!

師尊:  祖師一席金玉良言,真是字字珠璣,凡我白陽賢徒,望能好好自參自照,趁此寶貴人身還在之時,擇理而循也。

今夜非常感謝  祖師,因時間之關係,  吾師徒就此告辭!

悟緣:叩別  祖師!

祖師:恭送  古佛!

師尊:悟緣快上仙鶴,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鎮殿護法,隨  吾回天!

 
第八回  清陽殿口嚴審查  十條大願是天梯

天行日月運乾坤    然照昔今養群倫

古道今宣繼道統    佛駕慈航救迷沉  吾乃

天然古佛  萬國教主  欽奉

母旨  來降佛壇  參叩

天母  會見徒賢  今日來壇  遊記金篇  藉機點玄

末法人根  受業受煎  智慧被覆  真假難辨

諸般神通  誘引倒顛  道盤起浪  誰能代天

掃此妖偏  望徒宣傳  以匡原蓮    咳咳止

大道玄玄一氣判    兩儀四相連

乾坤奠定三陽泰    人物畜生焉

性性存存無為兮    行道平自然

人稟天地五氣秀    獨尊萬靈先

靈貴智慧能修道    秀尊悟中玄

念茲在茲茲在道    三品朝祖蓮

佛光照澈靈山塔    中庸二六綿

修心養性日三省    萬緣切勿纏

禪機造化真如覺    默神凝道玄

玄中有真無聲臭    慧光照三千

逍遙自在天外客    道載萬八仙

至道何人曉得悟    先天一點玄

點開靈山通天竅    永別六道煎

淨土法門今開泰    普度三曹賢

趁時運兮莫錯過    求師尋天然

花花世界非樂土    在世勿流連

十中九非顛顛倒    名韁利鎖牽

譸張為幻是非作    坎隙三途陷

釀惡孽障總由己    墮坑萬丈淵

生為人身修道貴    藉假練真仙

運至斯時天開泰    一失萬劫難

人道天道行同軌    娑婆化蓮天

平收萬教同歸理    大同開泰年

唯願眾生信心定    西方安樂然    哈哈止

夫五教聖人,代代祖師,婆心度世,苦口化人,意欲使人人同歸覺路,令皆共出迷津。蓋人如不能知心,即不知「道」。故修道者,必自煉心始也。然煉於未發難知,煉於既發易為。如遊心、妄心、諸雜念心,皆既發之心也。而欲使之寂然不動,殆必守其心,定其心,收其心。

夫守心之訣,在守其未動時。定心之訣,在定其心動時。收心之訣,在收其已動時。收之不易,先要察其機而隨起隨收,收之愈疾,守之愈堅,定之愈固,此乃修心之妙訣也。要者,使此心動靜合道。

蓋心者,即先天一氣之真陽結成。故心屬火,但非純陽無陰也,陽中自有真陰。心字之形相有三點覆下,下有偃月載上。可見陽非陰不長,陰非陽不生,真陰從真陽,故以心名。所以動一毫妄念,心內就短少一分真氣,一事入心,便添一種魔障。

修心之道,儒曰正心,佛云明心,道名煉心。心皆一心,法皆一法,無有別也。修持或各有小異,證果則無不同歸。而聖仙神佛即是此「心」圓滿至善之別稱也,從心起修,則一真一切真,一證一切證矣!

天命從天性之光輝而來,大道亦是率性而行,修子各俱良知良能,雖然累世習性隨身而在,但人人良知猶然絲毫不減。修心養性,就是在訓練良心能不被習性所蔽,而由迷返覺,由覺而行,由行而證,證者無他,一切皆合於天良而已矣!

悟緣靜心,今夜遊書時辰已到,仙鶴也恭候壇外,吾倆出遊吧!

悟緣:此仙鶴怎麼這麼通靈性,準時來到佛壇以資遊力。

師尊:一念動三千  有靈皆應田

寸土常寂靜  隨緣共轉天

仙鶴乃有修之靈物,故亦能洞澈天意,何況有道之靈,皆會以能助道為榮,是故時辰一到,此仙鶴自然應命而來!

人們應該向其學習任勞任怨,常保白潔之道心.........。

說畢,  師尊帶悟緣輕跨仙鶴飛騰向天!不覺之間,已越「紫陽關」口,又踰「神陽殿」。俯瞰西南杳遠之間,見有宮殿,高聳盤鬱,頂蓋琉璃瓦,十分華麗,銀灼堂煌。殿閣樓觀之旁,亦有幾棟高屋朱樓,約數十間,出入之眾許多,瞭東望西,綠野蒼蒼。距此不遠,亦有數棟茅屋,燈光閃爍,屋頂顯出幾道烏氣,鬱鬱冒冒,愁氛煞人。方顧之間,東方一路見有一簇人群,個個俱高冠整肅,前後乾坤分班,仙吏導引直向前面鬲屋,魚貫而入。頃刻之間,後又來了一簇人馬,亦復如是,向前面之屋而入。

悟緣:敢問  師尊,彼是何所?

師尊:彼方「清陽殿」之所轄,原人考證之所也!今宵  吾師徒奉旨所觀訪者,即是此地。爾欲明其詳,吾倆可下仙鶴,漫談徐行觀覽,當可瞭然......。

言罷,  師尊右手一拍鶴背,慢慢降於路旁,師徒二人,攜手向前路衢而行。

悟緣:方才坐在鶴背,所睹巨殿,焯焯光煥著,是否就是「清陽殿」?

師尊:正是「清陽殿」之樓觀也,乃  天炳祖師所蒞,殿闕嚴肅,專司考證原人,遵師之規也。

彼樓觀之近旁巨屋,左則「清陽原人自新所」,右則「清陽原人休憩所」。如僻遠樓觀曠野之地,獨建茅屋幾十間者,乃「清陽懲戒所」也。今末世善惡混淆,處處雖有善人,而能替天行道濟世覺迷者稀也,嗟哉?一人之善,難塞百人之咻,如是之故,雖皈依寺觀、善堂或「得道」之人,亦多被群慝所涅,始敬終背,初勤末怠,故濟濟修道之士,終至於此三關,考校其咎,則十中有九名列黑籍,非過則罪,貶入彼茅屋懲罰所,照罪行刑也,如是之故慝惡之人,烏氣沖頂,見乎其上,見乎其左右也,如所見東南路上,簇簇群眾,男女擁擠而不紊,直向「清陽休息所」而入者,皆由「神陽殿」盤查無訛,考證已畢之原人,三關執事吏員,導自「神陽殿」口,而至「清陽殿」考證也。此殿乃紫陽關,考校道脈天命明師,主要之殿口,故在此受考校之原人甚雜,有者遐自地府修善所,超拔晉昇,赴淨土之亡魂,有者邇自善界天,提薦晉昇之神祇,有者導自「神陽殿」,領來之元靈等等,總之三界元靈,神祇人鬼,前赴淨土洞天,皆須經此殿,考校對籍,凡在此之元靈,先在「清陽休憩所」報名,安息於室,候「清陽殿」傳遞吏員,對籍盤問,一一照規問道,傳呼入殿考校,如是嚴肅規律,毫不紊亂。

悟緣:天地造化之奧妙,實是令人歎為觀止,上蒼對於任何靈性,皆有最公正最正確之安排,看來世人是不可稍存一絲僥倖之念頭了!

咦!這「清陽殿」,亦是「紫陽關」之一個殿口,怎麼從我們來訪至今,都還沒見到與台中重生堂奉旨著作「九陽關遊記」一樣之情形呢?

師尊:悟緣爾糊塗矣,「九陽關遊記」非遍遊「紫陽關」,「和陽關」,「九陽關」之遊書。其書明明為「九陽關遊記」,只拜訪「九陽關」內之原各附設機構,而吾倆現在所遊之地方是「紫陽關」之「清陽殿」,怎麼會有與「九陽關遊記」所述相同之景緻呢?

悟緣:是也!愚徒一時糊塗了,竟把「九九紫陽關」與「九陽關」弄混了!

師尊:非也,悟緣乃因先閱讀過「九陽關遊記」一書,故心有影礙,世人常會不知不覺犯此毛病!

悟緣:  老師教訓的是,先人為主之執著,確實是人心之通病,以後徒兒會謹記師訓.........。

二人且說且行,不覺之間,路行半途,忽聞鼓聲三響,望之前面殿內,走出五六吏員,至  古佛尊前,稽首拜禮!

仙吏:小吏奉  祖師之命,前來歡迎  古佛貴師徒。

師尊:善哉!承蒙  祖師雅意,敢煩  仙吏先導。

悟緣:下生拜見仙吏.........。

於是數人齊向「清陽殿」而行,步不數武,已至殿前,瞧瞧左右,莊嚴殿闕焯煥,儼若「三官寶殿」,門楣懸上一橫匾,書曰:

「清陽殿」三大字,殿闈高聳,兀立巨大石柱,柱上刻書一對長聯。書曰:

天高地遠世間貴在三期明路得

運合道真人事重於一點良心在

殿前清幽,兩緣石壁,有許多詞賦,正楷草隸俱有,恍若陽間之寺院巨觀。悟緣乞請,獲准恭讀。石壁文曰:

世事難料  霜露易消  功過大小  明鑑昭昭

絲毫毀滅  顯在一朝  勿求多福  戒之險搞

人生在世  宛如海潮  一溢一滅  乍潤乍礁

靈亦如是  時轉時輪  或廢或凋  吉凶禍福

自作自召  因果簿上  件件分明  絕也雖逃

悟緣  將詞賦朗誦甫畢,忽見一位  仙吏,身著八卦道衣,步出殿外,和顏悅色。

仙吏:  古佛與悟緣一路辛苦,  祖師在內院有請,歡迎入院稍息。

師尊:偏勞  仙吏帶路,悟緣速整衣冠.........。

於是  仙吏領先,悟緣隨  古佛之後,一齊入殿。闊綽殿皇,莊嚴華麗,執事吏員頗多,見  古佛入殿,眾皆相揖,忻忻如也。仰之正面,高懸一金匾,書曰:

「大哉遵則」四大字,金光四射,顧在壁緣,懸上許多幅詩訶,草楷活筆,略誦一二。文曰:

慈悲救苦三曹渡    正理無私濟世顛

純氣流通萬脈轉    果尊位在生華蓮

另又一幅  書曰:

慈悲愛載  渡化大同  正理宇宙  靜心圓通

萬方濟世  廣被不藏  永不滅兮  金蓮真宗

師尊:悟緣!莫可在彼流覽,  祖師在內院,等著我們,速進內院拜謁。

言畢一同連進三重門,即至內院,忽見    祖師已親自出迎,慈容懌懌,與  古佛彼此敘禮,並請一同上座。

祖師:命司禮員,設筵瓊漿珍果待客!

師尊:  祖師雅意,飽德難忘!今宵吾師徒奉旨前來貴殿  相擾,伏望  祖師垂訓誨言,將貴殿之所司,及關署之情況公開刊載金篇,為濟世之資也。

祖師:  古佛客謙矣,爾吾各有所司,所為皆是普度三曹,收圓九六。況  古佛較吾多於奔勞之苦。吾看  古佛就在此敘敘,  吾派一吏員導引真君,引悟緣至各處觀覽可也。及其觀覽回院時刻,若有所疑,吾再為其解惑,不知  古佛聖意為何?

師尊:多謝  祖師美意!悟緣一路切記禮規不可稍疏,知否?

於是  真君奉  祖師之命,帶悟緣步出內院,二人行至「考校殿」,只見殿內,原人滿門,各受問號考證,執事  天官滿坐几案,一一忙碌對簿稽查。

真君:悟緣可以在此小坐,參觀旁聽可也.........。

悟緣隨眼而望,正殿中几案前,有一位婦人,垂頭愁色,只見  執事天官,查閱修道功過籍,怒髮衝冠,拍案大喝一聲,指婦人......

天官:妳在陽世,處處違背佛規禮節,竟敢忤逆天命,謗師誹道,可惡可惡!妳猶敢籌謀陷賢,奪果爭位是何道理?在世虛名懸善,屢屢譭謗善堂之譽,可知罪該何當?

婦魂:.........。(婦人被  天官審問,期期艾艾,難以啟口,雙膝跪地,淚涔涔,懇求  天官宥罪。)

天官:(怒目),在世不善,至此何求,即時令天龍八部,提押罪婦至刑罰之所,照律懲辦。

天官審畢,只見二位魁梧貌威披甲佩劍凜凜威風之護法金剛,聞命,推出犯婦,押往前面懲戒茅屋而去。

悟緣:戚哉!嚴哉!修道之人,違規背道,必難過此殿之考證也......。

轉顧旁右案几前,有一位老翁,壽晉若耄,廣宅恰然,目光若電。此人信必在世乃守規遵道,善行之士也。執事天官翻閱修道簿冊,慈容和藹而考校,問師保引等等,老翁對答如流......

天官:恭禧!恭禧!有智慧之人,在世能藉假修真,行善立德,功載非凡。靈官!請導引此老翁入「休憩室」,安息片刻,再迓晉「碧陽殿」考證!

悟緣:善哉,在世守規遵道,行善之人,壽終至此,可謂榮幸之至也!

又轉目視左几案,  天官指某壯夫......。

天官:爾在陽世,膽大包天,竟敢凌辱天命,欺藐前賢,與同修交,罔顧信實,讒言傾眾,爾之道心何存?察爾今生修道之功過錄,此罪該當墮落地府,「僧儒道獄」,嚴受刑罰。但今稽之三世功過籍,則先世稍有積善立德,因此姑憫爾夙世有功於德,今以夙世之功勛,抵於今生之過。

靈官!將此人帶入「自新所」,纖悔自新,三旬之日,侯冥吏頓往幽府十殿,轉輪台投生,再世而修。

悟緣:唉!夙世修善積德,今生若違規背道,觸犯天命,失德犯過,亦是難於超生了死。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慎哉!慎哉!

忽聞中案几,  天宮拍案大喝一聲,案前見一婦人,戰慄跪地,滿面愁容垂淚。

天官:妳在世,屢屢進入善堂,道義不講,善語不說,好評人家是非,師傅堂主,時加糾正勸導,妳偏當馬耳東風,抱忿不快,匿恨謗師誹道,是何道理?妳明知誹師之罪,非是小可,竟敢犯乎天律,偏作謗師毀道之舉,明知故犯!罪該何當?

婦魂:......。請  天官恕罪!恕罪!

天官:來呀!命  靈官將此婦帶入「懲戒所」懲辦。

悟緣:嚴勵兮!似若衙署之威也。善惡終有報,真是絲毫不爽。雖然世人能皈依寺觀善堂或求得天道,進入道場修道,天榜掛號,壽終之後,還是要經過九九紫陽關之考證,若是真修實練者,必可安若上寶,反之虛名掛偽者,還是自作自受,道場之仙佛一點也沒辦法庇佑你的。天律森嚴!修道人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一等,而各門各教之修士,來到紫陽關,在天律之前選是人人平等,絕無半點私情。故而「上天無親,唯德是輔」,此者方是修道人之重點也!!

真君:悟緣!見此情況已詳乎?

悟緣:弟子一目瞭然矣!

真君:既已明白,余再領爾到「自新所」觀覽可矣......。

言罷,二人直向殿旁之右巨屋而行,未經數武,已到庭前。望之庭所,寬幾十丈,室分有五六間,出入之眾許多,往來相攘,輕步輕音,愷悌如也。仰之正面,懸一橫匾,書曰:

「清陽原靈自新所」七大字,其旁一對長聯,書曰:

必定少懲改自悟違過自減

當然堅志重新悔懺果新生

二人就入所內,睢睢各室,寬闊能容百千之眾,清幽絕塵。石幾上,疊疊經書,原靈俱整齊嚴肅,端坐石椅,或誦經,或讀書,或學禮習規,各分其位,各別其室,室內有教導吏員,盤旋諄諄教誨原人。

真君:室內之原人不少,約幾百眾,上下功過參差不一。有者在世修行,多過而善稀;有者在世修行,善多而過少。如過多者,則列在此所第二室讀書明理,學規習禮,為期三旬。而後合冥吏領往地府,轉輪台投生為陽人,在世修行,俾其投生之後,不致再作越軌背禮之事。

如在世善多寡過者,列在此所第一室,補修昔日之缺失,而期屆,憑各修之功程而別之,如善修者過關而至「碧陽殿」;如不善修者,導引  吏員,領至「地府修善所」補修也。故今悟緣所看到在此室之眾,俱在世修行之善功不足,規戒未圓,抑或犯小過之人也。若是犯大惡與大罪之人者,則非在此室自新,乃在前面之茅屋「懲罰所」,刑罰二三旬之後,再令冥吏押落地獄刑罰,此則略述此所之狀況,余再領爾到「休憩所」觀覽可也言罷二人齊出「自新所」,向右而行,望前不遠,有五六間朱樓高聳,見之正面,金光射目,提神注目視之,乃一橫匾是也,書曰:

「清陽原靈休憩所」七大字,左右對聯,書曰:

修成功大過消矜上品

立就德高孽盡應純靈

二人步就廊下,視之室中,明窗淨几,異香習習,絕無纖塵,陳列彝鼎,道貫經籍。

悟緣:善哉!居此之人,何謂不樂。

在室內休憩之眾,俱衣冠整潔,出入相揖,愉愉悅悅。

真君:此室之魂,皆是事神至誠,立身行道者。能安息於此所之原靈,俱有功而無過,自由自在,安安然然暫休憩於此所,侯  靈官導引至「碧陽殿」也。      余再領爾到「懲罰所」觀覽可也。言罷,二人齊出休憩所,直向前面衢道而行,望之不遠,見有許多茅屋,慘慘哀號之聲,陣陣傳耳,腥氣遂風迫膚,覺有淒冷,令人難聞。

悟緣:敢問  真君,此「九九紫陽關」乃考證原人之關口,為何有此刑罰之聲?

真君:「九九紫陽關」雖非地府,但對掛號呈疏受洗等修道人,負有考證審查之責。若是皈依世上寺觀善堂或「得道」及其他道場修道者,於「三叉路口」配分來此接受考證,此與一般亡魂,直接向「聚魂所」報到不同。

因此凡來「九九紫陽關」接受考證之靈,皆是受過真理啟導之教化,對於因果善惡,都有明白之領悟,若是再知律犯律,言行不一,欺師背祖,逆軌違規,或持理輕人,財勢凌人,則在未送交地府懲刑之前必先送來「懲罰所」,施以刑罰,以明罰加一等,罰追一等,之公正嚴明也,唯本懲罰所行刑時日很短,最多三旬,只示警誡,不似地府各殿判刑畏苦也!

二人且談且行,不覺已到懲罰所,望之茅屋之前,豎立一木牌,書曰:

「清陽懲罰所」五大字。

就近其室,窺之於內,廣闊幾十丈,佈置許多刀戟鎚針等等,刑俱頗多。可憐罪犯,個個披髮赤足,老壯男女俱有,眾約五六十名。只見執行吏員,貌醜威凜獰猙,手執刑俱,正在施行刑罰,只聞叫苦之聲震堂,真是慘不忍睹。有些罪魂,不堪其痛,暈倒刑台,執行官員,毫無寬宥,猶加勵聲罵叫......

悟緣:弟子觀此刑罰甚重,實是令人膽慄心寒......實是不忍再睹也......敢請  真君回院何如!

真君:彼輩在陽世,已受教化,明白真理,卻禁不住慾邪之誘,偏作背道敗德之業,如此刑罰,不為嚴厲。不久把彼輩押入地獄判定受刑,其時地獄之酷刑不知要勝此幾倍也?今爾所見者,只窺管中之一斑,既已不欲再觀,且時辰所剩亦不多,就遂爾之意吧!言罷,二人向回程,漫談且行,不覺之間,已到內院。

祖師:悟緣今宵觀之詳乎?

悟緣:弟子親觀各所情狀,浩慨萬分,善惡有天淵之別,修道之人,豈可不遵規戒、背師逆理也。弟子還原後,必動力善,廣於宣眾,俾人人行善,尊師重道也!

師尊:感謝  祖師賜此佳機,又幫遊書添上無數寶貴資料以醒修子,今夜  吾想趁此機緣請  祖師為我白陽弟子廣說遵規重道之法,不知聖意如何?

祖師:白陽法船應運而生,在  古佛大智、大慈、大悲之佛光引導下,蔚然成為現今茫茫苦海之大慈航,處處扮演著代天宣化之重責。更難得的是白陽法門,打破傳法必在寺觀善堂之侷限,深入火宅,揚儒風適人心。不但宏展了彌勒淨土普被三乘根人之大慈悲、大方便、大願力,更且為大同世界,娑婆蓮邦打下不可動搖之基石!

今夜  古佛之意,  吾當然體會得,何況本殿主司原靈遵規重道之考證。吾亦欣喜隨機說法也!

凡入白陽法門之原子,必先誠心跪於  明明上帝蓮下,誠心當願,而後方能承師指點明路,故十條大願對白陽弟子而言,乃是本殿對真考證之重點,現  吾就將其大意分述如下,以便白陽弟子參照也!

(一)誠心保守:

修道唯誠,上士聞道,拳拳服膺,須臾不離,此乃誠心保守之簡意也。上根人逢遇真道,以無執之心,行無為之道,精進不懈,始終如一,順境不沉,逆考不變。中根人虛心推誠,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踏實平實。下根人不掛虛名,不敷衍應付,不潦草欺偽,如此誠誠懇懇,唯恐自欺欺人,則符合於誠心抱守之願矣!

(二)實心懺悔:

覺念常在,照澈無明,雲生隨散,不覆本性,知過勇改,曉非敢絕,此為實心懺悔之簡意也。上根人無心無念,不起分別,不起邪見不生妄心,不動惡念為實心懺悔。中根人以不遮掩自己之過錯,時時反省,改過自新為實心懺悔。下根人以不知不過,一遇有人指點不是,實心遷善,不以虛假面子為榮,而以認過改過為勇。

(三)虛心假意:

一切迷惑痴愚,不見自本佛性,不識本心,不能常生智慧,皆是虛情假意也。故上根人常住般若法輪降伏邪心。中根人斬斷行言不一,口是心非。下根人杜絕借道混日,裝模作樣,如此則達本條願力。

(四)退縮不前:

上根人以不能勤行精進、忍辱、持戒、佈施、智慧為退縮不前。中根人以經不起種種考驗、磨練,而未能真實行願了願為退縮不前。下根人以始勤終怠,忽進忽退,道志若有若無為退縮不前。

(五)欺師滅祖:

上根人以不能契會祖師之心,不能領悟大道實義,不能代天傳出真理,為期師滅祖。中根人以離開明師命脈法船另投他門為期師滅祖。下根人以不尊重點師、講師、引保師,或違逆天命者為欺師滅祖。

(六)藐視前人:

上根人以不能繼往開來,承續真理薪火,替先聖先賢肩擔,為藐視前人。中根人以不能伸展前人志向抱負,不能完成前人交待之宏法佈德訓示為藐視前人。下根人以槓高自大,目無長上,不恭前人,不順前人為藐視前人。

(七)不遵佛規:

上根人以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不契合中和為不遵佛規。中根人以不守五常五戒,不行十善八德為不遵佛規。下根人以在佛堂喧雜吵鬧,衣冠不整,不懂禮儀為不遵佛規。

(八)洩露天機:

上根人以不言而言,非人而言,機未契、緣未熟,而開示妙玄者為洩露天機。中根人以隨便公開三寶心法為洩露天機。下根人則以在未點佛燈之情況下,用文字或言語透露三寶之名相為洩露天機。

(九)匿道不現:

上根人以不能隨緣不變,不變應緣,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為匿道不現。下根人以不能度人勸人向道為匿道不現。

(十)不量力而為者:

上根人以不能消習氣罪業,不能斷煩惱無明,不能破我法二執,不能證實相為不量力而為。中根人以「情枷愛鎖看不破,名利如命奇貨居,良辰佳期付流水,苟安怠惰誤時機。」為不量力而為。下根人以種種藉口理由,說難說忙,沒空聽道、修道、辦道,不常親近道場、道親,疏於叩首燒香為不量力而為!

以上十條大願,乃是白陽弟子在求道時所當天誠立之願。要知立願,必需了願。行願方能帶爾真修,了願方能成真。但白陽弟子各人根器不同,體認不同。故所行所證亦然不同也。天下修子不妨自己好好參照本書,以開大願心眼,以行大願實義。

師尊:感謝  祖師費心為我白陽法船,打開一條光明大道。  吾望諸賢徒能於此中有所覺悟,方不費天心之一番安排也。在此  吾亦要強調一點就是:道德上之天命勝過沙盤上之天命,真修之天命勝過形式上之天命,無形之天命勝過有相之天命。天命有真有假,但道真理真天命方真,亦即天命永遠是建立在真理之上!修子細思。

悟緣!今夜時辰已晚,快拜別  祖師,吾們準備回壇!!

祖師:鳴鐘!恭送  古佛!

古佛:悟緣快上仙鶴!

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護法真君,隨吾回天!

 
第九回  碧陽丹青氣貫虹  化氣關中錄珍例

濟困扶危不執功    顛相正心人笑狂

和氣自知誰明曉    尚愛天真吾主翁  吾乃

濟顛和尚  南屏祖師  今奉

母旨  降來東土  恭入佛壇  參禮

慈母  執筆吐言  時逢午未  天盤選賢  助道同肩

沙盤飛鸞  方便應緣  識者參理  迷者攻評

明者自觀  惑者執相  天佛院記  其理亦然

借文載道  真理傳宣  覺世牖民  以慰諸天  哈哈止

三期白陽應天時    真宗普降救迷痴

五方神聖皆助道    三界仙佛化劫期

不爭門戶唯遵理    弗論是非悟真機

鬼神六通無不曉    只為無身建功基

到處找尋有緣者    望遇有修大慈悲

有緣雖然是不少    可是無修也難期

世人五通不知急    半迷半醒學愚痴

真正佳期良辰日    天開龍華白陽期

萬年寶道公開倡    迷者源源名利思

儒宗當運重人道    能把惡果化善時

末法人根輪迴歷    代代善惡皆有為

善多惡少乃有幸    方遇現今收圓期

人身也得中華土    真道普降隨明師

惡多善少則不幸    萬載冤業難清除

因果既多怨恨結    死死生生必報之

望悟解結一念在    積德建功消業機

一身債務此世了    無牽無罣赴瑤池

若還執著恩怨中    永墜輪迴不能移

雖是大道佈寰宇    可惜無緣亦雖居

真修真行合道志    一人超昇九祖依    哈哈止

世人皆渴望過幸福之生活,修道者亦希望步上幸福光明之大道。真正之幸福,不在於有形物質之佔有,乃依於無形心靈之感受(覺悟),即是剎那亦屬永恆。憾哉!世人不造福田而渴求幸福;修者冀得大道,卻自尋苦惱。是故人間變成苦海,幸福之境地何人可得?

仙佛慈懷,為度世人出苦得樂,邀福遠禍,無不以建設人間淨土,務令世人皆過幸福生活為本願。近來人間法盛,學佛修道者眾,成為時尚,蔚為風氣。然法興弊生,人眾則濫。故宗派每見鬩牆,真理且多訛傳,致合修者如入五里霧中。有盲修瞎煉誤入歧途者;有背離正道釀成不幸者;有家庭失和人道有虧者;有槓高自大傲慢凌人者;有門戶深築大道不通者;有真理不悟妄求形相者;有妄自尊大自稱人師者。凡此偏私之情不勝枚舉,令大乘心法懸絲欲斷,先天妙道落人非議,此皆障道之罪也。

「天佛院遊記」乙書,奉天承運應機而著,文雖淺白,內含真理,誠為修身悟道,感化世人之寶典。本書乃由天曹、地府、人間、九九紫陽關,天佛院等各司,奉旨分工合作著成,費盡神人之苦心。全書洩盡普度三曹收圓萬類之奧機,初見平常,久思成妙,千變萬化,能驚天地、動鬼神。闡明萬教「性」與「天道」,發明前聖未發之隱言,喚醒迷失佛子,頓悟昨非今是,以重整道盤,維繫正宗於不墜。本書有以直指人心頓入玄微;有以單刀直入掃蕩群魔;有以口誅筆伐維護正法,一片婆心流露無遺。願天下學道修道者,皆能細心參研而皈依正道,循書中之原則而修,保證登天有梯,成仙證佛可冀矣!  哈哈止

師尊:悟緣淨心,靈遊時辰已屆,鎮殿將軍請嚴護法壇,吾等出遊。

悟緣:叩見  師尊,晚安!今夜怎不見仙鶴來臨?

師尊:現在吾倆將往「紫陽關碧陽殿」訪遊,仙鶴另有任務,不能為我等之遊力,快上蓮台,吾倆上路了.........。

蓮台向西騰空而去,隱於雲霧之中,遄騰迅疾,頃刻之間飛逾千里。端坐蓮台瞰及凡壤,綠水青山,霧林樸森,碧水連天,流釀潺潺,貫通華胥嶺,穿山越水,景優獨秀,絕山川之勝景。美哉!堪稱世外桃源,  師尊隨興而歌。歌曰:

歌兮歌兮,歌歌歌,天事人事何其多?非吾佛仙起嚕囌,因人自孽結網羅,惹動上蒼降瘟痾。自作自受苦劫磨,佛聖仙真不忍過,降筆著書化世科。惟望惡賊變婆婆,神人合作璇筆戈。指訓人間善事和,迷津指破歸正訶。從此回頭離苦波,性命雙修圓沱沱,極樂多多坐金荷。

師尊歌罷,不覺已越「紫陽關口」,又逾「神陽殿」、「清陽殿」。俯瞰西南,渺茫之中建有宮殿,高聳霧中,頂蓋琉璃,光射烽煌。殿閣樓觀之旁,一排高屋白樓,約有數十間,出入之眾頗多,悟緣不明其故,請問因由.........。

師尊:此乃「碧陽殿」所轄,原人考證之所,今宵吾倆奉旨訪遊之地也......。

話畢,師尊緩緩降下蓮台,忽聞鐘鼓之聲齊鳴,前面殿內走出仙吏,排班迎接。

仙吏:  古佛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下官奉  祖師之命,前來歡迓。

師尊:諸位客氣了,今夜吾師徒奉旨前來打擾,還要勞煩多多賜教,悟緣!快拜見諸位仙吏。

悟緣:下生悟緣,拜見諸仙吏............。

於是眾人齊向「碧陽殿」而行,步不數武已至殿前,莊嚴殿闕,有若大廟。門楣上懸一金匾,書曰:

「碧陽殿」三大字,殿闈高聳,列立巨大石柱,上刻書一對長聯,書曰:

碧陽丹青正氣長存只在中和證

剛愎優柔矜躁偏急皆磨復性初

殿前清幽,兩面石壁彩畫鮮明,詩訶點輟,令人目不暇給,忽見一員仙吏,身著太極道衣,步出殿外,滿面和氣,作揖為禮。

仙吏:  祖師在內院有請,歡迎  古佛與悟緣修士人院稍息.........。

於是仙吏前導,悟緣隨  師尊之後入殿。只見闊綽殿皇,莊嚴華麗,眾執事仙吏見  師尊等入殿,皆起立相揖作禮。仰觀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氣貫長虹」四大金字,光輝四射。左右殿壁復懸掛許多詩詞,悟緣無暇讀誦,一同連進三道圓門。既至內院,見  祖師親自出迎。

師尊:  祖師久違了,今夜奉旨前來貴殿請教,盼請多予方便協助。

祖師:  古佛您老客謙了,請一同上座,令司禮員設筵呈上瓊漿仙果。

師尊:  祖師雅意敬謝了。悟緣!快快拜見  祖師。

悟緣:下生白陽修士悟緣叩見  祖師聖安。

祖師:哈哈!悟緣免禮,賜坐一邊。

師尊:今夜吾領悟緣遊訪貴殿,伏望  祖師垂訓,說明貴殿職司及關署情況,以刊載金篇為濟世之資也。

祖師:  余居「碧陽殿」中,掌管盤察修子進道功程,法號「天衛祖師」。本殿下設化氣、懲戒小關九室,專司懲罰修子在世習氣偏斜之用。不論皈依寺觀善堂,或「得道」及其他教門之人,在世雖能行功立德,代天理物。但若後天脾氣剛強暴躁,任性自是,才高氣旺,欺藐先賢,目無尊長者,或過於強橫,未能隨緣而變成攪擾同修之果者;或優柔寡斷,不能當機扼制歪偏,以致姑息養奸,敗壞正規者。皆送入「化氣關」接受矯正。

故凡在「化氣關」內受矯正之原靈,俱以在世犯乎小過者。矯正之期,三旬為定,監察專吏時時巡察之。見有剛強氣質化平者;矜躁偏急歸中者;優柔寡斷復正者;懦弱懼怕恢勇者,則稟奏吾祖,宥罪寬刑而過關,保至「丹陽殿」接受其他考證。或有在「化氣關」內接受矯正教育,三旬期滿而氣質尚是不改。則或延期再教育,或貶落「懲戒所」嚐受行刑之苦。總之,務必合其懺悔歸正而後已。

今逢天開文運,盡洩千古不傳之玄訣,庶民得聞修在火宅,以期明心見性,內外雙圓。然開泰普渡之期,能披荊斬棘,開荒傳道之士,往往偏重勤以弘化,廣度有緣,建功立德,而忽略習氣之修煉。一旦歸空,雖名掛天榜,地府抽丁,苦刑未能加諸其身。但其氣質未臻全真全聖之境,故上不能昇天,下得以避幽冥,因此方有本殿「化氣關」之設,以期將修子之後天習性清除,而合其果位也。

師尊:感謝  祖師詳細說明貴殿之職司,現在是否就前往參觀各關室之情況?

祖師:是也!吾令導引仙吏帶領,前往「化氣關」實地採訪。

仙吏:請  古佛與悟緣隨下官一同前行.........。

三人穿過幽雅亭園小徑,忽見眼前一棟白樓,正面懸一匾,書曰:

「碧陽殿化氣關」六大字,金光閃閃,其旁並有對聯書曰:

化濁反清見原來

氣暢中和證蓮台

關前有一仙官在彼恭候。

仙官:參見  古佛,歡迎與悟緣賢士蒞臨本關,下官在此恭候多時了。

悟緣:下生拜見仙官,今夜隨  師尊至貴關採訪實例,望祈仙官方便賜教,以資遊書勸化世人也。

仙官:貴師徒乃奉無極天命而來,本是代天宣化之聖事,下官自當遵旨助辦也。。請三位隨吾入關。

仙吏:此關所磨煉者,皆為在世罪過、習氣較輕之士,目的只在令其懺悔改過,不似地獄之重刑懲罪戒惡。故在此關接受教育者,個個在世都是三施兼行,功德滿滿之士,祇因一點習氣未能修圓,不能直昇各「洞天淨土」或「天佛院」,實是美中不足也。

悟緣:如此說來,世人欲修至全真證道,亦是非常困難之事了?

師尊:徒言差矣!修道、證道貴在乎天真流露,平常行事一切遵理,合於中和。只要不犯執理強橫,時能克己復禮,則是一個活佛全真之人。再說,上蒼不許尚存後天習性(剛愎自用,優柔寡斷、矜躁偏急......)者登上一塵不染之蓮台。有云:「心淨即佛土淨」,故欲登各「洞天淨土」或「天佛院」者,必先去其後天習氣。

仙官:  古佛所云甚是!恭請三位進入關內,實地採證,當可更加明白......。

話畢,四人魚貫進入「化氣關」內。

仙吏:請仙官提調幾名受磨煉之修士原靈,來此接受訪問,以資遊記。

仙官:當然,待吾提調五位原靈前來報告受磨緣由,以資勸化世人.........。

隨後仙官提調一位道長、一位僧侶、二位道親、一位善士前來。

仙吏:爾等聽言,此兩位乃  天然古佛及人間修士悟緣,今夜奉無極  母旨,著作「天佛院遊記」,特來採訪本關,快快向前請安,並請自述在世間修行之情形,及在此受教育之經過。

五位原靈:弟子參見  天然古佛及悟緣修士。

悟緣:下生拜見五位道長,敢問此位道長,觀您滿面佛光,慈眉善目,在世有修,卻為何被困在「化氣關」?

道士:咳!吾一生修行均是嚴以律己,辦道正氣,一絲不苟,代天宣理,廣度迷津,絕無貪著名利。只是吾之個性剛烈不阿,遇事主觀又固執己見。與人論事,往往得理不饒人,甚至暴跳如雷大聲指責。在吾認為乃在維護正法,從不知反省此種行為是否合乎中道?

只因在世辦道有功,又皈依鸞堂。歸空之後,經「三叉路口」前之「儒道釋候息室」,轉往「紫陽關」,順利通過「神陽殿」口、「清陽殿」口之考證,而後來到「碧陽殿」,沒料到卻被困在「化氣關」受磨煉。  天衛祖師訓示吾:「性情太過剛強,柔性不足,雖然一生功德甚多,也難入聖成真」。判吾在此懺悔三旬。

雖然此關並無刑罰,但若還生不服之心,即時全身好似被火焚燒一般痛苦;若是時存懺悔之念,則靈台清涼,通體舒泰,實是奧妙至極。

吾趁此機會奉勸在世辦道之人,切勿執理暴氣。必需時時克己復禮,滅卻心頭之火,磨掉剛愎之性,方不致來此「化氣關」受苦磨也。

悟緣:多謝道長將親身經歷全盤道出,下生祝福您早日離關證果。

請問這位滿面慈悲,道行高深之師父,為何亦在此受磨煉?

師父:阿彌陀佛!慚愧!慚愧!今日留在此關,實是汗顏無地。貧僧在世受佛法之薰陶,一向戒律精嚴,慈悲為懷。雖身在空門,但亦不離入世救苦,宣揚佛法不遺餘力。只因吾生性溫和近乎軟弱,有如世人所稱之「好好先生」,是故處世往往失去原則,善惡混淆不清,對於惡言惡行之處理,顯得懦弱無能。

歸空之後,順利通過各關口之考證,然後來到「化氣關」。  祖師訓示吾言:「爾柔性過多,剛性不足,優柔寡斷,難以成神證佛」,判吾在此懺悔。此開雖無受刑之苦,但若稍有優柔懦弱之心時,全身即似冰一樣寒冷。不過只要一提正氣,不懼萬難衝破邪偏之念,即時靈台溫暖,萬般舒服,真是不可思議。奉勸世上修道辦道之人,千萬勿屈服於強勢力之下,優柔軟弱,否則難免像吾一般,難以過關。

悟緣:感謝師父之金言玉語,您之年紀老邁,智慧已俱,短期間內必能出關,直登西方淨土也。

此位道貌岸然之前賢,您亦是道行高深之修士,為何也在此接受矯正磨煉?

前賢:咳咳!說起來實在慚愧,今日困在此關,亦是罪有應得。吾乃生長於貧家之獨子,自幼雙親視如心肝寶貝,拚命工作賺錢,讓吾得以享受溫飽,並受完大學教育。可是吾卻對目不讖丁之雙親,不知感恩反時加輕視。

後吾偶得人引導,拜求至道。因吾學識高,學習迅速,不久即擔任講師,自此吾一心為道努力奔走,開荒播種廣渡緣人不計其數。後又承前人之看重,領天命擔任點傳師位,渡眾濟世,前後共達二十年。

然而,吾潛意識內對雙親輕視之情,仍難以磨滅,認為兩老是不識字之粗人,有礙吾之面子。在人道上雖無違孝之行,但常在不知不覺中,做下使雙親難堪之事。

歸空之後,因無惡過,地府註消死籍,經「得道候息室」,並通過「紫陽關」之考證。本思從此得至「天佛院」中享萬八清福,不料  天衛祖師訓吾:「雖然度眾有功,可是矜性未改,又輕視父母雖未達不孝之程度,但過於愛面子乃修道者之大忌,判入「化氣關」懺悔三旬」。此時吾真是悔不當初,奉勸在世修士,勿過份愛面子而礙了靈性之純真,否則似吾一般悔之晚矣!

師尊:身為天道模範形

立定標竿天命生

中庸之道自然在

虛偽面子似心疔

徒兒不用怨艾,今日既知如此勸化世人,已是知恥近勇,相信「化氣關」亦非久居之地,必能通過考證也。

前賢:感謝  師尊慈悲訓示,愚徒一時迷昧,不能實心懺悔深藏潛意識內之矜氣,以致自食其果。

悟緣:此位師姊請了,觀汝頭頂善氣充盈,儀容端莊賢淑,料必亦是有修之人,因何留在此關?請道其詳,以資勸化之力。

師姊:悟緣師兄太過獎啦!吾在世身為天道道親,每日虔誠禮佛,時時聽聞聖訓,並常抽暇跟隨點師辦道。因吾之佛規禮節甚為純熟,故每被派為禮節訓練班的指導者。

吾在訓練其他師姊妹時,因為求好心切而要求甚嚴,對於不能跟上進度者,即認定為不專心學習之故,而予呵責嚴斥。在無形中傷害了無數師姊妹之自尊心,雖有其他道親建議吾不可如此,但吾始終自是其是,完全不採納善意之金言,對其他事務亦大都如此。

時間經過十多年,因吾認真辦道建立不少功德,歸空後歷經各關口之考證,然後來至此地,  天衛祖師翻閱「修道功程簿」,對吾言曰:「汝在世認真辦道,積功不少,兼且禮儀端莊,但往往求好心切而矯枉過正,犯了偏躁之氣。而且主觀太重,不肯接受別人建議,故還需留下接受懺悔教育,以候定奪」。

師尊:因才施教稟慈心

文武嚴寬應緣真

若執已見起偏躁

一入習性難證神

愛徒!汝不該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犯了不能容包萬物之禁忌,一味矯枉過正,方會陷在此「化氣關」也。吾期望世上修子,能體會萬法應緣,因材施教之心。辦道必要活活潑潑,方方便便,始能達到不偏、不急、不矜、不躁之中和境界。

悟緣:感謝師姊介紹修道之功程,此亦是一儆來人之好例也。

此位善士請了,觀爾一身潔淨,舉止慈善,怎會被拘此關?

善士:被拘此關實是令人臉紅。吾在世皈依鸞堂,接受  恩主教化。瞭解人生本是一場空夢,唯有善惡業報隨身,故趁有生之年極力行功施善。

吾因生意關係,每日忙於交際應酬,對於低心下氣,持齋唸經,打坐靜心之修持,並不十分注重。只利用交際關係,組成一個慈善團體,對於濟貧助困、公益事業總是不落人後。

只因疏於修養身口之故,遇有事情爭論,常會口無遮欄,不顧禮儀,狂言狂語,種種惡劣習性表露無遺。皆因吾只知行功為善,不知清口修身,習氣太重。  祖師判吾在此關內改習性、去毛病,至此吾澈悟成仙成佛不是只憑行善立功而證,必需確實修心養性,三業清淨,達於純潔之原來面目,始能證得。奉勸在世修士,勿只重行功行善,輕忽修心養性,否則縱然福田多多,而心性未圓,亦是難以通過此關之考證也。

悟緣:感謝善士肺腑之言,世人觀閱本遊書,必也會以您為鑑也。

仙吏:勞煩五位原靈共同參著遊書,爾等皆已發實心懺悔之志,以諸位之功德,若能通過各關口之考證,必有清福可享。

仙宮:是也!本關旨在合修士澈底知過必改,五位原靈之優良表現,吾必稟明  祖師,讓爾等早日離開本關。

仙吏:敢問  古佛,吾們是否接著再往本殿口之「懲戒室」遊訪?

師尊:時間無多,不必了。「懲戒室」內之人,皆是在「化氣關」不肯認錯改過,被貶前往接受懲罰者。目的亦是在令其藉室內之設施,澈底清除後天之習性,以便前去各「洞天淨土」,或「天佛院」安位也。

悟緣:弟子對於慘不忍睹之懲罰情形,已有一次參觀經驗。敢間仙官,若是在「懲戒所」受刑三旬之後,猶不肯認錯改過者,不知如何處置?

仙官:不得已只好令導引仙吏帶至地府,再次判刑定奪。

悟緣:哀哉!如此......如此豈不太冤枉了!

師尊:修士得逢至道,即應修心養性,行功立德,借假修真。如此在世即是真人,歸空之後定能證真。否則以歷劫修來之大好佛緣,最後竟然被打入地獄受苦,豈不前功盡棄?所謂:人身難得,中土難生,正法難聞,明師難遇之四難,修子既已皆得,能不臨淵履薄,珍之惜之乎?

今宵時辰已晚,感謝導引仙吏及仙官之臂助,吾等就此告辭,有煩導引仙吏代吾等,向  祖師敬致謝意。

悟緣:下生拜別仙官、仙吏!

仙官仙吏:恭送  古佛與悟緣修士!

師尊:悟緣上蓮台......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感謝鎮殿將軍護守法壇,吾回天繳旨去也!

 
第十回  丹陽全憑規戒清  臨淵履薄放心行

西方淨土自心修    湖映五嶽泛慈舟

瘋狂駕駛不遵矩    僧人自穩性海遊  吾乃

西湖瘋僧  爾師天然  今奉

母旨  來降東土  步入佛壇  恭參

天母  再面徒賢  天時已急  宣化速焉  莫執己見

快快向前  找尋有緣  示之因果  勸伊修仙

浮幻人世  名利熬煎  趁早向道  學那荷蓮

一塵不染  清香無顛  證個原來  快樂綿綿  哈哈

道降庶民應三期    寶島蓬萊立仙基

門戶散沙將結合    靈台心法人人依

世事如夢真理藏    執著名利怪罪疑

自古治亂本定數    人列三才俱良知

正人君子無虛偽    遷善絕惡最稱奇

克己耐勞悟天理    代天宣化度人歸

儘管風雨遮日月    法船依然憑道馳

真理本來最平實    聖業更在平凡焉

三天大事一心辦    各個皆抱衝天志

識時達務知進退    取捨一念良心知

莫因自是離中道    歸根認祖一真理

心眼睜亮慧燈耀    盲修自埋最可悲

堅恆忠誠貫始終    立願了願應緣機

順天行道決無錯    同助天盤發光輝  哈哈

歷汰分玉石,純青陶火煉。磨盡阿僧劫,切磋步仙群。前因後果應,因果算平均。良莠分乾坤,善惡隔雲泥。見性貴點一,修身絕冥君。積善勿執德,閒心九九吞。道失忠孝義,三關受熬焚。天堂地獄徑,只在方寸分。或為餓鬼道,抑昇坐佛門。善惡天淵別,苦樂兩途奔。關關甄褒貶,磨煉各紛紛,補修尚可兮,懲罰不忍淪。輕重等不一,將過抵功勛。抑為不受忍,罰責斤抵斤。抑或過太甚,落獄會閻君。總之修道者,切莫爭分文。仙佛慈悲喻,凡俗當遵循。聊作二三語,賦之作遊聞。  哈哈止

師尊:前九回之遊記,已編著成上冊廣佈人寰,造成極大震撼。一時洛陽紙貴,供不應求,勸回不少佛子認理皈真同心向道,此皆為  皇天慈恩所賜。希望愛徒再接再勵,抖擻精神,神人合一,將「天佛院遊記」如期著成,普頒天下,蕩魔扶正,維護正法,以期道盤妖氛早靖也。

悟緣:愚徒謹遵  師訓!感謝  師尊慈悲,成全弟子有此機緣擔當聖職。更感恩  皇母賜下此條大光明之金線,甚盼有緣逢遇此書者,能珍惜得來不易之佛緣,用心參悟,一遍、兩遍乃至無數遍,自見其妙矣!

師尊:本書乃是曠古難逢,非時不降,非緣不遇之修道寶鑑。凡我白陽賢徒,務必盡力廣為流通、傳佈、講說。並以書中之真理,做為修道指針,見賢思齊,見不賢引以自誡。且能以身作則,立定標竿,做人間苦海之燈塔,以引迷航原人,循理皆歸淨土也。

悟緣:  師尊一片苦口婆心,凡有血性良知者,聞之而無動於衷者鮮矣!

師尊:天時已急,白陽賢徒莫再蹉跎寶貴光陰,應把握此良辰為大道貢獻一切心力,立願了願,同助天盤,來日師徒會面靈山,共慶團圓,斯為大樂也。

悟緣:在上冊中吾們只遊了「紫陽關」之三口(神陽殿、清陽殿、碧陽殿),今夜  師尊要帶弟子往何處繼續遊訪?

師尊:今夜要前往「和陽關」之「丹陽殿」遊訪,現在時刻不早,鎮殿元帥請嚴護法壇,悟緣速速淨心,隨師上蓮,吾們出發吧......。

言畢,只覺蓮台向西疾飛而去,玉兔隱約於薄雲之中,天際星稀,罔見一物。沉沉默默,唯聞嗖嗖風聲。剎那間,蓮台飛越「紫陽關」,朦矓之中,浮現古殿聳立之影。  師尊緩緩降下蓮台,但見五、六位吏員迎向前來,對  師尊作禮......。

仙吏:小吏等奉  「天輔祖師」之命,特來迎迓,「丹陽殿」距此不遠,恭請佛駕光臨。

師尊:諸位免禮!  祖師盛意真不敢當,有勞領路。

悟緣:悟緣拜見諸位仙吏,今夜隨  師前來貴殿拜訪,還望多多指導。

仙吏:不用客氣,請隨吾等入關......。

    於是仙吏前導,未經半刻眾人已到關前,關門高聳,四圍儼若堡壘,關門上書曰:

「和陽關」三大字,氣勢磅薄,關門兩旁刻一對聯,書曰:

褒貶兩端天地逮

降升相對聖凡分

仙吏前導一同進入關內,瞻之左右,關門寬廣,衢通南北,前面路旁建有無數樓閣,旁立棟棟平屋,微光透窗而出。往來之眾頗多,俱是貌慈有道之士。悟緣隨師且行且觀,行不半裡,眼前突現一宮殿,殿宇巍峨聳立飛雲,雕樑畫棟,美侖美奐,正門上面高懸一匾,書曰:

「丹陽殿」三大字,金碧輝煌,左右柱上有幾對長聯,以草書寫就,龍飛鳳舞,蒼勁有力。悟緣正欲駐足觀覽,忽見  天輔祖師親出殿前,與  師尊相互見禮,並肩進入殿內,連經三門直趨內閣。  祖師命司禮員設筵款待......。

師尊:公忙之中前來相擾,又蒙治筵相待,真是不敢當。

祖師:禮數不週,素肴野果實在不成敬意。鑑今收圓日切,千佛萬祖為此晨昏忙祿,救劫度眾。今宵喜聞  古佛師徒奉天命前來本殿採訪實例,吾亦可為遊書稍盡棉薄也。

悟緣:人間修士悟緣叩見  祖師!

祖師:哈哈!免禮!免禮!果然是明師出高徒,此子根器確是不凡,難怪受  古佛垂青保舉,引靈著作遊記。

悟緣:多謝  祖師誇獎!還請祖師多多開示。

師尊:就請  祖師將貴殿職司略為介紹,以明世人。

祖師:本殿之專司在於問清「修道規戒」。

凡三界之原靈,欲歸「洞天淨土」,個個需經三關九殿之考核無訛,而後始得歸之也。

原靈先經首關「紫陽關」之第一殿「神陽殿」,盤查姓名,定籍,對證因果。通過後則至第二殿「清陽殿」考問天命  明師,對證引保無訛,再至第三殿「碧陽殿」盤查進道功程,然後才送到本殿(和陽關丹陽殿)考核規戒。本殿設有三十六員巡察仙吏,六十四員督導專吏,八員鑑察真君。復設有九個「飛蟲了凡小關室」,及各一間「磨心自新室」與「懺悔室」,收容違規犯戒之原靈,施以懲罰或懺悔教育。此外又置八間紅樓,專以歡迎在世守規遵戒,深具功德之原靈安慰,名曰「褒善閣」。

悟緣:敢問  祖師,來到貴殿之原靈,如何方能通過考核?

祖師:善哉!此問。在世無論皈依任何教門之修士,均有其必需遵循之規戒,雖然各教門戒條不盡相同,但歸納之不外三點:心清、身清、行清。

三者皆清,方可通過本殿之考核。倘或三清不全,即難以通過本殿。犯規戒情節輕者,判入本殿之「懺悔室」懺悔;犯規戒情節重大者,則判入「懲罰所」接受刑罰。

悟緣:懇請  祖師再詳示心、身、行三清不全之義!

祖師:(一)所謂「心不清」者,口齋心不齋者是也。

心中匿藏貪、嗔、痴之邪妄,不符中道思想。或偏激消極,狂熱衝動,迷痴執著,對待分別者,皆屬之也。

附帶說明:口齋非專指茹素而言。如花言巧語、搬是弄非,以訛傳訛,天機惑眾、惡言傷人、綺言騙人。或抽煙、飲酒、嚼食檳榔,皆屬口不齋之行為,若是心齋口不齋,會陷「身」入於不清之境。是故心清者,乃指口齋心亦齋也。

(二)所謂「身不清」者,乃指舉止非禮,足涉不正當場所,身行離道之事。

如不淨身焚香禮佛;或衣冠不整、赤身擅入寺觀廟堂、佛壇;或神聖臨壇時,嘻笑喧譁、走動亂禮者;或乾坤混淆,破壞聖地之莊嚴;或焚香叩首,拍墊邪眼,流於形式者,皆屬之也。

(三)所謂「行不清」者,乃指呵風罵雨,怨天尤人、慢待尊長、污染江河,露恥日月,藉善騙財、設計陷人、驕侈荒淫、偷盜搶奪、妄用功德金等一切違背道德之行為皆屬之也。

悟緣:感謝  祖師詳示,世人聞之,能不慎乎......。

忽見傳遞吏員進入內閣稟事......。

吏員:啟稟  殿主,今有「紫陽關」導引專吏,引領二十餘名原靈來殿考核,請定奪。

祖師:傳令準備!請  古佛與悟緣隨吾至正殿採訪......。

言畢,與  師尊、悟緣三人離開內閣,同至「丹陽正殿」,升殿對案。不多時導引專吏率領原靈進殿,行至案前一齊跪地.........。

眾靈:叩見  祖師!師尊!

祖師:諸位免禮,今爾等轉至本殿考核規戒是否修清,本殿明鏡高懸,是功是過,或賞或罰,清清楚楚毫無私情。

鑑察真君,請即刻開始吧!

真君:遵命!各位原靈上前接受考核時,請報告在世姓名,皈依何門?並敘述遵規守戒實情,若是實言,自有定奪,頑冥欺瞞者,罪加一等。

現在第一位原靈,請上前接受考核......。

靈甲:啟稟  祖師!下生吳○○。在世皈依道教「五府王爺」,受王爺之教化,因王爺之顯聖靈感,醫好吾遍尋名醫罔效,纏綿三年之病。令吾在感激之餘,發心效勞王爺濟世。復蒙王爺收為「契子」,因此吾奉獻一切時間力量服務廟堂,對於神明虔誠禮拜。又能推行慈善救苦,故也積了些許功德,歸空後通過「紫陽關」三殿口之考證,來到此殿,以上是吾在世之實情。

祖師:鑑察真君請對證簿冊,吳生所說是否屬實?

真君:啟稟  殿主!根據簿冊所載,吳生所說是實,是一位虔誠敬神之人,秉性良善又能修養心性、待人以禮,可謂是真修實煉之士。唯一缺點是其所皈依之教門,乃是以濟世為重之王爺廟,未曾注重茹素持齋,此點還請定奪。

祖師:嗯......吳生在世能盡心向道,真是難得,只因所皈依之教門,未能教導爾持齋茹素之理,吾亦不多加怪罪,但爾未能符合「身清」之條件,判在「懺悔室」接受懺悔教育一旬,待爾此身澈底清淨,再送爾至「褒善閣」以候移送「景陽殿」。

靈甲:叩謝  祖師!吾在世常因「犒軍」祭拜五營兵將,需用三牲五禮以示敬意,不知此乃不合規戒之事。

祖師:希望世人勿一味盲從風俗,敬神拜佛千萬不可殺生害命,如此不但造下殺業,而且以血食敬拜仙佛,是大不敬之事,仙佛慈悲豈有接受之理?若改以清香、素果、鮮花、清菜加上一片誠心,自然可以感召神佛庇佑眷顧。

否則犯了規戒、造下殺業而不自知,豈不冤哉枉也?

真君:請吳生隨導引仙吏前往「懺悔室」,以淨化未盡全清之身業.........。

第二位原靈請上前接受考核。

靈乙:弟子叩見  祖師,吾在世皈依鸞堂,姓蔡名○○,此生受  恩主公之教化,究明五教原來同根,萬法本來平等之理。平時除了參鸞效聖以外,經常抽出時間參加地方公益事業,服務社會人群。日常待人接物皆遵聖訓,謙和有禮,信義不離。

吾入鸞三年後,發願終身茹素。每逢  恩主聖誕舉辦法會之時,必參加放生、祈禱之聖事。如此經過十多年心安理得快樂之生活,無疾而終。以上乃是弟子在世修道之經過,請  祖師鑑核。

祖師:鑑察真君!蔡生之言是否屬實?

真君:啟稟  殿主!簿籍所載內容,與蔡生之言大致相符。但蔡生在世常因心境無明之關係,週不如意事,輒出怨天尤人之言,此項缺點還請  殿主審核。

祖師:善哉!蔡生不愧是  恩主公之好門徒,奉道至誠又茹素、戒殺、放生、行功立德,亦是真修實煉者也。惜不能體悟因果教育之深義,時時怨天尤人,此乃心、口之不清也。吾判爾在「磨心自新室」反省一旬,望能澈悟實知因果循環乃是自作自受,並非上天之不公。

師尊:  祖師開示之理,乃一般人最易犯者!俗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是以動心忍性,益增其所不能」。

人有時處在不如意之環境中,心情難免煩躁、消極、悲傷。但切不可亂發脾氣、怨天尤人;而應任勞任怨,不變道志,保持心情之平穩。對於自作自受之逆考,更應發揮毅力勇氣加以克服,如是方能達到琢玉鍊鋼之效果。

真君:善哉!  古佛苦口婆心應機勸化世人,希望世人皆能善體天心,方不負  古佛之苦心也。

蔡生請隨導引仙吏至「磨心自新室」吧.........。

第三位原靈,請上前接受考核。

靈丙:弟子林○○叩見  祖師,吾在世乃是皈依天道之白陽門徒,受明師點化得明正道,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平時除焚香禮佛,參加各種研究班外,更常跟隨點師開荒佈化。待人處世低心下氣,彬彬有禮和藹誠懇。遇有行功機會,吾亦能量力而為,如此進道不懈,終生茹素,雖然未能達到明心見性之悟境,但自問是一個腳踏實地之修道者,以上報告請  祖師鑑核。

真君:啟稟  殿主!林生所說與簿籍紀錄符合,唯林生在世犯了極大錯誤,心中認為天道佛規禮節,才是最高級、最標準之宗教儀式,以致對於其他教門禮節不肖一顧。

又其住宅邊有武乩救世,彼每每見之雖無譭謗之言,不過心中鄙夷之意現於形色。

再者,常認為「合同」只能拜「無極」之神,如用以拜「氣天」之神,則「氣天」之神會消受不起。

以上數點錯誤觀念,請  殿主裁奪。

祖師:恭禧林生三世有修,今生得逢明師正道。查爾亦是真修之士,奈因爾之心性不能容納同是隨緣度化之其他教門。此乃未能領悟萬法平等,只在真心引入,慈悲方便之義諦,是以犯了自我門戶之執著與槓高。雖未造下口業與身業,可是心未能清,判爾前往「磨心自新室」接受教育為期二旬。望爾好好體悟,並澈底剷除潛意識內之執著。

世上武乩與紅陽時期之宗教儀式,雖然形式上或與白陽法門有所差別,但其因材施教,應緣度化之功能同樣重要,亦不可輕視。

這就如同學校教育雖有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之分,但其教育意義皆是一樣,豈能以大學而輕視小學乎?望修子能領會此中原由,不要犯了唯我獨尊,輕視他教之毛病。

師尊:大眼明察秋毫,連潛意識都洞察入微,不漏絲毫,望世人起心動念都要稟持真理,久久自然心清。修道在乎真修,真修在乎遵循真理,而真理乃是建立在圓滿、平等、至善、至真、至美之上。修子依此而平心境,自然在麈而不染塵也。

真君:林生請隨導引仙吏前往「磨心自新室」吧!

第四位原靈請上前接受考核。

靈丁:弟子黃○○叩見  祖師,吾在世亦是皈依應運之白陽法門,領悟人生實相,抱道不退,並開設家庭佛堂,廣度緣人不遺餘力。而且注重佛堂之莊嚴潔淨,每日必定打掃一番。在佛堂之旁,吾闢一間講堂,定期請講師來開班傳道,並經常開辦禮節、三寶等研究班。

對於本身之修持,吾律己甚嚴,待人以寬。恭敬前賢,提攜後學,全家茹素,三施勤行,不貪不取,守身如玉,一生行事皆遵照聖賢教育,不敢稍忽,以上在世修道大致情形,恭請  祖師定奪!

祖師:鑑察真君!簿冊所載,是否與黃生之言相符?

真君:啟稟  殿主!黃生之言句句屬實!

祖師:善哉!善哉!黃生在世遵規守戒,堪為世人模範,可敬可佩!命導引仙吏直接迎至「褒善閤」休憩,再前往「景陽殿」接受考證可也!

真君:請黃生隨導引仙吏前往。

第五位原靈,請上前接受考核。

靈戊:弟子劉○○叩見  祖師,吾在世亦是皈依天道,經過明師指點明路。因吾學歷商,口才敏銳,蒙前輩之成全,參加講師訓練班,並努力鑽研五教經典,最後成為一位成功之講師。

吾一生不論風雨、遠近到處傳佈真理,而且自己更是以身作則,成全不少道親去惡向善,認理皈真,開設許多佛堂。

因吾身為講師,故日常總是循規踏矩,不敢疏忽規戒,以上在世情形簡單報告.........。

真君:啟稟  殿主!劉生之言與簿冊記載皆符,乃為一不可多得之代天宣化人才,但其只注重其講師之任務,故每在點道或仙佛臨壇開沙批訓時,認為不關己事而閒散壇邊,與其他道親閒聊或論道,完全忽略職責外之規戒,此點還請  殿主裁斷。

祖師:善哉!天地無言,惟賴人語。劉生代天宣化,立功立言令人敬佩。爾之聖職雖無虧缺,但於職外之規戒則非存心之疏忽,故吾不懲罰爾,判在「懺悔室」中懺悔二旬,再候定奪。

真君:劉生請隨導引仙吏前往吧!

師尊:今夜承蒙  貴殿參著遊書,實例條條直指人心,可謂針針見血,令人驚心。時間已然無多,請  祖師允許吾倆師徒先行告退,繼續往「丹陽懲戒所」遊訪!

祖師:既是如此,吾命導引仙吏引貴師徒前去。

仙吏:請  古佛與悟緣隨小吏出殿......。

三人快速而行直趨「懲戒所」頃刻間來到一巨屋,屋前豎立石碑,書曰:

「丹陽懲戒所」五大字,三人一同入室,忽聞慘號之聲,傳自左旁之室,聲聲貫耳。

仙吏:此慘號之聲乃罪犯受懲戒之呻吟哀號也,吾領二位至左室觀之便可明瞭.........。

於是三人向左室而行,既到室前,見門旁懸掛一木匾,書曰:

「飛蟲了凡小關室」七大字。悟緣就近窗下探望室內,群眾混雜,大多數均是衣衫襤褸,赤足披髮,亦有掩面痛哭者,慘慘然然,不禁汗毛直豎。

室內尚稱寬敞,分隔有數十間小囚牢,以鐵絲相互圍隔,牢窄陰暗,坐臥不便。每一罪犯各據一小牢,內有無數毒蜂叮咬罪犯身軀,有些罪犯被毒蜂叮咬,遍身膿包,慘號之聲聞之令人鼻酸。

仙吏:凡判在此室之魂,皆是不守規戒,或藉行善沽名釣譽、妄用功德金、目無尊長、藐視前人、欺師滅祖、偏談是非、自傲槓高、逞強好辯、反道敗德之輩也。隨其犯過之輕重而分別毒蜂數量之多寡,罪犯如能真心悔過,則毒蜂自然減少直至不再叮咬;若猶冥頑不改,則毒蜂亦隨之增多也。

師尊:成仙做佛本由人    犯過受罰亦由身

天淵之別在何處    遵規守戒修煉真

修道之人最重遵守規戒,無心之過尚可懺悔遷正;若是明知故犯,則天律森嚴,懲罰在所難免。今夜遊訪「丹陽殿」,採訪無數可貴之實例,希望世上修子閱之有所警惕也。現時刻已晚,還請仙吏代吾師徒向  祖師敬致謝意,吾等就此告辭!

悟緣:弟子拜別仙吏!

仙吏:恭送  古佛師徒!

師尊:悟緣速上蓮台,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鎮殿元帥隨吾回天。

 
第十一回  景陽三千八百果  字裡乾坤如來身

靈山塔中有真人    隱微妙玄現法身

濟眾指迷皆證覺    顛象實藏活佛根  吾本

南屏濟顛  天然爾師  今奉

母旨  降至蓬萊  飄下雲端  恭上法壇  先參

母駕  諸契安好  又逢聖會  特來聖地  演著金篇

三才合心  不可稍偏  天意精微  一一傳宣  哈哈

緣得無上法    修真勤悟參

玄通天地谷    存養抱一元

四相勿痴執    明道一指禪

清閒樂自在    一日小神仙

見性明心正    照澈空萬緣

纖塵身不染    始得性明圓

功德俱無量    穀神透牝玄

修身在明德    親民達至善

萬斧琢不碎    磨煉鍛金丹

金剛不壞體    口訣化清蓮

一動與一靜    周極環無邊

萬脈運朝一    切磋過重關

日月精英萃    經緯串坤乾

其中隱諦在    用之永綿綿

妙在真玄關    光耀照靈山

我家無影地    逍遙樂無邊

八卦藏在玆    四相兩儀連

元來一氣化    咸歸無極圓  咳咳

自古以來修道者眾,成仙證佛者稀,何故?皆因未逢真道而功不精也。昔之修者每屬苦修苦練,拋家捨業、斬斷情慾、自修自悟,或千里訪師、萬里求訣,艱苦備嚐。必待功德俱足,至誠引感  上蒼,暗差仙佛指點方能遂志。

今白陽應運,大開普度之門,  彌勒大願廣被三曹,拯殘收圓,合有緣佛子皆登天榜。俗云:「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白陽弟子正應此言,實乃三生有幸趕上佳緣也。

可惜一般凡夫常患「得之容易,不知珍惜」之通病,只見外在形相而不深究內涵。求道後開始雖能在佛壇誠心學道,但經過一段時日後,只是一知半解便以為修道不過如此而已,從此不再進道。有者受不住諸般考煉,日久意懶心灰,無形之中自然淘汰於道外。

修道原在真功實善,不在外表虛名;在腳踏實地,不在浮誇清談,故形相外在非真修者所應執著。上乘無為妙道不假外求,而在能迴光返照,多多觀省自心顯隱之變化是否合理也。有云:「行遠自遐邇,登高必自卑。」實乃修道至貴之箴言也。

昔今修子之成敗,其理並無二致,果能誠恆不變道志,任勞任怨,真參實證,則不難道成天上名芳萬世。若是假道求名,徒混度日,遇事生心,功課不專,稍歷天考人驗,便生退悔之心,結果遺恨千古,輪迴難脫也。故修道若無實在之「成績」,豈有果位之「文憑」?修子當在平時「功課」認真,力求進步,務必使各科平均發展,樣樣及格,否則易入偏斜,乃至自誤毀人矣!

品格乃修士之首要功程,天道本無形象,以人顯像。修道者若人格高尚,必獲大眾之尊敬與認同。修士能認識己身即道之代表,個人之良莠,會直接、間接影響「道」之形象。若每個人皆能確實改毛病、去脾氣,謙恭和藹,低心下氣,孝順父母,忠愛國家,友悌兄弟,信義交友,貧無諂媚,富不驕凌,培養出高尚之人格情操,必使人人敬佩而引為模範,則度人勸世定獲如意。

功德為成聖成賢之要件,有云:「天上無弗功德之神,人間無不忠孝之聖。」古今聖賢皆以利人立德為事,德立則冤孽可消。業債不清,必召魔考。故曰:「苟無至德,至道不凝焉。」修道之人豈可只求獨善其身,而不兼善天下?故三施勤行,積沙成塔,何患功德之不圓滿?

火候是養性之主要工夫,倘若品格佳、功德多,然而缺欠火候,則遇事易於半途而廢。蓋火候不足則定力必亦不足,往往經不起考驗。例如:受人譭謗即生嗔心;受名利引誘即生貪心;受凡業纏煩即生怠心......。歷種種境即生種種心,漸漸為境所牽引而離正道,竟至前功盡棄,實為可嘆!

今大道降傳火宅,庶民人人可聞至道,實乃天大良機。吾不忍修士見道棄道,一再耳提面命:自度度人,廣度有緣皆行正道。並誠禱  皇天庇佑修士道心光明堅固,則普度有望,收圓可期矣!

靈遊時刻已至,煩勞鎮殿將軍嚴護法壇!

悟緣靜心,準備隨  師出發。

悟緣:叩問  師尊,今夜不知前去何處繼續遊訪?

師尊:今夜將遊「和陽關」之「景陽殿」與「王陽殿」,時間緊湊。速閉心眼,隨  師上雲車,起......。

「景陽殿」已到,悟緣可開心眼也。

悟緣:前面有一殿宇,華麗兀聳,赫赫儼若「丹陽殿」之景觀,殿前高懸一匾,書曰:

「景陽殿」三大字,奪目燦爛,左右一對長聯,書曰:

審無不正重刑憚改貶丟孽海難逃法網

問豈越公拔出回頭錄取功庭休屈律規

師尊:值日靈官已在殿前相候,悟緣隨吾進前見禮!

靈官:拜見  天然古佛聖安!歡迎率同人間修士悟緣奉旨前來,  祖師早已在內恭候。

悟緣:拜見靈官!

靈官:不用多禮,就請隨吾入內......。

貢畢,三人連過三道圓門直抵內閣,  天離祖師已迎出閣前。

祖師:今宵喜見  古佛與令徒祥光駕臨,真是蓬壁生輝,快快請進,命司禮員奉上仙茗......。

言罷,一同入閣,步上玉階,位讓賓主。

師尊:  祖師雅誼在此先謝,為著遊記多有冒擾,還請各多包涵!悟緣,快快過來見禮。

悟緣:弟子叩見  祖師聖安!盼請  祖師慈悲賜教。

祖師:免禮!免禮!快快請起。

今之世態顛倒,人心丕敗。捨道德、背信義者比比皆是。  無極皇母念慟九六原靈逐物忘本,特頒旨著作天佛院遊記,實是應時、應運、應地、應人,對於糾正道盤邪氣,復古仁風,化轉人心,大大有益也。

著作遊記任重如泰山,非比他書之易,所幸  古佛獨俱慧眼,力薦慈子悟緣擔負斯任,真是最佳人選也。此書關係白陽道運鉅大,希望悟緣盡心盡力,隨令師廣為蒐集三界實況及大道真理,以為法輪慧光。

悟緣:  祖師關愛垂賜金言玉語,令弟子銘感五內,此後當更加努力,以不負  祖師之股殷厚望!

師尊:請  祖師將  貴殿真相略為說明,以便採訪錄於遊記之中。

祖師:本殿(景陽殿)專司原靈在世修道功程之「外功」細問。

所轄設有九室「寒冰小關」,及「懺侮室」一所,另有一紅樓名「迎善閣」,專以歡迎安置在世行功立德,外功圓滿之原靈休憩。

在世若犯了匿道不現、虛心假意、沽名釣譽、爭功奪果、著相佈施、外功不行、阻人行功......者,則視情節、輕重,判入「懺悔室」施以教育,或判入「寒冰小關」接受懲戒。

大道苟無至德不凝,修子若只顧獨善其身寸功不立,或三施勤行卻斤斤計較,執功著德,不明大道實無可得之無相佈施意義者,皆難通過本關考核,必須再施以教育。

師尊:感謝  祖師之詳示,今夜吾們奉旨訪遊  貴殿與「王陽殿」,時間不多,擬直接往「寒冰小關」參訪實例,請  祖師賜予方便。

祖師:既然如此,派導引仙吏引導  貴師徒前往吧......。

言下,  師尊、悟緣拜別  祖師,隨仙吏步出內閣,向東南而行,行不多遠遇一圍牆,燈光隱約外洩,號哭之聲清晰可聞,令人悽惻之情油然而生,牆垣懸一橫匾,書曰:

「塞冰小關」四大字,門旁另書聯句,曰:

刑懲有別或輕或重

戒律森嚴自作自修

三人進入關內,與守關之吏員彼此敘禮。

師尊:請提調幾位原靈接受採訪,以資實錄警世......。

於是,吏員在埋於寒冰之原靈中,提調出三魂,但見個個面無血色,渾身僵硬,吏員在其口中一一灌下「法水」,使其「解凍」,初則個個直打哆嗦,漸漸便逐步復原。

吏員:眾靈請聽著!令師  天然古佛與悟緣奉旨著作天佛院遊記,來此採訪,有問必答不得隱瞞。

眾靈:叩見  師尊與悟緣道親!

師尊:請起!悟緣可開始採訪矣。

悟緣:這位老道親請了,觀爾外表慈眉善目,年高有修,為何判在關內受懲誡呢?

老翁:唉!吾有幸在世承蒙  師尊指點明路,今天竟然在這種狼狽之情況下與  師尊重逢,實是悲憾交加,慚愧萬分。

師尊:賢徒不用哀傷,南本是領受天命之點傳師,在世不辱師命,四處開荒傳道,成全無數佛子登上白陽法船,外功充足理當通過本殿考核,為何反被判在「塞冰小關」內受懲戒,爾知否?

老翁:弟子本來以為憑一生之修持,為大道一片丹心,必定直升天佛院安位,殊不知歸空之時只見當地福神前來接引,並言:吾雖在世真修實參,辦道有功,但亦犯有過錯,故被接引至各關口接受考證。

待至本殿對證簿冊後,方知弟子在世辦道,硬性規定功德費之金額,若是金額不足或無繳交者,皆不得求道,耽誤了眾多佛子聞道之機緣,經  祖師判入「懺侮室」三旬。

但弟子仍認為此乃佛規所訂,絲毫無懺侮之心。三旬期滿,  祖師見弟子全無悔過之意,故再判入此關懲戒,每日寒氣刺骨、肌膚欲裂,痛苦已極。

師尊:由此可見爾尚不明大道慈悲應緣,普度蒼生之理,雖然外功充足,但也大大違反辦道原則而不自知矣!

求道之機緣,乃在歷世因果與求道時之誠心,功德費之多寡、有無並非絕對條件,吾期望諸徒不要死執佛規,而不知活潑應事。  上天賦予世人相同之時間,每天二十四小時,同樣之空氣、陽光,並不因貧富善惡而有差別,為何世人反而不能傚法天心之慈悲、公正、應緣?希望諸徒用「心」參悟!

老翁:叩謝  師尊慈悲開示,弟子如今已知錯誤所在,真是罪該萬死,因弟子之過失,造成世人之誤解,妨礙道務發展莫此為甚,在此受懲戒亦是罪有應得。

悟緣:子曰:「知過必改,善莫大焉。」此位點傳師智慧高超,聞過則喜。爾之實例,必能喚醒在世辦道之良賢,消除錯誤觀念,以利道盤之整頓也...。

此位坤道道親請了,可否亦將汝來此接受懲誡緣由訴出,以便登載於遊記之中儆醒世人?

婦魂:吾在世為一壇之主,善盡本分為大道犧牲奉獻,行功立德從不後人,廣度有緣積下許多功德,  祖師亦曾當面嘉許吾之貢獻。

只因吾誤聽前人之交待,對於身家不清白者、操賤業者、肢體不全者,會犯        罪服刑者、殺生為業者。不但不施予同情、憐憫、鼓勵引導,使其去惡從善皈依正道;反而加以排斥,一概不准求道。實在有失平等、慈悲之心,吾之功德亦因之含疵,故  祖師判吾在「懺悔室」懺悔三旬。

然而吾始終認為一切遵照前人指示,不承認錯誤。三旬期滿,  祖師見吾並無悔改之意,再判至此關懲誠,至今一旬,每日亦是寒氣穿心刺骨,苦不堪言,此時吾已知錯矣!懇求  師尊宥罪解救!

師尊:賢徒!汝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身為修道辦道之人,應以慈悲為懷、方便為門,平等引導,因材施教,豈可如此固執不通?

玄天上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故事,即是最好之說明。無論人品、身世、職業如何低下,只要是有心向善修道之人,上天那有不歡迎,反而拒絕之理。

辦道所注重者,乃是活潑運用真理,否則往往會固執不通,矯枉過正而產生不良後果;修道所注重者,乃是依循真理,非是依於某人、某地,否則為人所誤尚不自知。

吾盼此例能點醒世人,辦道勿辦「死道」,在上者千萬不可自誤誤人,在下者也不可盲目服從,無意中自召罪愆。任何事情皆需以理智判斷,合理印行,悖理即止,毋再因循苟且也!

婦魂:叩謝  師尊諄諄訓示,弟子現已完全瞭解過去之錯誤了!

悟緣:恭禧這位壇主道親,掃盡靈台雲霧,相信以爾現在之心境,短期內必能前往天佛院安位也。

此位道親,觀爾頭上道氣煥彩,必是一位有修之人,為何在此受懲罰?道親!唉!說來話長,被判在此關受刑已歷二旬,今日見  師尊到此,心裡真是難過萬分!吾在世擔任講師,傳道宣理,孜孜誨人,勸化許多迷子覺醒進道,積功纍纍。唯一美中不足者,吾此生犯極大之觀唸錯誤,認為白陽法門才是至高無上,應時應運之救世法船,而對於其他教門及紅陽仙佛,皆認為過時而放在次等地位。

由此吾每每在講道之時,無意中灌輸此種錯誤思想,而影響無知之道親亦俱此思想,造成種種爭執事端,俗語說:「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皆因吾之分別心、執著心、不平等心,阻礙了許多道親之進道,真是罪大惡極,監察真君對證簿冊時言:所幸吾之外功極多,否則早貶落地獄矣!

悟緣:世上傳佈真理之講師,真應該引以為鑑,謹言慎行方不致害己又害人也。

師尊:賢徒!爾之法施功德極大,但亦因為不全然符合真理,才有今日下場。蓋真理是唯一者,永恆不變者,無等級分別者。並不因時間、空間之變遷而隨之變遷,亦不因人之蔑視而不存在。

紅陽期之神佛所傳播之真理,與為師所傳之真理毫無差別。神佛皆是真理之代表者,皆是至貴至尊,豈可生出分別輕視之心?何況目前佛壇中所供奉者,皆為紅陽期或青陽期之神佛,如此說來豈不自相矛盾。

為師一再處處訓示諸徒認理皈真,勿被一些似是而非之歪理所迷惑,修道修心,希望諸徒二六時中返觀自照,運用智慧照破愚痴,自然得大自在解脫也。

更望代天宣化之講師,多多充實學識,參研真理,不可以迷引迷,自遭報應時後侮已遲矣!

道親:叩謝  師尊訓示!愚徒已然豁悟。

師尊:今宵時間有限,「寒冰小關」之採訪就此告一段落,感謝諸位仙吏之協助,吾師徒現要前往「王陽殿」繼續遊訪,請轉告  祖師,並代致上謝意!

悟緣:弟子拜別諸位仙吏!

仙吏:恭送  古佛與悟緣修士!

師尊:悟緣,速閉心眼,隨師上雲車,起......。

「王陽殿」已到,悟緣可開心眼也!

悟緣:此殿景緻與「景陽殿」大致相同,殿上高懸一匾,書曰:

「王陽殿」三大字,左右亦書一對長聯,曰:

正氣攻充而足純靈七整八修成妙美

凡疵拂盡既無俗意千雕萬琢化光圓

殿貌幽華,畫棟雕樑,鳳舞龍翔,異香撲鼻,瑞氣呈祥,兆運三陽開泰,悟緣正在流覽之際,忽聞樂聲繚繞,殿主  天心祖師與隨員七、八人,由殿內欣欣然迎出殿外,與  師尊彼此敘語,延入殿內,只見殿中美侖美奐,古色古香,值事吏員皆忙於案牘之中,殿內高懸一匾,書曰:

「大哉惟則」四大字,左右各懸書字,云:

天命皇皇  帝德蕩蕩  念諸赤子  澤及下民

運啟白陽  宏肇真宗  圓收原靈  惠錫玄玄

三三合一  五教歸根  平收統攝  三曹定格

龍華納慶  三六四八  永奠皇道  萬八無疆

另一幅云:

三期修真  顧諟明命  贊化調元  功在群倫

三綱五常  克盡人道  天道遂成  欮功謹操

濟世牖民  兆姓咸亨  復古淳風  承天文運

克明峻德  弗獨其身  勤在欮善  性光圓明

祖師:敬請  古佛師徒上座,命司禮員獻茗呈果,今夜二位大駕造訪真是難得,吾當盡力為遊記略盡棉薄。

師尊:吾等奉旨著作遊記,叨擾之處萬望  祖師多多包涵!悟緣!快過來參見祖師。

悟緣:恭請  祖師聖安!弟子愚魯盼祖師多多指點開示!

祖師:悟緣請起,不用多禮。

吾現在將本殿職司概況簡單說明:本殿專司「內功究明」,不似其他殿口設有懲戒之所,蓋原靈來至本殿者,已是經過種種之考證,靈性漸臻圓美,故本殿之職司重點,除在究明內功之外,尚設有一樓七室,專以糾正修子在世時之小缺陷,其功用各各不同,茲簡述如下:

一、醫療室--凡原靈在世久病不癒或遭難而逝靈體受損者,皆在此室接受天醫診療,恢復靈體本來面目。

二、學禮堂--凡原靈在世視聽言動雖能合於禮節,但若仍有少許缺點者,則需至本堂再複習而達完美境界。

三、修身堂--凡原靈在世儀態端莊,以身行道,道氣滿身,但如還殘留瑕疵,則入本堂修除之。

四、參性室--凡原靈在世只注重行善積德,與命功修煉者,性理少參,只執一端,則在本室接受性理心法之教育,經參悟而達至性命雙圓之果也。

五、補功室--凡原靈在世雖命功勤修,但未達純青境界,或煉法錯誤不得要領者,皆在此補修糾正之。

六、忍辱室--忍辱為佛門六度萬行之一,凡原靈在世真參實修,然而心性尚未修全,忍辱功夫不足者,在此室補修之。

七、更衣室--原靈經過前面六室之修煉後,皆至本室洗淨靈體,更換天衣,從此煥然一新快樂逍遙矣。

八、靜養樓--原靈從更衣室移往此樓靜養心神,以候轉往「九陽關震陽殿」繼續其天路歷程。

悟緣:敢問  祖師,  貴殿專司「內功究明」,是否即指三千功八百果之謂?

祖師:然也!

悟緣:再請教  祖師,三千功八百果易修乎?如何修之?

祖師:恆心於道者易;無恆心於道者難。修道之人,立身行道,捨財培德,脫善若寶。與世無爭,與人無較。寧靜澹泊,長養正氣。勿躁勿暴,勿驕勿佞、勿固勿必、勿我勿執。行住坐臥時時刻刻不離中道,慎獨己身處於塵世,效蓮花之超然清香,脫俗無染,顛沛如是,造次亦復如是,則成道不難也。

三千功之「功」者,「三清功」之謂也。「精一清功」,名「玉清」;「氣一清功」名「上清」;「神一清功」名「太清」。精、氣、神三千三清,縱橫自在,逍遙三界之外。

八百果之「果」者,成仁之端也。仁者人也,仁中有人,人中有仁,二人為仁,陰陽合璧,日月台明,迴光返照之謂也。

悟緣:  祖師所言之理甚深,弟子愚昧不能盡悟其中玄機,懇請  祖師於淺處再做解釋。

祖師:善!三千功八百果者,非指數目而言,現今修子往往障於文字,只在三千條功,八百個果上面打轉,此乃執著文字相,不解其內涵實相。

三千者,三千大千世界也,三界也,三曹也。所謂德配天下,道貫古今者,即是指此三千功也,其意義乃指無住相佈施行無量功德,廣被蒼生,其功德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無遠弗屆,無微不入。

悟緣:敢問  祖師人生在世不過百歲光陰,就算時時刻刻都在行功立德,所累積之功德,亦不可能如此之多,那麼修子必待何日達於功德圓滿?

祖師:此乃著有數之功德也。「功德無量,無量功德」,即是在教導吾人功德不可以數計,不可以量取。要之在於良心之恢復,良知之顯露,良能之徹行也。

故上文曰:「精一清功」、「氣一清功」、「神一清功」、精、氣、神若皆歸一,則曰三花聚頂。精一又名「玉清」,氣一又名「上清」,神一又名「太清」。此三清者,乃超出三界之外,脫離氣數所拘,故仙佛勸人修功立德,皆以此三千功為最高目標也。

悟緣:再請  祖師詳釋精一、氣一、神一之究竟意義及持行方法!

祖師:精一者,煉精令精歸一也。一者,道也;道者,理也。精是何物?遍閱經典各有說辭,每每令修士無所適從,今藉天佛院遊記著書聖緣,特以淺白文字闡之:

精者,七情六慾也,故煉精就在調伏七情六慾歸於真理正道。生命若無情慾,則無以綿延不息,有云:「斷情者不可傳之正道」,故煉精之目的,並非在強迫修子斷絕情慾,而是要適當調節情慾合於中和。中和者,一也。有云:「道在日常生活之中」,故煉精並非專指靜坐調息,吐納搬運之時方可為之;而是二六時中,起心動念皆在煉精也。

凡是起心動念皆會有情慾之發動,儒有四正,四非之說,克己復禮之言,皆是煉精之修持也;佛之五戒,道之清心寡慾,亦皆有異曲同功之妙。煉精之入手方法,人言人殊各有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在引導靈性、情慾之合道也。只要修子能於內心情慾隱顯之間,皆導之於合理,則煉精歸一也。

此境如白璧無瑕,故曰「玉清」也。

氣一之理亦然,氣者乃指人之情感、情緒也。煉氣之目的,在使情感、情緒調節而達中和。大道運轉陰陽如環,互為根本,一動一靜永永綿綿。大自然之風、雷、雨、霜、霧、露、冰,及人之喜、怒、哀、樂、悲、恐、慮、憂皆是此氣之變化也。

「風調雨順」即天氣之合道也,天氣若離道,則天災地變生矣!究其原因該雨時節而不雨;應晴之時不晴,天氣發之失節故也。修子由上可悟,情感之收發調節合於適當者,必定心清氣和,漸至清靜經所云:「常應常靜」之煉氣歸一境界也。因輕者「上」升,故氣一清功曰「上清」也。

神一者,修慧而達正覺也。神。簡言之,慧也。佛云:菩提、般若;儒曰:天命之性;現代人曰:理智是也。此理智人人俱有,個個不無,無形無象,時隱時顯。若能發覺其存在,即是「明心」;若將之顯露無遺,即是「見性」。修道修心,修心在於培養理性,故云:修心養性。煉神者即此之謂也。

吾深望世上習煉靜坐搬運者,能用心體會個中三昧,澈底參悟煉精、煉氣、煉神之實義,而於日常生活當中,毫無牽強,自自然然煉之,則行住坐臥皆是禪也。

悟緣:感謝  祖師演此聞所末聞之妙理,真是字字珠璣,擲地有聲,世上修子福緣不淺!再請  祖師慈悲繼續演釋八百果之意義。

祖師:善哉!修子理當一隅三反,觸類旁通。

八百者亦非指數目而言,乃假借之意,實指內果達於圓滿之境,亦即乾坤定位,八卦歸正也。修子之心不能唸唸合道,自然卦爻顛倒;反之,必結八卦之果。

又八卦若欲歸正,必需達於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神愛世人之心境。否則稍有執功執德,自然正果難結。故能修至八百果滿者,皆是立有大願,無相佈施之人。但內果不離外功;外功不離內果,相輔相成,內外如一,方能真正達於至善之境,故佛云:「覺行圓滿」,「即心是佛」,此理明否?

依上述之理行之,日久功深,三千功滿,八百果圓,則脫出三界之約束,出入三界而逍遙自在矣!

師尊:妙哉!玄哉!  天心祖師運廣長之舌,闡理醒迷,盡善盡美。修子能閱本書,能參此篇,實是三生有幸也!

今夜時間已屆,吾師徒就此拜別!

祖師:時間所限,不敢強留,禮數不週請多包涵!

鳴鐘!排班恭送  古佛!

師尊:悟緣速上雲車!閉眼!

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歸原。

 
第十二回  震陽殿口巧施順心考  八風不動方過白陽塔

天時逢至收圓期    然靠神聖點緣機

古道今傳真理貫    佛子了願皆歸依  吾乃

天然古佛  萬國教主  欽奉

天旨  飛至東土  輕下雲端  恭進佛壇  先拜

慈母  問安諸賢  天命莊嚴  遵旨安然  聖會法緣

天賜金蓮  修子奮前  各悟真理  心眼開玄

末法運際  萬教興鮮  互展神通  同引良賢

認理皈根  方免心顛  若趨靈感  同盲墜淵  咳咳止

明心見性是本來    無有做作天然懷

率性謂道尼山語    天命貫身妙玄開

諸般神通怪力害    術流動靜應人裁

天良本覺不顯露    修破肉衣亦名呆

人人有座靈山台    行住坐臥誰主宰

稍有錯事驚愧動    原來主翁受妄災

心安理得觀自在    五蘊照破無罣礙

收放中節乾坤正    萬物育焉五行排

仁義禮智與信哉    人倫修齊樂無涯

視聽言動合理智    安分守己妄心埋

婆心苦口叮嚀再    萬緣放下脫塵埃

人生處處皆有道    悟透妙相見如來

金丹龍虎,鉛汞鼎爐,離性坎命之說,時下正為白陽賢良所偏愛。究其原因,或捨常理而騖求神通,或輕三寶形相而喜新厭舊。故而標新立異之說紛起,迷子被惑者極眾,遺憾莫此為甚。  為師特借此著書聖緣,寄望各地領導標竿之賢徒能扶持正法,同助天盤也。

雖然參禪打坐亦為萬法引導之一,但是其最終目的是在率性而行,合天良本覺真正顯露也,是以諸徒切莫痴執靜坐方為命功修持。

十五祖北海老人於「理性釋疑」篇中,就曾特別闡述此理,其云:「或問金丹、龍虎、鉛汞、鼎爐、離性、坎命之說,是耶?非也?余曰:『此法較之旁門外道,則有是處;證之三教聖人,則有非處。』何也?孔子之道,以天命為性,以率性為道。命者以賦畀而言;性者以稟受而言。賦畀理也,稟受亦理也。理者本然之性,即無極之真也。故周子曰:『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此理乃三教之極致。』

故儒曰:『性即理也』,金剛經曰:『一合理相』、『福德性』,心印經曰:『三品一理』,中庸曰:『率性之謂道』,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孟子曰:『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清淨經曰:『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六祖曰:『見性成佛』。

是故孔子以率性而成聖;釋迦以見性而成佛;老君以得性而成道。此明心見性,存心養性,修心鍊性,歸一、守一、一貫之所自來也。釋迦言性而不言命,孔子以天命者為性。性與命原是一埋,老子雖言性命,而未嘗以離中之真陰謂性,坎中之真陽謂命也。如清靜經之『真常得性』,道德經曰:『歸根覆命』。得性者盡人也,覆命者合天也。而孔子亦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三教心法,秦漢而下,概失其真,學者各逞臆見,此註經亡經,講佛罵佛,小言破道之所以然也。金丹之說,始於漢朝魏伯陽,其所註參同契,於日月之盈虧,一氣之升降,易象易數,雖頗詳盡,然達於交易、變易、而不達不易之理。此性命之道,岐途百出之所由來也。

當今之世,有以知覺運動為性,以四大假台為命者,此最下之說也。有以離中之真陰為性,坎中之真陽為命者。離中乃夏至之氣也,坎中乃冬至之氣也。以陰陽二氣為性命,乃氣質之性,氣數之命也,此說較之告子,猶下一籌。何也?告子雖言性,未嘗教人矯揉造作,團結龜蛇,運搬龍虎也。人身之氣,呼吸升降,本於自然,如必升者使降,降者使升,妄動氣血,有乖天常,不惟不能成道,妄動氣血之病,從此生矣!

有以神為性,氣為命者。此說較前二說,頗有真得,神氣合一,為性命雙修。神氣合一者,無思無慮,心息相依之謂也。此法漸入真宗,然於三聖命脈,猶有一間未達者。抑曰:神氣先天后天猶混也,此法絕慮忘思,久行不怠,可以長生,而不可以造聖人之域,何也?知小而不知大,知人而不知天,戀形不捨,猶有「壽者相」也!豈知天地之大,尚且有壤,況此血肉之軀?即使守定神氣,坐五百年,猶是守屍鬼耳,焉能終於不壞哉!

聖域者,純於埋,而不雜於氣也,故儒曰:『窮神知化』,道曰:『穀神不死』,佛曰:『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言雖不同,而理則一也。

諸賢徒由王祖所示,當可了悟術、流、動、靜為何只屬四果旁門之理。故切莫捨正法而趨末法,而應於森羅萬象之象天中體悟理天之內涵;更於千變萬化之喜、怨、哀、樂一氣收放之中,體悟理天之「中和」,如此身在塵而不染塵,心天一理流行,自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不移半步到理天矣。

未有天地即有此理,既有天地,此理貫滿天地之中,未有人身即有此性,既有此身,此性貫滿此身之中。人者,一小天地也,性稟天理,而存乎內曰:「理性良知」,俱足一切圓滿功德。行之外曰:「理智良能」,俱足一切莊嚴慈悲,故云:「率性之謂道」,修道之士以此能明守玄即為率性之理,更明一指超生死之原由矣。    咳咳

師尊:靈遊著書時辰已屆,有勞鎮殿將軍嚴護法壇。

悟緣靜心,速上蓮台,吾等啟程矣......。

瞬間,蓮台飛越千里,過「紫陽」、「和陽」兩關口,頃刻已到一關前,蓮台徐徐降落,只見關前兩排仙吏迎迓在前,鐘鼓之聲適時齊鳴......

仙吏:吾等恭候  古佛師徒多時,敬請移駕入內。

師尊:諸仙吏辛苦矣!承蒙如此接待真是不敢當,此位乃是劣徒悟緣,還請多多指教。

悟緣:參見諸位仙吏......。

眾人敘禮既畢,於是數人安步徐行,直向關口而入,只見關景與其他關口相似,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九陽關」三大字,匾煥光彩,左右有一對聯,書曰:

道明如是過程如是

理昧使然關渡使然

入關之後向前直進,行不半裡,遙見前面有一宮殿,十分華麗莊嚴,吏員五六名已在殿前歡迎......。

吏員:拜見  古佛聖安,  殿主有請貴師徒移玉入內......。

於是眾人步進殿內,望之左右,庭內花開遍地,馥郁繽紛,綠草如茵,勝景絕麗。轉視殿宇,壯麗威貌更顯清幽雅貴之氣,正面懸一匾,書曰:

九品分清九品果

一階上進一階高

眾人行至殿前,忽見  天柱祖師已然歡顏迎出......。

祖師:歡迎!歡迎!  古佛師徒,身擔天命,為挽救殘零辛勞奔波,採證立說,以為醒迷金章,今夜光臨敝殿,讓  吾有為道稍盡微力之緣,請!快請入殿!

師尊:公忙之中前來拜擾,望請  祖師海涵!海涵!

祖師:那裡!那裡!  貴師徒不辭辛苦為著書而忙,此乃眾心皆欽之德,何擾之有?

悟緣:下生拜見  祖師!恭請  祖師聖安!

祖師:悟緣不用多禮,邇來辛苦了,快快請起......。

於是,  師尊與悟緣隨  祖師入殿,吏員奉上仙茗仙果,分賓主坐定。

師尊:盼請  祖師指示  貴殿職司,以便遊記登載。

祖師:  吾理當做一番說明,本殿名為「震陽殿」,屬「九陽關」之第一口,專司原靈「功果交論」,設有「順心室」、「透明碑」、「白陽塔」等以考證修子。外功內果之實在也。

功果交論,旨在讓修靈澈悟「率性之謂道」之理,蓋外功、內果本屬一體兩面不可離分。凡練心、守戒、明心、守心,保持良知本覺理智清明之修,皆屬內果。而三施、三綱、四維八德、眾善奉行等,即是外功也。儒家之「獨善其身,兼善天下」,可謂功果交論最貼切之表明。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可屬內果之範圍;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外功之指標也。

師尊:感謝  祖師將  貴殿之專司作扼要之指示。思今末法人根,慧被業覆,不是執著外功,貪名計利,即為痴著內果,死靜打坐,還請  祖師應此奇緣,將通過  貴殿之條件,詳細開示,以為修子遵循鑑鏡也。

祖師:  古佛既有此意,  吾就不揣淺陋,略述幾言,以資遊書內容,並作修子之燈也。

所謂內果圓外功滿,聖凡如心,覺行圓滿,可證大羅金仙,當然可通過本關。但今末法之秋,能如此自在無礙之人鮮矣!故而本關乃以人道之「外功內果」修練做為審核重點,修子在世若能遵守其所入教門之教規,並且人道無虧,慈善多行,皆可通過本關,而前往各洞天淨土,再接受教育,以證原來佛性之萬德莊嚴也。

至於如何修內修外,各教皆有明訓,儒之「明明德」,「格物致知」;道之「清靜常應」,耶、回之「博愛」、「清真」,皆是修練明燈也。

所以修道有幾層功夫,一克己、二改過、三省察、四佈慈。克己必須有一定之戒律,但其體甚為寬泛,若不深明格物致知(格去心中之妄物,顯出天真良知),並在無目欺,無自恕上切實用功夫,則往往會以已意來解釋「道」之定義與範圍,如此非道亦以合道視之,則不能修內果矣!

子云:「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乃知克己為修內果(仁)之所必需也,其要一「誠」字,故曰:「誠則明」,「自誠明」,「天命之謂性」也。

當然佛之戒律,根本戒除殺,盜、淫、妄、酒,亦是克己工夫之表現,修子若能以此時常觀照自心之種種念頭,澈底格去障蔽「良知」之物,則所謂照見五蘊皆空,良知昭然而顯,而達修內之工夫也。

修子因累世習氣所薰,染著已深,故雖能明白克己去妄之規矩,但仍難免舊病復發,克制不住妄念,惡習之暴露,故修道仍要改過懺悔之工夫也,改過懺悔乃斷除舊有習氣之利刃,故孔門有「省身自訟」之言,而佛家之「常覺」,道之「常照」,皆是修子斷除舊習妄念之明訓。舊習不除,新污不去,則光明心地便如雲霧之騰蔽,故凡修內果結仁者,必需借改過來斷除一切煩惱習氣,不為一事一物所牽引障蔽。事物本不能蔽我之心,皆因此心失之省察觀照而自蔽。故凡起心動念,省察功夫不可少也。自高自大之心理,本乃世人之通病,修子於修道過程,心中常生「似是而非之念」:我雖此不上古聖先賢之典範,但德行較之俗子高超,庶可無愧。此上不足此下有餘,以此自滿而不深求精奧。

此輩中人,聞人之志省克,潛心修道,皈依佛戒、持齋茹素......等等功程。輒生念謂此為食古不化,雖有好處,未免拘束自苦,處於今日之社會,徒增不便與困難,不若其行活潑方便,明白大道體用,諸惡不做,乃為善人即可,又何必一定要如老子、孔子、釋迦?

似這種不肯真實面對自己,嚴以律己之人,若見不如自己之人,則又得意自喜,以為世上謬妄昏迷之人如此之多,自己可稱超群出眾矣。故而不知不覺放眼別人時,皆在找尋缺點;著眼自己時,則又隱惡揚善,若此輩一知半解,淺嗜輒止之人,世上此比皆是。

孔子曰:「似是而非者」,道曰:「自明而實暗」,佛說:「不究竟」。聖人諄諄誨人,如來苦口說法,正是為此等人而說。故孔子云:「止於至善」,佛說:「究竟義」,均在糾正此種謬誤觀念,為人不可輕忽自己,更不可患了未證言證之毛病。

子又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孟子曰:「五穀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又曰:「有心不用,引為嘆息。」此乃修道必需時時躬親反省之理,因能察知是理背理之刻,即為反覺之時,故省察之功亦為內果之重要課題也。修子可參悟之!

外功之修,乃在獨善之外,兼善之行為也。而此功更需有以天下為己任,後天下而樂之大志。諸佛菩薩之大願力,即是外功修持之明例。故行慈與樂,拔苦濟厄,皆是外功之表現。若以現今社會結構來講,則公益慈善,社會福利事業,維護大眾正義,發揚真理,傳佈道義等皆是。

但儒有「願無伐善無施勞」之言:佛有「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無相佈施」之語:道有「為善不彰,常積陰德」之訓。故修子於三施外功之修持,切記「勿意、勿固、勿必、勿我」,當隨順天良本性之應緣流露,自然可以達至萬善莊嚴,俱足一切功德之境,否則若還計功著德,或圖報享福等有條件之外功,則最後亦淪為「輪迴種子」而已矣!

師尊:感謝  祖師大發慈悲,詳舉各教心法精華,並以明確實在之功程,指出修子內果外功合一之道。

現時刻已不早,懇請  祖師允准實地參訪  貴殿之實景,以便實錄醒世也。祖師:既然時辰有限,  吾就派導引仙吏,隨同訪遊各室吧......。

言畢,  祖師命導引仙吏前引。  師尊與悟緣告別祖師,三人步出內殿向各小關室而行。不久來至一大圍牆,牆內隱約傳出喧譁嘈雜之聲。

悟緣:敢問仙吏,此為何處?何以會有如此吵雜之聲?

仙吏:此圍牆內設有「順心室」十幾處,嘈雜之聲是來至此地之原靈,吃、喝、玩、樂享受之聲也。

悟緣:能來到本關之原靈,俱是在世功果極高之士,難道說世上各教門之戒律,對於他們目前已不需再遵守,而可以肆無忌憚,任意尋歡作樂?

仙吏:非也!此「順心室」專以測試原人心志,蓋因人心變化無常,易反易覆,既已淨身更衣來至本關「順心室」,眼見種種酒、色、財、氣之誘惑,若非真心達到「思之自然無邪,誘之自然無妄」之境,則不能明覺去迷,克己持正而墮入迷圈,本關「透明碑」一一錄其心念行為,令其認過懺悔,若是尚不悔悟,即押入「白陽塔」接受懲罰矣!

我等不妨一同進入實地採訪,以便記載遊記之中。

仙吏言罷,三人進入牆內......。

悟緣:前面有許多紅樓,外觀美麗悅目,各樓皆懸旗幟、上書玩樂名目,彷彿人間之娛樂場所一般,不時有歡笑之聲,狂歌之聲,從樓上傳出。

仙吏:悟緣!你可隨意逐室觀覽。

悟緣:是!第一室頗為寬闊,設有許多賭檯,各種賭具皆備,有許多原靈流連在內,推牌九、玩唆哈、打麻將、擲骰子......。種種賭法不一而足,甚至有者見所未見。空氣中煙味瀰漫,眾多賭者各投所好聚精會神而賭,各各表情不同,觀其情景,似乎要比人間賭場熱鬧。

散在室內亦有不少冷眼旁觀,搖頭嘆息之人,亦有者似在對賭者頻頻規勸。      忽見一原靈,面有得色,手捧大把鈔票,從室內走向門口而來。

悟緣:請問這位道長,觀你喜上眉稍,腰纏萬貫,想必大有斬獲,不知你來到此地有何感想?

道長:哈哈哈!真不枉吾在世遵規守戒修行一番,方能通過各關考證,淨身更衣來到此間,這裡聲色犬馬一應俱全,都是供玩樂之用,也算是對吾在世為了修道所「放棄」享受之一種「報償」吧!剛才手氣不錯,贏了不少,吾還要換個地方找樂子,沒時間和您磨牙了,再見!

悟緣:唉!可惜,數十年之修持,毀於一旦,真是令人扼腕。

念載修道守成規    臨淵履薄辨是非

未識本心行克己    一朝考驗分真偽

仙吏:逆考易過,順考難。人性在得意之時,乃是最易忘形墜落之時,彼輩好不容易通過前面幾關之考證,如今禁不住「順心室」之軟計引誘,想必「透明碑」已盡攝其形,難以通過此關矣!

是以修子克己之功夫實乃最為重要,因靈性尚未達至完美,恢復原來之前,一切惡習妄念,皆潛伏於心中,等待機會而爆發。修子若是不能處處「知其所止」,難免一不小心又掉進囚圈。

俗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佛曰:「不患念起,唯患覺遲。」道云:「常應常靜」,實乃修子最應警惕之言也。

師尊: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念之間,清濁昇降。故修子遇事若不能省心格物,致知轉識,化識成智,則往往隨波逐流。現觀「順心室」之一隅,感觸良多,彼輩潛修有年之子,尚猶如此,況乎一般俗子,能不更加警惕?

悟緣:再觀其他各室,亦復類似此處。例如:

「美色樓中,美女如雲,鶯聲燕語,令人目不暇給,美女各對進入此室之原靈慇勤招待,甚至有投懷送抱者。有些原靈禁不住美色當前,做出種種非禮行為。其間亦有正襟危坐不為所動者;有極力克制而汗流夾背者。

「酒香樓」中酒香四溢,天上佳釀羅列,美酒佳餚引入垂涎欲滴,無數修子據案暢飲,猜拳行令之聲此起彼落,更有甚者,美女在側左擁右抱,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已忘修道戒律矣!

仙吏:末法人根,塵障較深,「順心室」之設置,乃在測驗修子正真火候是否純青,故隨人心所好,設備各種軟計,聲色俱全,應有盡有,來到本關之靈,皆是內外有修之士,但若禁不住此種「順考」者,亦會功虧一簣。

世上亦有一種人,立志修道,歷經苦辛,突然飛黃騰達,若是定力不足,慧智不深,往往改變初衷。沉緬於順境之中,終被名、利、酒、色所害。

悟緣:如此說來,「逆考」反而比較容易為人心所查覺。雖然在感受上是一種折磨,但修子往往曾因此增益智慧與定力。

而「順考」諸事如意,往往便人於不知不覺中,腐化了道志慧心,終究埋沒於享樂慾望之洪流中矣。

師尊:修道是在安定本覺之清靜平和,故云:「心安理得」,「率性之謂道」,而昔日慧可叩求  達摩祖師問法,首先就請  祖師為其安心。

如果修子能上不愧天,下不怍民,內弗虧心,外無背理,自然海闊天空,逍遙自在,此種「心覺」方是極樂。若是需靠外來刺激,聲色犬馬之麻醉方覺快樂,是為物所役。

此種認賊作父之誤解,終究只是暫時性之虛幻,隨後而來之空虛與罪惡成,更加加深良心不安愧疚。

如此惡性循環,以追求快樂始,黑暗痛苦終。

時間無多,請仙吏再引導,吾們別處訪遊吧!

仙吏;漢遵  古佛聖諭,吾等往「白陽塔」參觀吧......。

言畢,三人步出「順心室」圍牆,直向「白陽塔」而去,不久,遙見前方一座巨塔,高數十丈,塔頂豎一黃旗,旗面繡四大金字,曰:

「三曹普度」隨風飄揚,塔下四週有數個塔門,寬約丈餘,門前幾員吏司,穿戴整齊,腰佩長劍,巡梭塔前,來回監視。塔前正面高懸一直匾,書曰:

「白陽塔」三大字,門旁對聯書曰:

重整三曹另註格盤

尊師重道始格如一

仙吏與看守吏司敘禮之後,吏司見過  師尊、悟緣,三人一同進入塔內參觀。

悟緣:此塔內陰氣森森,不見光明,依稀傳來呻吟之聲,令人為之毛髮直矗。昏暗之中,大約可見塔內寬幾十丈,鐵條隔成無數囚籠,押在其間罪靈,個個披髮散形,俯伏哀泣。

仙吏:塔內之眾,皆是在世位尊望重之人,為寺觀善堂之主或白陽法門一方之領導前人,始則辦道勤苦,終則見利忘義,蔽賢絕良,圖己慾而昧大道,為人上而不思言行為則,或敗於金錢美色之中,或亂於槓高得志,自築門牆,師心自用之上。因其一生功過相抵,功大於過,又是悟道有得,故能通過前面各關口之考證,但至本關「順心室」之時,則老毛病復發,迷於假樂順考之中,而被本關「透明碑」錄下心影,又未能及時悔悟,故被  祖師判人此塔受苦,這叫做「樂極生悲」也。

悟緣:原來如此,但不知這些道長或前人,何時方能出塔,重見天日?

仙吏:刑期屆滿,即可放出,再至「順心室」考證一番,直到真能自然「思之無邪,誘之無妄」,「透明碑」上一片光明,自然可以通過本關也。

師尊:天律森嚴,  吾深盼在世辦道,位居領導之人,能謹慎以身作則,切莫以一己之私慾而造萬古之憾也。

悟緣:敢問仙吏,「透明碑」究竟是什麼樣子?

仙吏:「透明碑」其理如同地府之「孽鏡台」,乃天地陰陽二氣所成,修子之心念、行為若有污點,皆難逃其記錄也,其作用連無形之心態均能記錄,此人間之錄影設備優良多多矣。

悟緣:難怪神秀要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但盼每一修子不但能如此而行,更能達到本覺清明,天真獨露而臻六祖所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至上境界也。

師尊:今晚感謝仙吏導引參訪貴關實況,時辰已屆,不便多留,還請代向  祖師致上萬分謝忱!吾等告辭。

仙吏:不敢多留,恭送  古佛與悟緣!

悟緣:拜別仙吏,感謝勞力導遊。

師尊:悟緣快上蓮台。

閉眼,起......。

佛壇已至,悟緣靈體還原。

有勞鎮殿將軍護壇。吾回!

 
第十三回  紫衣原來八德化  陽氣圓滿結蓮花

靈山不遠回首登    隱蔽掃盡自明明

濟塵之心無執住    顛倒萬緣獨清清  吾乃

天然爾師  光明磊落  逍遙古佛  今奉

天旨  再臨東土  續演金篇  步入佛壇  恭參

母座  提機批言  孔孟聖道  性理真傳  三寶心法

白陽揚宣  祖師鴻慈  大同皆歡  末法運際

人心痴頑  崇拜迷信  真理失傳  以訛引訛

道盤混亂  爾執天命  伊鎖門圈  修子雖誠

慧眼未圓  受考受煎  實是可憐  但望本書

早日著全  頒佈人寰  以助開玄  並扶道盤  咳咳

天道玄奧代代傳    真理不離良心圓

三皇五帝秉此妙    安治人世得正端

文武周公道一貫    孔孟集成率性丹

世尊法輪大藏滿    拈花微笑不可言

二八祖師西方全    菩提初祖東土還

無字真經誰人覺    慧可印心在一安

本無一物慧能訣    勤以拂拭神秀宣

印心是佛稱大乘    豈可獨善作羅漢

性尊法界太虛穿    無所不在寸土觀

不識自心學萬法    一弗是處尋玄關

玄關本是祖竅處    一指大覺出迷凡

自古大道有費隱    四難要破靠佛緣

如今大開普度天    道降火宅人人歡

末法儒宗來應運    平收萬教人道全

性理玄妙明師指    率性為道良覺寬

三綱五常八正守    十惡皆棄學聖賢

各教真理本一圓    莫可分別互諍干

爾我合同慶相會    共同努力助天盤

處處開荒把理化    挽救既倒正人寰

十八明師天命在    維護正法整天盤  哈哈

無極者,理也,神也。太極者,氣也,數也。理、神,經也。氣、數,緯也。經者常而不變,緯者變而有常。常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無為而成。變者有名可稱,有跡可尋,往來代謝,此兩者同塞乎宇宙,同貫乎萬類,同在不睹不聞之地,無聲無臭之天,而有可道可名,不可道不可名之分。

可道可名者,人稟之為氣質之性,氣數之命,窮通壽夭,智愚賢否,萬有不齊之性命也。

不可道不可名者,人稟之為本然之性,天賦之命,堯舜與我同焉者也。本然之性即  維皇降衷之性,人生而靜之性,性善之性,道心之謂也。

氣質之性,乃杞柳之性,湍水之性,性惡之性,可以為善之性,可以為不善之性,人心之謂也。

此兩者一顯一微。顯而易知,流而為慾,故危殆不安。微則難知,返之為理,故微渺難見,惟狂克念,理勝慾也。狂可為聖,惟聖罔念,慾勝理也。聖可為狂,聖狂之分,人禽之判,人鬼夢覺,幾希之傾,一念之間,理微道大,小人忽之,君子謹焉。

無極而太極,是為天命之謂性,先天變後天,自天而人,即河圖之順行相生,乃原其始之所自來也。太極還無極,是為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後天返先天,超凡人聖,即洛書之逆行相剋,乃要其終之所由歸也。

神有理氣之分,理中之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無為而成,常而不變,妙合萬物而言者也,無對待,無配偶,一也,獨也、單也,丹也,禪也,聖胎也。

氣中之神,來而伸則為神,往而屈則為鬼。神者,升也,陽也。鬼者,降也,陰也,有對待,有配偶,往來循環。分之則有萬殊,合之原來一氣。

    理中之神,元神也;氣中之神,識神也。元神先天也,持之則日進於高明;識神後天也,縱之則日流乎污下。兩者雜於方寸,惟知者能識之,今藉著書聖緣,略闡性理之一斑,以資修子自悟也!  哈哈

現著書時辰已屆,吾不多言,悟緣靜心,有勞鎮殿將軍護壇,吾等起程...。蓮台應聲破空而去,轉眼已飛越「紫陽」、「和陽」二關,再經過「九陽關震陽殿」,來至一殿上緩緩落下。於是師徒二人安步前行,頃刻殿前已到,望之壯觀華麗,與「震陽殿」同一格式,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紫陽殿」三大字,字體蒼勁,金光閃爍,左右有對聯,書曰:

紫衣原來八德化

陽氣圓滿結蓮花

悟緣正在觀覽之際,殿內迎出五、六位吏員,鐘鼓之聲齊鳴,  師尊與吏員相互見禮,悟緣亦參禮畢。

吏員:殿主有請貴師徒移玉入內。

師尊:煩請諸位領路......。

於是數人穿殿而入,只見滿庭奇花異草,鳥鳴禪音,真是令人心曠神怡,不遠之處,  天任祖師已在階前迎候。

祖師:  古佛師徒聯袂聖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多多恕罪。

師尊:  祖師何出此言?公忙冒擾已是歉意良多,吾師徒奉命而來,還要請  祖師多多賜予方便指教。

祖師:不敢!不敢!貴師徒身頂天命,足踏諸界,不辭千辛萬苦,採證著書,用正人心而化劫災,以整道盤,此乃諸天所欽,理當如此也......。

悟緣:弟子叩見  祖師,恭請聖安!

祖師:免禮!免禮!快快請起,吾等先進閣內再敘......。

於是三人步入內閣,位分賓主,言談之間,已有仙吏奉上仙茗果品,茶色碧綠,異香撲鼻,果品皆不類凡間所見,令人垂涎欲滴......。

祖師:兩位遠道辛苦,請隨意取用茶果。

師尊:多謝  祖師費神,今夜前來叨擾,還請  祖師鴻慈,將貴殿所司略為介紹,以資錄載遊書。

祖師:原靈經歷各關口之對證、教育而來至本殿,可說已是將達爐火純青之境。然則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人道圓而天道可成,此為千古不易之定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者,人倫所必俱,立身處世之根本也。

世上修子之功程,無論用什麼方法入手,皆不離此八德。八德遵行,臻於至善,即是功德圓滿之時。例如:岳武穆以大忠、舜以大孝、關雲長以大義之人格道德,圓滿完整之發揮,而流芳萬古,受後世代代景仰,引為典範。本殿之專司即是在「八德審明」,以便原靈至「九陽殿」,接受仙才改註,而至適合之洞天淨土安位也。

悟緣:敢問  祖師,八德者在世上雖是老生常談,但要八德皆備皆圓,亦非易事,如此說來應要如何修之方可?

祖師:一德達於至善之境,則其餘諸德亦隨之而完美也。蓋以一德為主,而以其餘諸德為輔,相輔相成,不可或缺,此理明否?

悟緣:感謝  祖師開示,弟子明白了!八德是互相為用者,是故古代君王求忠臣於孝悌之家;不信不義不廉之徒大都是無恥之流!

弟子尚有一疑點,再請  祖師釋疑。

祖師:悟緣別客氣,有問題請提出來!

悟緣:佛家常言「萬德莊嚴」,而貴殿只在審明八德,那麼是否其餘諸德都不重要?

祖師:悟緣腦筋鑽入牛角尖矣!爾與大部分世人一樣,又只在文字上打轉,而未深入問題之核心。

八德也好,萬德也好,皆是理之化象。自性俱足一切,又那只在八德、萬德而己,所有德行之表現,皆應是良知、良能之本性顯露,才為重要。

若是為了博得忠臣、孝子之美名,而盡忠、盡孝,雖然並沒有錯誤,但並非發於良心自性,而係後天之教育所致,故還不能達到至善之境界。明否?

悟緣:感謝  祖師不憚其煩再加開示,弟子更加明白了,原來八德、萬德雖是名目不同,其實是同一道理,沒有做作,毫不勉強,是自自然然之天真獨露!

祖師:哈哈!對極了,孺子可教也!悟緣悟力極高,不愧是明師之高徒!

師尊:  祖師過獎了,還要請教  祖師,貴殿除了審明八德之外,是否尚有其他可資記遊之處?

祖師:在本殿所轄,尚有褒忠閣、愷悌樓、孝親樓、迎信軒、明禮閣、大義閣、清廉軒、知恥樓等八大建築,專候原靈休憩之用,等候導引至「九陽殿」仙才改註。

師尊:還請  祖師方便准許吾倆前往參訪!

祖師:甚好!命導引仙吏隨行......。

言畢,見一俊秀吏員候在閣外,  師尊與悟緣拜別  祖師,隨導引仙吏往右前行,沿途景緻超塵脫俗,令人心曠神恰,正欣賞間已來至一花園門前,此花園極為遼闊,從門口內望只見花木扶疏,亭台樓閣錯落有緻,鳥語啾啾,仙樂飄飄,人間之花園與之相比,真是不可同境而語。門前牌樓上高書曰:

「八德園」三大字,兩旁尚有對聯,書曰:

奇花異卉鳥語奏妙音

八德光明道心現莊嚴

仙吏:請二位隨下官入園......。

正說話之間,園內走出八位吏員,見  師尊等人駕臨立即下拜......。

仙官:參見  古佛師徒,方才接到  祖師通知,接駕來遲,望請諒宥!

師尊:諸位仙吏不用如此多禮!悟緣,快快過來見禮!

悟緣:拜見諸位仙吏!弟子隨師參訪至此,盼請多多指教。

仙官:悟緣不用客氣,吾等竭盡全力就是。現在請隨吾等入園......。

一行人進入園內,眼界為之一開,園中通道晶瑩白石鋪地,碧草如茵,各色花卉爭奇鬥艷,不覺之間已來到「孝親樓」,該樓職司吏員前導,其餘吏員拜別  古佛。

仙官:吾等先回任所暫行告退,待會兒再見!

師尊:各位請自方便!

悟緣:「孝」居八德之首,請問仙官,孝之意義!

仙官:古云:百行孝為先。孔門謂父母之恩,昊天罔極。佛門以孝為戒,謂父母教養之恩,高過山嶽,深逾大海,佛說父母有十種重恩。各教聖人,同一提倡,倘忤逆不孝,違負重恩,人格大虧,云何修道?古人簞食瓢飲之恩,皆思報答,況父母山高海深之大恩,能不報乎?報答之道,惟孝。

服勞奉養者小孝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揚名聲顯父母者大孝也,勸親修道令出輪迴,大孝中之大孝也。

又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孝乃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道德之本,民族生存,藉此原動力而得以延續,重孝道之人,必能己立立人,忠愛國家,亦必能為國家民族盡大孝。

又孝者,效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窮究人之本源,無極一氣所衍化,所謂一本散萬殊者也。靈性之本體,大道即是,自然即是,  明明上帝萬靈真宰即是,如何事之以孝?曰:效天之慈悲、公正、好生、自然、無為而無所不為。

悟緣:妙理!妙理!感謝仙官詳細解說,猶如醍醐灌頂,令弟子茅塞頓開。

師尊:多謝仙官演此妙義,吾等欲再往別處續訪,就此告別!

仙官:奉送  古佛師徒......。

於是導引仙吏又引二人來至愷悌樓,執事仙官帶眾人參觀之後,眾人在接待大廳坐下......。

師尊:仙官職司愷悌樓,對於「悌」之意義定是知之甚詳,敢請略作說明,以資記載遊書。

仙官:  古佛有命豈敢不從,現在就不揣淺陋,做一簡單之敘述:

悌者,兄友弟恭,手足和樂之謂。融四歲,能讓梨,此者天性之自然流露露也。同胞兄弟因緣聚合,同根所生,榮辱與共,休戚相關。惇睦情誼,互助互愛,乃天經地義之理。至於爭執名利,互演是非,終至兄弟鬩牆,水火不相容者,人性天良之泯滅也。

古人有云:「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此悌義之擴大發揚,何等寬宏之心胸?今世之人常言國人為「同胞」,亦是此義之再闡註。芸芸眾生,同秉理氣而成象,形雖有異,其本無殊,世人妄起分別對待之心,故而人與人之間,爭紛不止,擾擾攘攘莫知所終。

孔子之大同世界理想,耶穌之博愛,白陽弟子之合同,皆是在教示世人,放開心眼,與萬物同體,天真流露會心友愛也。

師尊:多謝仙官解此意義!吾等再往「褒忠閣」參觀,就此告別......。

於是眾人步出愷悌樓,穿過一處迴廊,來至褒忠閣,執事仙官出迎,延入閣內在一處圓窗之旁,分賓主坐定。

悟緣:敬請仙官開示「忠」之意義,以資登錄遊書。

仙官:中心為忠。忠者,盡其中正之心也。喜怒哀樂之未發時之心也。君權時代為臣者,君有過則犯顏直諫,是為忠直之臣,國有難則誓死不辭,是為忠節之臣。此二者,無非保全民生,顧全國體,而不計個人之利害毀譽。

人必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一切事務,而後可以謂之人也。再觀草木之類,忠於四時,禽獸之屬,忠於卵育。天地之大,忠於氣候。日月之明,忠於晝夜。

夫唯人心之奸巧詭詐,交友處世,待人接物,常不能盡其忠心。嗚呼!人思非天地日月所可比,而何草木禽獸之不如也!

人秉天地之正氣,言語舉動,可不以忠為首務乎?一人盡忠,千萬人盡忠,眾志成城,牢不可破,心本實心,腳踏實地,有何事業之不可成也?況忠之一字,乃天地之剛氣,無堅不破,無物可當,以之治心而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齊,以之治國而國固矣!

悟緣:多承仙官指教,時間所限無法久留,就此拜別!

仙官:奉送  古佛與悟緣修士......。

師尊與悟緣隨導引仙吏步出褒忠閣,經一曲徑、蓮池,迎信軒已然在望,仙官候在道旁,以禮相待,眾人入軒,耳聞水聲淙淙,花香陣陣,景緻幽雅至極,軒內佈置格調高雅,遠處數位原靈正在弈棋,亦有正在吟詩唱和者,狀至愉快......。

師尊:敢請仙官一述「信」之意義,以便登錄遊記之中,而明世人也。

仙官:遵命!

人言為信,大道無形,天地無言,真理道義,必賴人宣。人之言語,必需真實,不可稍有虛偽也。虛偽者,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親友不相倚託,鄰里不相恭敬,虛言詐語,無人聽從也。天地之道不外一信,日以出落有信,循環不息,故人皆以為則。月以信生信死,朔望有常,故人皆以為準。列星有信,運行無差。時序有信,代謝不亂。故聖人取之以為政,人能法天地之信以為信,則無愧於三才矣。

呂氏曰:「受欺之害,身害也。欺人之害,心害也。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呂氏之言,蓋謂人而無信,即為心死,其害比身死為大也。是以季布一諾千金,侯贏一言為重,皆不敢失信於人,致取欺心之害。此無他,心即天地,有負於心,即有負於天地。人欲全性以全天,可不信字加諸意乎?

師尊:多謝仙官闡此妙理!吾師徒倆欲再往「明禮閣」一訪,就此告別!

仙宮:既然如此不敢挽留,在此奉送......。

導引仙吏領  師尊與悟緣步出軒外,逕往「明禮閣」而去,步不數武,已然在望,執事仙官迎在閣前。

師尊:有勞仙官久候,前來打擾,尚請多多賜教!

仙官:不敢!不敢!各位請入內小憩,吾就以「禮」字為題,略述幾言,亦算是為遊記稍盡棉力!

禮者,理也。聖人承天命而制之者也。用以表示恭敬之儀容,又表示尊敬之動作。乃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

所謂節文者,譬如為人之子,應盡其孝之義務,此即天理。晨昏定省,冬溫夏涼,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此即節文。乃為人子之禮也。

禮者無所不包,男女有別,長幼有序,作事有規,淫亂不犯,此皆莊嚴、中正之禮儀也。然國之四維,以禮居先,無禮儀則上下亂。故聖人制禮,所以齊民。君子守禮,所以保身。運於作事接物,常存誠敬之心,以正為在禮者,禮之不可易,乃是正人身之法則也。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非者罪也,四正者罡也,願世上修子,其共識之。

師尊:仙官所言,簡明中的,多謝金玉之言,添增遊記書篇,吾等還要往「大義閣」繼訪,即此告別!

悟緣:弟子拜別仙官!

仙官:奉送貴師徒......。

一行三人走出「明禮閣」,從閣前道路走過一座小橋,左轉不遠即是「大義閣」,閣門開敞,執事仙官趨出迎接,眾人在閣內流攬一週,佈置雅潔幽靜,原靈在閣內外隨興活動,逍遙自在。

悟緣:今夜奉旨隨師前來貴閣,叨擾之處盼請海涵,懇請仙官,解釋「義」字之實義,以登載遊記!

仙官:義者,宜也。即指人無有私慾,行事正當而合宜之謂也。孟子云:「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處貧困之中,不失大義,而能修身修心,不為物慾所蔽。又逢發達之時,亦不敢奢華浪費,或行敗德背道之事。

義方之義,原出於天。故大義可以參天,大義者,捨身不顧,如關夫子之為義殺身,至公無私。若周公之大義滅親是也。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此大義之所以難能也。

語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此道者,義也。不義之財寧死勿取。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是以君子有見義凜然以赴之氣概,善盡所擔之天職。古有義馬之賦,今有義犬之文,走獸尚能死義,人豈不可為之乎?

師尊:多蒙仙官解此義理,時間無多,吾等尚要至「清廉軒」,不克久留,就此告別。

仙宮:不敢多留,恭送  古佛師徒......。

眾人步出閣門,不遠之處即是「清廉軒」,執事仙官迎入軒內,略作簡報,  師尊請仙官解釋「廉」之實義。

仙官:  古佛有命,敢不遵從?下官守疏學淺,還請指正!

「廉」字有二義,售物價錢便宜曰廉價;心無貪求,非義不取曰廉潔。是故廉為祟儉之本,儉足以養廉也。不廉則奢,而儉德從此失焉。廉為立節之本,不廉則貪,而節操從此喪焉。廉為正心之由,不廉則亂,而心術從此壞焉。廉為公德之根,不廉則私,而公德從此破焉。

楊震守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戒,伊尹慎一介之取,皆廉潔之心有以致知。故人之存心,不可不以廉為本,人之做事,不可不以廉為根本。

廉者,人性本善之操守,時際淑世,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守廉尚公者,百無一焉。修道之士,妄念不起,心無貪著,修身養廉,推行天下,皆以廉相向,則天下安,國家治矣。

師尊:多謝仙官之解釋廉義,吾等還要往知恥樓參訪。無法久待,只好告辭了。

仙官:恭送  古佛與悟緣......。

師尊、悟緣與導引仙吏三人,告別仙官之後,逕往知恥樓而來,不一刻已至樓前,執事仙官迎入......。

師尊:時間已然無多,不用客套,請仙官就「恥」字作一闡解,以明修子!

仙官:恥者,羞慚之事也,別是非之心也。違背社會禮教國家法律之行為者,恥也,過也。子曰:「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又曰:「知恥近乎勇」。恥者,人之所以有別於禽獸者。恥者,人類文明之象徵。恥者,所以維繫社會安定之力量也。

恥者,即自省身心過失,而生愧悔改善之心,即或無過,亦當於聖道生大慚愧心,若於戒律未能完全淨持,於六度未能圓修,於三惑未能斷盡,於自心性未能明見。於世善五倫八德未能實踐,深生慚愧,引以為恥,不忘於念也。

知恥則生覺,失恥則入迷,佛者覺也,修道證佛,以恥入手,恥者三省之原因,改過之動力,清濁分班皆視修子有否知恥之心。不恥同流合污,則與天地合,在塵不染,蓮花何以出污泥而不染?蓋蓮花能入污泥出清香者無他,此恥之功也。

師尊:感謝仙官解此妙意,時辰已屆,吾等需得回返,就此告別,請仙吏回稟祖師,並代致深深謝意!

仙官、仙吏:恭送  古佛與悟緣修士!

師尊:悟緣上蓮台!閉眼!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皈原!

有勞鎮殿將軍護壇!

吾回!

 
第十四回  心淨佛土淨  大願化眾生

萬海歸心正義揚    國治民享龍傳香

教化稟持皆道德    主持仁政壽無疆    吾本

天然古佛  萬國教主  欽奉

天旨  來至蓬萊  步下雲台  趨身登階  先整衣懷  恭拜

慈娘  下了壇來  提機批開  今夜聖際  著書天排

諸徒肅心  身形勿歪  覺智速醒  勤悟性涯

天道妙理  逢緣皆在  諸子用心  早了塵埃  哈哈

海潤天空任吾遊    無拘無束那來憂

因生執著有罣礙    一點不通便落因

原來理天在寸土    覺醒良心自悠悠

大道不遠回頭是    隨手拈花悟根由

人間紅塵菩提舟    會入實相一理求

不可言說唯心契    頓悟元來免憂愁

代代祖師留真卷    玄妙寄機心法周

迷覺玉石皆自受    自性獨露真理流

身在象界染著留    識神習性毛病囚

七情六慾三毒覆    遮了性天成酆幽

如今聞道忽回首    速斬魔根向真修

一朝解脫煩惱盡    處處開心應緣遊  哈哈

六祖云:「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佛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者,修道之重點。若明此心,見此本性,則淨土自在,逍遙極樂有望也。

心是萬化之主宰,儒曰:存心。道曰:修心。釋曰:明心。皆不離乎以心為道。但心有道心、人心、血心之分。天有理天、氣天、象天之別。後世不得心傳者,只知道在心中,不知心在何處?或執臟腑氣質之心,以為心者。是以守其心而執相,虛其心而著空,制其心則理欲交馳,聖凡不分,理氣莫辨,無怪勞其心而無成也。

蓋天命之性,人人固有,個個無缺,因拘於氣稟,蔽於物慾,大都有而不知其有。代代祖師,聖聖傳心,即傳其固有之心也。此固有之心即本然之性,本能之性即天之所命。天者人人統體之性,性者人人各具之天也。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天人本自一貫,天統四時,心統四端,天之所具者,人性悉具,特患人不能盡性耳。

盡性之道由致知入手,致知之功由格物入手。格事物之物者,即流溯源本之學也。格物慾之物者,由本及末之學也。若格物而不知心性之真,格事物則落於執象。格物慾則入於頑空。

然而心亦難言知也,若以臟腑之心為心,則血肉一團,此婦孺皆知之心,而非聖聖相傳之心也。此心隨生而有,隨死而無,一氣不來,即成臭穢,故非天然本性虛靈不昧之心也;若以知覺運動者為心,此心乃危殆不安之心,而非微妙難見之心,即天理之心也。危殆不安之心,乃天氣之心也。而血肉一團之心,乃物象之心也。

太極以前,氣具於理,太極之後,理寓於氣,物象者,理氣發現,可見之跡耳。理者氣之主,氣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氣不生,理氣非物象不顯。理、氣、象者乃道心、人心、血心之所由來,亦愚人、賢人、聖人之所由分也。愚人執相,賢人通氣,聖人明理。

學易者皆言先天后天,而未言及理天者,何謂先天?生天者是。何謂後天?天生者是。生天者理也,至靜不動天也;天生者象也,經星緯星天也,一氣流行,默運四時者,宗動天也。道心者理也,上應至靜不動天,此生天生地,常而不變之天也。造此者為聖域,儒曰:大成之聖。釋曰:大覺金仙。道曰:大羅天仙。三教皈一者,歸於理也。故儒曰:窮理盡性。道曰:三品一理。佛云:一合理相。言雖不同,而理則一也。

人心者,氣也。上應宗動天,此變而有常之天也。造此者謂之賢關,五官百駭,有像可見之心,上應經星緯星天。聖人之樂,全道心也。賢人之樂,伏人心也。若以慾望血心為心,則縱情逐物,萬事紛擾,百憂交感,生死困惑,苦海無邊,何樂之有?

今之修子。大都言心在於善即是道心,心在於惡即是人心,此非正確之論也。蓋惡者從事於惡,而禍隨之,惡有盡而禍亦有盡;善者從事於善,而福隨之,善有限而福亦有限。善惡禍福雖有不同,而皆不得心法之傳,其不能明善復初,窮理盡性,至命合天則一也。

試悟堂堂霸佐,聲名顯赫,不得列聖賢之班,而區區寒士,伏居蓬茅,反得享俎豆馨香者,何由也?靈台清明,道心之所在也。克己復禮,存道心去人心也。喜怒哀樂未發,孔顏樂處,其復見天地之心乎?學者到此境界,正顏子所謂: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之時也。亦即孔子所謂:窮神知化,至命合天之時也。人人各具之理,還於萬物統體之理,無在無不在;而神聖合天之心,亦無在無不在也。故能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此心之初,以降衷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酬萬事而言謂之「心」。以其感於萬事而生喜怒哀樂愛惡欲而言謂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此理以覆育萬物而言謂之「天」,以主宰萬物而言謂之「帝」。以孕育萬物,生天生地而言謂之「中」。以萬物始終共由而言謂之「道」。以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體物不遺,兩在不測,至費至隱,至顯至微,無生萬有,虛含至實,無終無始,無在而無所不在,無物不理,各得其理,至真無妄,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無為而成而言,謂之「至理」、「至神」、「至誠」、「至善」。

故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得理則治,失理則亂;明理則安,昧理則苦。知禮(理)之節文可以制禮,知氣之清濁可以作樂。教民由此謂之政;禁民違此謂之刑(戒)。師以教之,賞以輔之,罰以弼之,有始有終,本末不紊,先後有序,而聖賢之能事畢矣!  哈哈

    今夜靈訪著書時辰已屆,悟緣速速靜心。有勞鎮殿將軍嚴護法壇,吾倆起程矣!

蓮台昇空而去,不久來到「九陽關九陽殿口」,師徒步下蓮台,只見巍峨殿前,已有仙吏排班等待,鐘鼓之聲亦適時而鳴!

仙吏:歡迎  天然古佛師徒奉天旨駕臨本殿,吾等在此候駕多時,  祖師亦在閣內相候也。

師尊:有勞諸位久候,  祖師厚禮,吾師徒受當不起,悟緣!快來拜見諸位仙吏!

悟緣:弟子參見諸位仙吏,今日萬幸隨師前來貴殿參訪,愚昧之處,還請多多指點開導。

仙吏:悟緣免禮!請隨吾等入殿,移駕登座,與  祖師暢談「天心」,以資記錄遊書,光耀修子心眼也......。

於是眾人穿過殿內,循階而上,頃刻已至內閣。  天英祖師滿瞼慈藷,出現在閣門之前。

師尊:冒擾  祖師清淨,實感不安,承蒙天命所重,前來貴殿討教,還望  祖師慈悲,大開修子覺路!

祖師:  古佛何需謙遜,貴師徒兩足代天,為修子描繪出回天之光明大道,與原靈還本之指針,此功此德,實是無量無疆也!

快請入內,天時緊急,貴師徒此次備嚐勞頓,還是先請入座......。

於是眾人進入內閣,位分賓主,悟緣參駕禮畢,仙吏獻上茗果。

師尊:感謝  祖師如此盛意款待,吾們還是言歸正傳,請  祖師指點貴殿之專司,以記遊書之中。

祖師:理所當然!本殿為「九九紫陽關」之最後關口,專司「仙才改註」,蓋原靈歷經前面各關口之考證教育,已俱有前往各洞天淨土之資格,但因各人所入教門不同,所願不同,所修亦異,故還需至本殿加以批註,以便遂其所願,達其應報之果也。

悟緣:如此說來,原靈修道之結果,皈宿都不同地。那麼善書怎麼都說要還本返元,或回理天?而各洞天或淨土之來由又是如何?可否請  祖師慈悲,廣為開示?

祖師:此問題包涵非常廣,而其蘊藏之道義亦是頗為精微,非是三言兩語就可道及,今夜吾就借此機緣,為眾生廣為解說,以資修子參考!

首先,為瞭解釋「修正因,證正果」之理,吾就拿禪宗一個非常出名之公案-野狐禪之故事做為開場白: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之徒弟百丈懷海講經說法時,有一老者每次都最早到,。講經完畢,總是遲遲才離去。有一次講經完畢,此老者徘徊許久仍不離去,百丈禪師乃趨前問其為何仍不走?老者自稱其為一野狐之化身,釋迦牟尼佛以前迦葉佛時代,為在此山之一修行者。

某次其弟子問他:「解脫者是否會落入因果」?他回答:「不會」。因而墮為野狐之身五百世。世世受野狐身之惡報。雖然他曉得因答錯話而墮為野狐,但苦思至今,並細聽百丈禪師之講經,仍不知道究竟錯在那裡?

今特懇請禪師為其解惑,百丈懷海告訴他:「解脫者是不昧於因果,但仍落於因果。」

老者聞是言,法喜充滿,乃頂禮並告訴百丈禪師,五百世野狐惡報已了,將轉世超生,請其在寺後一棵樹下代為掩屍。百丈懷海次日依言前往,果見一野狐屍,遂掩埋之。

故事至此結束,其背後隱藏著什麼涵義呢?這則公案牽涉到解脫者,及其證得之境界。何謂解脫?而解脫後又如何呢?這可分幾方面來說:

(一)解脫者之心境,精神面為「清淨心」之全證,亦即返本還元,此種心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謂第一義諦,解脫境均是不可說的。亦即「一合理相」,或「道可道,非常道」。「窮神知化,至命合天之時也。」換言之,此乃見證自性,明心見性之境界,亦即面無生回理天也。

(二)另一個問題需要強調者,解脫之境並非死後方證,而是隨時可證。釋迦牟尼在世之時即證自性真佛,而非死後方證佛。故凡此種證得自性淨土之人即與虛空三千並在(融)。(上帝與之同在),並不用再到「九九紫陽關」接受考證。也不用來此接受「仙才改註」,然後昇往各洞天淨土。

悟緣:弟子愚昧,  祖師所言之理,弟子還是聽不太懂,為什麼解脫者還是落於因果之中,卻不用到「九九紫陽關」接受考證?而洞天淨土又是怎麼一回事?還請  祖師再為開示。

師尊:悟緣!不得打岔,還是靜靜聽  祖師說法吧!

祖師:難怪悟緣不明白,此乃世上修子不得心傳之人,很容易迷昧之問題,現在就讓吾慢慢道來:

由上則野狐禪之公案,吾人可以瞭解,解脫者、證道者、大覺者乃是不昧於因果者也。而凡夫卻昧於因果。

這個昧字有兩層意義:一是對因果律不瞭解;二是被因果律所愚弄左右。      釋迦牟尼佛圓寂時,十大弟子中只有未解脫的阿難,因昧於因果而痛哭流涕,其餘因皆已證阿羅漢果,深明在因果律之下,生老病死乃是法之自然,而無哀容。

再如惠能大師快圓寂時,其大弟子中也只有神會不哭,此亦是瞭解因果律,不昧於因果律之故,惠能還因此大大讚揚神會一番。到後來事實證明,神會果然使禪宗大放光明。

這兩則故事都告訴我們:唯有落因果之凡夫才有愛別離、怨憎會等煩惱,故云:不解脫也。

再說釋迦牟尼佛晚年吃了信徒供養之食物後,腹瀉三月而卒,病中仍講經說法,努力不懈。大涅槃經即是記載世尊在此期間所說之法。可知貴如釋迦牟尼佛肉身仍有生老病死之苦,仍落因果中,故知解脫者乃在其心境上、精神上之大覺。雖在因果律之中,也不會有煩惱之罣礙。

解脫者雖然在世時肉體與一般凡夫並無兩樣,但在身心二方面,卻是已澈底清淨,無塵之染。也許有人正在狐疑何以解脫者仍落因果?或正在感嘆解脫者竟然不能超越因果!殊不知大乘菩薩落於因果,深入世間之偉大濟世情操,方是覺者無所不在,無所畏懼之正果。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本願,正是最佳寫照。要知諸覺者不忍聖理袞頹,不忍眾生受苦,是故不計任何條件(無緣大慈),本著濟世之本願(同體大悲),落於生死輪迴之因果網中,其不可思議之浩浩宏願,實非「不落因果」之小乘行者所可比擬!

悟緣:如此說來,修子若為逃避人間苦海方才修道,甚至很多人抱著「此次間去了,不要再下來了」的思想。這些都不是正確之觀念?

師尊:當然!儒云:「若有所恐懼者,則不得其正也」,修子若是害怕怎樣才修道者,本就離了正心。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就是在告訴吾人,離開人間,離開社會,「不落因果」式地求佛法,求解脫,均如同求龜毛,求兔角般之不可能!此乃佛陀在三十九歲得解脫之後,仍風塵僕僕,以濟世救人為職志,至死方止,一刻也沒有脫離人群的真正原因。

難怪佛教八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密宗)共尊之祖師龍樹菩薩要說:「涅槃與世間無少有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

故一個發菩提心之修者,不可關在山崖石壁中修行一世,而應入世修行,醒迷啟愚,並自我求得覺悟。總之要有一個觀念。那就是解脫者與凡夫只是在心境上不同,其餘皆無兩樣。

而生死乃是對肉體而言方有,本來就是緣生緣滅之生滅相,故「肉體歸空」後,靈性就完全視其精神面是否達於解脫境而歸理天、氣天、幽冥也!

其實三天共一天,若理主氣象者為解脫覺者;若執氣而昧理象者為氣天;若執相而昧理氣者,在生則凡夫,死後則入幽冥。

故修子最最重點,在證自性淨土。中庸云:「率性之謂道。」故證道在乎能否率性,率性則無論生死皆是合道。解脫與否在於率性與否也。若以因果律而言;「修正因,證正果」,率性自然不昧因果而得解脫也。

悟緣:聽  師尊這麼一說,弟子已明白矣!如此說來,天堂、地獄、三清五老洞天或本願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兜率天之天佛院),與自性淨土又如何分別?

祖師:真正之淨土(自性淨土)是不可言說的,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故真正之淨土,是解脫者自己內心所證得之境界,非迷人所經驗者,也非一般文字言語所能描述。這種淨土名曰:「無相淨土」,不屬本殿口所管轄。「仙才改註」,其重點在於「往生」二字。一個靈性在世修行因緣不同,若是不能澈悟自性「無相淨土」,則經過「九九紫陽關」之考證,隨其心向而「往生」各洞天淨土也。而「修心往生」者,必須具足誠心、深心、及迴向發願心等三心如現今白陽法門所提倡者,即是彌勒淨土。入其門者,若能澈悟自性無礙者,當然證理天逍遙自在。若是未能了悟自性者,在世修行若符合晉陞兜率天(彌勒本願)之條件者,歸空後經各關口之考證,則往生天佛院淨土也。

悟緣:敢請  祖師開示往生天佛院之條件,以資修子明曉。

祖師:善哉!貴師徒奉天旨著作三界寶書,  維皇賜名為「天佛院遊記」,吾當然要將往生天佛院之條件做一詳細介紹:

佛說親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云:「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花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應當繫唸唸佛形像稱彌勒名。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宏誓願,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仲臂頃,即得往生兜率陀天。於蓮花上結加趺坐。百千天子作天伎樂,持天曼陀羅華,以散其上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應身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今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是無疑當得生兜率天上值遇彌勒,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

佛告優婆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是諸大眾,若有得聞彌勒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但得聞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恆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

佛告優婆離,若善男子善女子,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之形象,香花衣服繪蓋幢幡禮拜繫念,此人命欲終時,彌勒菩薩眉聞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院羅花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值遇彌勒頭面敬禮,未舉頭頃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如來。

佛告優婆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於未來世,當為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者,當知是人於無上道得不退轉,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授記。

佛告優婆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院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念兜率陀天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見一蓮花,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百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心。

由此經所引證,現今白陽法門之種種發心及迴向,皆是以彌勒淨土為宏揚中心,當然也更希望有緣佛子都能當下明心見性,澈了⊙第一義諦。但是白陽門徒得了明師之一點-⊙,是否累世之迷昧,瞬間都頓除無疑?得了這一點,是否剎時即見自本性,識自本心?如果得了這一點,累世之迷昧即頓除無遺,並剎時見自本性,識自本心,為何那麼多元靈還需要經過「九九紫陽關」之考證教育,然後往生天佛院?吾們從白陽弟子平日生活中,對  彌勒菩薩之信仰,及宏揚持齋守戒,行善佈施等修行內容來看,當然其誠心、深心、迴向心若皆具足,皆能無疑往生兜率天。

悟緣:如此說來,天佛院淨土並非佛德究竟圓滿之地。而是不能了悟第一義諦⊙,見自本性,可是虔修十善,持戒恭敬  彌勒菩薩之白陽弟子,暫時歸依接受進一步教育之地。

若是了悟第一義諦⊙者,則證自性清淨佛土,十方淨土皆可逍遙隨心自在(如此方真正登理天也。)!

祖師:嗯!悟緣真不愧是  古佛之高徒,聞言即悟。天佛院淨土是專為符合  彌勒菩薩本願者,而又一生未能成就自在,轉世恐有退墮者而設。接引其往生天佛院淨土做為依靠,再接受有緣菩薩之調教。

雖然在兜率天修煉,不致退墮,但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為了要與  彌勒慈尊同下閻浮提(人間),見佛聞法而證自性,故彌勒淨土之重心仍在人間淨土與龍華三會也。

悟緣:是啊!難怪乎現在千門萬教都在為著世界大同,人間淨土而努力。原來這些行動都是受了  彌勒慈尊鴻慈大悲所感召,為了實現彌勒淨土而奮鬥!

祖師:悟緣所言不差,淨土雖有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之大略分別。但每一靈性最重要者,乃是自性淨土之創建。對人類而言,彌勒淨土、人間淨土、大同世界之實現,實乃是天運與人力最應努力之方向!

悟緣:原來如此!方才  祖師所提到之事淨土、相淨土、真淨土,弟子愚昧不能盡然會心,可否請  師尊略為開示,以錄遊書?

師尊:善哉!吾徒好問,吾就應爾之請,略為解釋:

事淨土者分為求「有」之淨業所感者(如諸天),及求出世之淨業所感者(如安樂國)兩種。

相淨土則分二乘土及地前菩薩土兩種。

真淨土則有離妄真土(十地菩薩所居)與純淨真土兩種,而純淨真土又細分真土與圓應土,如法性土(法身佛所居)實報土(報身佛所居)即屬真土之意義。而法應土(淨土三昧法門所現)及報應土(大悲願力所現)則屬圓應土之意義。

總之,凡夫有漏業力所感之事相莊嚴則屬「事淨土」。

二乘及地前菩薩所感之妙相莊嚴則屬「相淨土」。

十地菩薩以及佛所居住者為「真淨土」。

真淨土中,十地菩薩所居者名「離妄真土」。佛所居者名為「純淨真土」。而佛所自享者名為「真土」;示現給其他有情者,名為「圓應土」。

但以上都是解脫者,隨其三僧祇劫之淨業,所自然感得之清淨依報。其實未解脫前之「菩薩因行」方是天運之重點。

在「菩薩因行」當中,隨著菩薩所發下之「本願」而建立成佛後之諸種淨土,才是大乘行者廣談宏揚淨土之本意。如西方極樂淨土,就是  阿彌陀佛依四十八願所建,而  彌勒佛之兜率陀天淨土與人間淨土,更是依  彌勒之宏慈大願所建,此點乃是白陽弟子修行不可不知之重點。在此吾亦特別一提,以示修道發大願之重要也!

祖師:  古佛一番金玉良言,不但道盡了現今天運之所由來,更為我「仙才改註」之意義做了詳盡之解說矣!希望在世修道佛子,明白此中奧妙,爾等現在俱有人身,不但要藉「菩薩因行」之大願而早日證悟自性理天,更當明白天運開創人間淨土之由來,好好珍惜佛緣,維護正法,同助天盤,掃除迷信,光明道路!

師尊:凡吾白陽門徒及  彌勒慈尊之信仰者必要切記,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所云:

佛告優婆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指觀想兜率淨土之妙相)。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院天上妙快樂。

此段中最值得注意者是「不厭生死」、「不求斷結」,因為只有抱持這種,「吾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捨我其誰」之大無畏精神,方能真正實現「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之大覺者心胸。也方能為開創人間淨土作一番盡心盡力之奮鬥也!

今夜時辰己晚,感謝  天英祖師費盡唇舌,又添寶書一篇貝葉,吾師徒就此告辭。悟緣!拜別  祖師。

悟緣:叩謝  祖師釋疑解惑,弟子受益匪淺,就此拜別!

祖師:排班奉送  古佛師徒!

師尊:悟緣上蓮台,起......。

佛壇已到。

悟緣靈體還原。

 
第十五回  皈依正信路光明  背道入獄遭懲誡

南無原鄉無念機    屏棄塵染名無依

瘋相生滅由緣起    僧住清淨應三期    吾乃

南屏瘋僧  天然爾師  欽承

天旨  降至東川  恭進佛軒  禮參

慈娘  問安諸賢  今日到壇  續著金篇  三才辛苦

功居品蓮  還望貫志  助天收煎  天運燃眉

諸子曉然  各立大願  勇往直前  替師分憂

替母擔肩  道務紛景  諒有感焉  速傳正法

以匡苦顛  白陽佛子  祈盼甚急  書早著成

拯救迷頑  方有指針  循此參研  可整盤蓮  咳咳止

三叉路  自心分  清濁異邦

九九關  受教育  真懺免難

理不明  又頑固  地嶽苦慘

趁此生  勤悟道  真修實參

歷劫因  逢真道  不修最冤

得人身  遇明師  指點玄關

登佛壇  學聖賢  心志要專

改毛病  去惡習  理得心安

日三省  觀照深  本性可全

行十善  三施作  功德圓滿

緣若盡  寸氣斷  魂歸靈山

不畏苦  不執相  乘願再凡    哈哈

世尊證道之後,大轉法輪,雖然佛法浩瀚博大精深,但以八聖(正)道稱為最中肯易學之法,白陽弟子修參道學,亦不可不知此者。八聖道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與正念、正定。

正見者,佛云:「見無所見是為正見。」又云:「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正見以白話解釋之,即謂正確地觀照事、人、我、法、相也。凡人每以「我識」、「六根」做為判斷一切事-理的憑準。於是隨相轉念,尤其以自我(私心)為中心之立揚,分隔了大我與真我之合一。於是三毒五蘊因之而生。故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惡,即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此者正見使然也,能正見者,何懼不能見性?

正思者,正念也,正心也。「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此意在勉人需於正思用功夫也。正思亦可謂正確之思惟。「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故修子必於思想上以道心調人心,以道心克慾心也。所謂「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其意即此也。

正語者,正確表達以道德真理為依據之理論。天地無言,唯賴人語。故修子本身應培養對道德真理之認識,尤其擔當承先啟後之神聖任務者,對道義道史上應隨時隨地提示給大眾,此亦維護正法,同助天盤也!

正業者,正確之行為也。凡為修士必有規戒可循,聖人以道設教,匡扶人類行為不至越軌。故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進一步應該事事以利他為主,利他即是仁愛精神,由小及大而為博愛、天下為公。是故修士於初修之時循規蹈矩,日久功深,則為所欲為皆不踰矩也。

正命者,正確之靈命、天命、性命、生命、使命、壽命也。上帝為靈命之源,人類皆秉承天命賦性而生,人人均負神聖使命,藉著心身之生命融會理、氣、象於因緣之中。故修子由日常生活之中領悟生命之實相,行使因緣之使命,終究達於天人合一之天命,皈回靈命之源也。

修子切莫因修道而作離群之想,蓋大乘道者乃悟出世心行入世行也。故過正常生活,不怪力亂神,不違俗離常,在衣、食、住、行、育、樂上順天性之自然而行之事也。

正精進者,君子自強不息之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則腳踏實地,心悟佛意,有過懺侮,有功不彰,一切盡其在我,量力而為,不可勉強而失自然,或偃苗助長,造成身心之傷害也。要知大乘佛子乃是世世願行菩薩道者,於精進中不疾不徐,無為而為,無求無執,如此方是正精進也。

正念者正心,亦是覺心菩提,佛之掃三心、飛四相,儒之格物致知;道之清心寡慾者是也。如是則人慾盡而天理行,習染一除,本性可見也!修子必持平等、至善、慈悲則達正念。

正定者,自性無散亂之意也。此境與戒、慧同體,故修子由戒入手,由慧啟門,皆可達於正定。依信、願、行三者同步而進,自能瞭然大道奧義,而立金剛定正信,持此信力,即可不受外界變幻不定之現象所動搖,如此辦道如意,修道安穩矣!

八聖道實為修子自觀自照之明燈,若能依此、修此,可獲大益,何樂不為?哈哈。

今夜著書時辰已屆,有勞鎮殿將軍嚴護法壇,悟緣愛徒速速靜心!

悟緣:弟子叩請  師安,前幾回  師尊已率愚徒遍歷「九九紫陽關」,訪錄各關之職司,並親睹歸空修子之種種考證情形,不知今夜  師尊要帶弟子前往何處繼續訪遊?

師尊:今夜吾等奉旨遊記人間修子歸空之情況,再至地獄觀看貶落之修子,接受懲罰與教育之情況!

時間緊迫,悟緣速上蓮台,吾倆出發矣......。

蓮台迅疾引空而去,不久飛至一城市之上空,但見地面萬家燈火,天上繁星點點,幾令人分不出天上人間。突然  蓮臺緩緩下降,在一座巨大建築之前停下,細視之原來是有名的○○醫院......。

悟緣:敢問  師尊,這座現代化建築之醫院燈火通明,為何卻令人感到陰氣森森?

師尊:那是爾之靈覺使然!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歷之程序,而醫院正是眾生「病」、「死」蒼萃之地,是故陰氣充塞,令人不自在也!吾倆速進內參觀當更明瞭。

悟緣:弟子遵命!

嗯!陰氣愈來愈盛,令人寒毛直豎!

師尊:悟緣正心平氣,勿受其氣干擾也!

悟緣:是......。

果然恢復原狀,驟然不覺陰氣矣!

眼前有許多鬼魂來去,又見黑、白無常立於病房門口,亦有福神等候在走廊上,似乎是各辦各事,互不相干。

師尊:所見鬼魂皆因與病人有「業力」之冤欠,索命而來者。黑、白無常則係奉冥王之命,等候拘提亡靈前去報到。福神則來迎善魂往生天界者也。

悟緣:弟子啟問  師尊,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不生不滅,為何這些鬼魂尚要在此苦苦索命?

師尊:問得好!在世若為「執著人」,死後定做「執著鬼」,這些鬼魂皆因認假為真,執著肉體之假相為真,殊不知所奪走者是一假體,「真我」(自性)如如不動絲毫不受影響。

悟緣:照這麼說,壞人可以做盡壞事,亦不會受到報應了?

師尊:非也,此問是頑空之誤見,自性雖是如如不動,但身、心、口之業力,仍在因果之中,連佛都還落於因果之中,何況是壞人?既是壞人又做壞事,其心未明、性未現可知矣!

再說,一個明心見性之人,言行合道,心與天合,怎麼會去做壞事呢?

悟緣:感謝  師尊解此疑惑......。

二人且談且行,已來至一病房門口,病床上一清瘦老者,神態安祥,似乎已入瀰留狀態。周圍五、六位兒女圍繞,瞼上充滿焦急與悲傷,一位醫師與二位護士,正在做最後之施救,然而人力已無法回天,老者溘然而逝矣......。

師尊:悟緣!注意看!

悟緣:啊!老者玄關與下丹田之間那條放金色毫光之「靈帶」突然斷了,毫光之中隱隱一縷白光,若非細心實在不易看出,漸漸白光越聚越大,逐漸幻化成一人形,形狀與剛過世之老者相仿彿!但似乎胖了一點,而且也年輕了許多,臉上充滿歡喜之表情,敢問  師尊,這是什麼緣故?

師尊:這位老者乃是人間有修之士,早年得明師一指,即專心學道,不斷傳道度眾,行功立德,如今大限已至,因此靈覺凝於玄關正門之處,恢復自如本性與本來面目,故肉體雖死卻是靈性之「復活」,當然是可喜可賀,此理明否......。

此時耳際忽聞仙樂飄飄,室內檀香陣陣,一位天神自天冉冉而降,先與  師尊作禮,再與老者亡靈為禮。老者之靈一一環視遺眷,見遺眷個個傷痛欲絕,不禁搖頭嘆息。然後老者之靈對著遺體鄭重地拜了三拜,起身隨天神而去,仙樂與香味越去越遠......。

悟緣:剛才這一幕真奇怪!老者之霽既慶喜獲「重生」,為何還眷戀遺體,而下拜告別?

師尊:悟緣此言差矣!此老者之靈對遺體下拜,並非眷戀之意,乃是其在世「借假修真」,現在立刻要告別人世,因此對其肉體之一種感謝表現也。

現在咱們換個地方觀看,速上蓮台!起......。

到了!可下蓮台矣!

悟緣:這是什麼地方?好像是鄉下嘛!

前面一棟樓房,有許多人聚在那兒,像是有什麼事情發生。啊!樓上還有佛堂呢?

師尊:這裡是台灣南部的一處鄉下佛堂,今天早上這位堂主歸空了,現在遺體正停放在廳堂之上,悟緣,爾可隨  師進去看看。

悟緣:是!廳堂之上一位孝男正揭開覆蓋在死者身上的白布,原來是一位坤道堂主,雖然已經逝去,但是臉色栩栩如生,神態安祥,恍若睡著了一般,令人望之不覺畏怖。

現在又來了幾位遺屬,開始為死者更換壽衣,經過這麼久的時間,屍體竟然如生前一般,並不僵硬。一會兒功夫便已更換整齊。

懇請  師尊開示,許多道親歸空之後,仍然身體柔軟,究竟是何原因?

師尊:此種現象乃是死者具有濃厚之宗教意識,白陽弟子每日虔心燒香禮佛,經常聽聞講師講經說法,日久自然對大道體悟愈深,因此大多數具有信心、真心、誠心、迴向心,雖臨命終之時,心中不起畏怖而有歸依之感,加上  祖師願力之加被,因此得以柔軟也。

悟緣:此種情形是否為白陽法門所獨俱?

師尊:非也!其他教門之修士,亦時見上述之情形,其道理亦是相通也。

悟緣:那麼這位已歸空之坤道堂主,定是一位抱道奉行,深解白陽法義之修子,故才有此現象?

師尊:不錯!其靈現已被引至「得道亡魂稽查室」,若無惡過,則將逐一經過「九九紫陽關」各關口之考證,然後往「天佛院」安位也。

現在吾倆再換個地方繼續參觀。悟緣速上蓮台!起......。快到了!蓮台亭在空中,悟緣可睜眼看看!

悟緣:看此景緻好像又來到大都市,下面一條寬大馬路,雖在夜裡仍然車水馬龍,馬路一側十字路口之一角,有一座規模宏大壯麗之廟宇,廟裡燈火輝煌不少香客正在燒香禱告,香煙嬝嬝十分鼎盛,原來正是聞名的○○宮。

鄰近廟宇亦是一片建築,綠瓦屋頂老式建築,稀稀落落幾個人在走動,空地上擺著許多花圈,亦有靈車,氣氛顯得十分淒清,竟是一家大規的殯儀館。

從殯儀館順著馬路下去,是一座佔地廣闊的人工花園,名為○星花園,花圃修飾得非常整齊美觀,園內百花盛開,五彩繽紛,不少遊人悠遊其間,也有兒童在此嬉戲,個個都顯得快樂自在,真是人間樂園也。

師尊:悟緣,爾看到什麼嗎?

悟緣:弟子看到一座大廟宇,一家殯儀館與一座大花園連成一排!

師尊:用心「看」,不可只用眼睛看!

悟緣:  師尊如此交代,定有深深用意!.........。

哈!弟子會意了!

師尊:說說看!

悟緣:此係天、地、人三曹清會對案之顯像。廟宇供奉的仙佛代表「天」;殯儀館之亡者入土為安代表「地」;花園裡之遊人充滿歡樂代表「人」,弟子愚見,不知對否?

師尊:哈哈!孺子悟力不差!

悟緣:太好了!照這麼說在第四回遊記中,弟子與  師尊參訪「收圓籌備處」時,蒙  天官開示之收圓勝境,終將有實現之一天。到時候苦海化成蓮花佛國,東土改成淨土西天,大同世界,風調雨順,物阜民豐,國泰民安!

師尊:悟緣!先別高興得太早。蓮花佛國、大同世界之創造,非是一部份之人力可成,而是要靠一切眾生之力共同創建。眾生者,造業之眾,因果所生,若是眾生皆造善業,而生善果,成為一股共善之業,則有助於大同佛國之早日到臨。世上各教、各門及我白陽弟子所共同努力之目的,即是在此,  吾深望世上修子能善悟此義,發大願心,而共助天盤也!

悟緣!時間己然無多,快上蓮台隨  吾往地府遊訪!

悟緣:弟子已站穩了!

師尊:蓮臺起......。

蓮臺再度破空而去,轉瞬溶入於蒼穹之中,不知飛越幾千萬里,最後來至一處高山之前,速度漸漸減緩,慢慢下降......。

悟緣:咦!這裡不就是「心頭山」嗎?記得弟子第一次與  師尊靈遊時即來過此地。

師尊:正是,吾倆現在就由山邊之「地獄洞」進去,可達地府也......。

蓮臺繼續飛走,穿洞而入,只覺四面黝暗,伸手不見五指,身旁陰風陣陣,突然眼前一點紅光,漸近漸大,終於飛至,原來是一座殿府,殿前匆匆走出兩排吏員,遙望來路。悟緣與  師尊來至殿前下蓮臺......。

悟緣:敢問  師尊!這裡是何處?

師尊:這裡已是地府之「東獄殿」,乃  東獄大帝所轄,  大帝已率吏員出迎,悟緣隨  吾拜見,不可失儀!

大帝:  古佛聖駕與令高徒悟緣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師尊:  大帝快勿如此說,今夜吾奉旨攜劣徒悟緣冒擾,還盼多多賜教是幸!

悟緣:弟子叩見  大帝聖安!

大帝:快快請起,請隨吾進殿敘話......。

言畢,  大帝前導,  師尊與悟緣隨後進殿,殿闕建築亦頗莊嚴壯麗,祇是氣氛要比前幾回所遊諸關口凝重,未幾已入殿堂,賓主坐定,  帝命司禮吏員奉茗畢......。

師尊:悟緣!今夜  為師何以帶爾至此參訪,知之否?

悟緣:請恕弟子愚魯,方才弟子還以為  師尊欲帶弟子去拜訪十殿閻君哩!

大帝:世人對於地獄十殿之情況較為熟悉,而本殿位在十殿地獄之東,與西方極樂世界遙遙相對,人跡罕至,難怪悟緣會做如是之想,若有所疑儘可提出不用客氣!

悟緣:弟子記得東嶽就是泰山,為何「東獄殿」竟會設在地獄。

大帝:  吾帝雖名東獄大帝,實際權責係掌管地獄之靈,是以有本殿之設。

師尊:今夜吾倆師徒奉旨訪遊  貴殿所轄之「僧儒道獄」與「得道懲誠獄」,望  大帝稍加說明職司,以便隨後訪遊也!

大帝:「僧儒道獄」專以懲治雖在世皈依寺觀善堂,但無法通過「九九紫陽關」考證,而貶落之亡靈。

「得道懲誡獄」係特為白陽法門「得道」之原靈而設,獄內之原靈亦是由「九九紫陽關」貶落者。

此二獄之性質,與其他地獄稍有不同,均係針對身入道門之亡靈而設。至於本殿轄下之「聚善所」與「修神所」等,非在參訪之列,於此不再多述。

師尊:時間不很充裕,是否就請  大帝允許參觀訪問二獄?

大帝:獄官已來殿等候多時,  貴師徒可隨之前去。

獄官:請  古佛與悟緣修士隨下官前往......。

三人步出殿右行,翻過一處小山坡,視線頓時開闊,「僧儒道獄」已然在望......。

悟緣:前面見牛、馬二將軍押一批罪魂將要入城,罪魂個個腳鐮手銬面帶憂慼,有數位罪魂狀似不願進城,而遭惡面鬼卒以鞭毒打,鞭加雨下,罪魂哀號呼天搶地,最後還是入城去了!

獄官:守城官已在城門侯駕,請二位隨吾入內參觀!

城官:恭迎  天然古佛與悟緣修士!請進!

師尊:不用多禮......。

三人來至獄內,哀聲震耳欲聾,正是罪魂在此受刑之慘號聲......。

悟緣:請  獄官提調幾位亡靈接受訪問!

言罷獄吏已押來一僧一道二位亡靈......

獄官:聽著!這兩位是  天然古佛與人間修士悟緣,奉旨著書來此遊訪,以充金篇資料,爾等快將在此受刑因由訴出,不得隱瞞!

僧魂:苦也!請  古佛慈悲救我一救!

師尊:自作自受,吾亦愛莫能助,不若將在世犯過實情,趁此機緣照實吐露,或可稍抵罪愆也。

僧魂:是!是!吾在世為一寺廟之主持,寺廟香火鼎盛信徒極眾,經常有人送來許多善書經典供香客取閱,尤其鸞書之類特別多,在吾認為除了佛法之外,其餘皆為邪魔外道,鸞書更是邪魔之物,閱之會引人入迷,因此除了佛教書刊之外,其他書籍一律引火焚燬,此生在吾手中焚燬之書不計其數,吾始終認為是在維護正法而沾沾自喜。

歸空之後,魂雖至「儒道釋亡魂稽查室」,但隨即被貶落地獄,  大帝因吾蓄意焚燬代天宣化之善書經典,罪大惡極,雖有功德亦不足抵過,發落來此受刑,每日毒火焚身,皮焦肉裂,痛苦難當也。

獄官:萬法本來平等,爾之行為破壞法力莫此為甚,希望爾好自反省體悟,以待日後刑滿出獄也。

悟緣:這位道士請了!是否亦將在生所犯之過訴說,以供登載遊書,勸化世人?

道魂:唉!唉!吾在陽世身入道門,然而並未專心修道,只是假道之名安身而已,是以道經不參,妄造是非,劃符作奸,假法術流為人消災解厄,誆騙銀財!甚者藉法術敗壞婦道人家名節,犯下滔天大罪。

過世之後,亦是魂經「儒道釋亡魂稽查室」查證所犯罪行,該當貶落地獄,  大帝以吾善德不立,罪行纍纍,辜負身入道門之大好修道契緣,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判吾入此獄中刑罰。兇厲鬼差冷面無情,每日執長叉猛刑吾軀,利叉插穿五臟六腑,痛得死去活來,天眼昭彰,吾今真是悔不當初,懇求  古佛在上救拔!救拔!

師尊:仰箭射空,力盡還墜,果報業力替代不得,爾還是安份在此受刑吧!

言罷,獄卒押下二魂......。

悟緣:再勞  獄官帶路,吾等欲再至「得道懲誡獄」一訪。

獄官:請隨吾來......。

三人出城而去,行經一段曲折小徑,過一小坡,「得道懲誡獄」赫然在望,城官已候在道旁......。

城官:歡迎  古佛與悟緣駕臨本獄!

師尊:吾等時間不多,請速提調幾位貶落之亡靈前來接受採訪。

城官:是!請稍候。

言畢,命獄吏前往提調,不久見獄吏押三位亡靈迤邐前來,個個衣衫襤褸,形容憔悴......。

獄官:眾靈聽著!爾師  天然古佛今率悟緣前來採訪,個個將所犯罪惡據實報告,如有虛言,加重罪罰!現在還不快快拜見!

眾魂:罪靈叩見  師尊與悟緣!

師尊:起來吧!在世不知修,今日淪落至此,唉!咎由自取也!

獄官:現在個別開始報告吧!

靈甲:吾在世得聞白陽大道,認真參研真理,並不時參加各種道理班,日後亦自設佛壇,度化不少佛子為善向道。因吾之努力學習,道理漸明,以後便在佛堂自己開班傳道,殊不知吾之道學程度,僅止於「頑空」階段,因此所傳之道理皆為似是而非之歪理,比如吾常講說:抽煙、喝酒、賭博等惡行,絲毫影響不到自性,因為自性原來不受,所以無罪可言,萬法由心生,亦由心滅,所以如果做了壞事,心不認為是壞事就行了......等等。

因吾之以訛傳訛,自誤誤人,不但無功反有大過,而且吾不肯接受大善知識之勸導指正,一錯再錯,造成今天之大惡果,懇祈  師尊救苦救難,徒今知罪了!

師尊:再大的罪罰,自性原來不受,怕什麼?好好在此安份受刑吧!

獄官:第二位罪靈開始報告吧!

靈乙:唉!吾在陽世曾拜求白陽大道,當時不知「得道」之珍貴,拜求之後就未再進一步深入探求真理,雖引保師常勸吾要進道,但吾只當是耳邊風,並不放在心上,因此對道義一竅不通,更甭提到修持。

只因吾在陽世作惡多端,吃、喝、嫖、賭無所不能,歸空之後在三叉路口之「得道亡魂稽查室」即被貶落地獄,每日接受陰差酷刑拷打,遍體鱗傷,真是悽慘,以上是吾之報告。

獄官:好!第三位輪到爾報告了!

靈丙:吾在世為一點傳師,平素開荒辦道認真,領導不少後學。只因吾不知道本平凡貫於日常生活之中,學道多年毫無感應,逐漸失去信心,而一心追求玄異神通,四處訪道,只因吾之迷而不覺,逐陷入「三六七二」假祖師之魔圈。最不該者,吾所領導之後學,大部份都隨吾一起走入邪道,誤人生死者,莫此為甚,吾實在罪該萬死!唉!唉!嗚.........。

悟緣:唉!一人墜落,千百萬人之生死大事盡誤!可嘆!可嘆!

師尊:今夜時辰已屆,吾率悟緣先行告退,煩請  獄官代吾倆向  大帝轉致感謝之意!

悟緣:拜別  獄官!多謝今夜之協助,使遊記增添無數寶貴資料。

師尊:悟緣上蓮台!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有勞鎮殿將軍護法!

吾回也!

 
第十六回  兜率天宮錄妙景  八卦果院顯修心

降伏執心面玄如    龍華菩提白陽軀

尊敬萬靈皆一體    誓遊世間作明珠  吾乃

天然古佛  欽奉

天旨  降至東土  恭進佛軒  禮參

慈娘  再與徒言  今逢聖會  奉命著書  諸徒肅然

靜觀批宣  天佛院景  即在目前  能值此會

歷世有緣  用心悟參  方不失蓮  書成之日

諸天欽讚  功德無量  廣頒人寰  光耀無邊

人人珍惜  處處傳宣  替師代天  引度良賢

棄盡邪偏  維護正道  發揚天理  皆回理天  哈哈

太虛大  不比那  心境無涯

放則彌  滿六合  退藏靈台

任萬劫  生滅變  此性原在

不動搖  如意寶  名為如來

清淨體  無相身  穩坐金階

無執著  無分別  更無對待

此境界  號真如  一理安排

非頑空  無一物  實存妙懷

包乾坤  運萬命  不沾塵埃

原如是  回首見  自觀自在    哈哈

明心見性,回理天,證清淨性土,乃為修道之最終目標。尤以白陽弟子,歷世廣修福慧,生逢應運普度法門。慧根深厚者,一指見性,作末法時期之燈塔,廣渡有緣,為創建人間淨土而努力。慧根較淺而真修實煉者,雖然在白陽法門之調教下,未能頓悟自在。但歸空後,符合  彌勒慈尊之接引本願,經「九九紫陽關」之考證後,必能往生兜率陀天,再接受有緣菩薩之教育。於「未來世」隨彌勒下閻浮提,親臨龍華大會,聞法證道,登理天,面無生也。

白陽門徒切記宏揚  彌勒淨土,必抱「不厭生死」,「不求斷結」之大無畏精神。因為只有如此方是維摩經所稱讚:「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之大乘大公精神,亦方符合「同體大悲」之內涵,當然發此大菩提慈悲心,並非戀眷人間聲色,或恐懼空界寂寂。或著眾生相,或執緣行慈。而是無住行慈與無相大悲心之流露也。故淨土並非讓人避難或享受之地,而是帶著懇荒之精神,造福眾生等理想之菩提心。

為師奉勸彼輩觀唸錯誤之修子,確實體悟  彌勒祖師大慈鴻願之真義。隨時隨地盡力幫助同胞(一切眾生),使之得法喜道悅。並勤行素食、護生、守戒、十善,恭敬  彌勒慈尊,悟參自性,接引緣人,不計苦樂,不避煩惱,不喜涅槃不懼生死,如此方不愧是代天宣化之白陽賢良也。

師尊:悟緣!今夜我倆將前往兜率陀天,正式參訪「天佛院」!

悟緣:哇!真是令人興奮,歷經千辛萬苦,長久期盼,終於要去拜訪響往已久之「天佛院」了!

師尊:先別得意忘形,在未出發之前,吾先做一番說明:兜率陀天是吾白陽法門原靈暫時寄身之淨土,其景色及天福,相信在世之賢徒,必定人人急欲知道,吾在此引述一段經典,以增加人間修子之向心力!

佛說觀彌勒上升兜率天經云:「兜率院天上,有五百億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故,以天福力造作宮殿,各各脫身梅檀摩尼寶冠,長跪合掌發是願言:

我今特此無價寶珠及以天冠,為供養大心眾生故,此人來世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彼佛莊嚴國界得受記者,令我寶冠化成供具。

如是諸天子等各各長跪,發弘誓願亦復如是。

時諸天子作是願已,是諸寶冠化作五百萬億寶宮,一一寶宮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寶所成,一一寶出五百億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億蓮華,一一蓮華化作五百億行樹,一一樹葉有五百億寶色,一一寶色有五百億閻浮檀金光,一一閻浮檀金光中,出五百億諸天寶女,一一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

時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其樹生果如頗黎色,一切眾色入頗黎色中,是諸光明右旋婉轉流出眾音,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一一垣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一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莊嚴垣上,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爾時此宮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從座起,遍禮十方佛,發宏誓願,若我福德應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令我額上自然出珠。即發願已,額上自然出百億寶珠,琉璃頊梨一切眾色無不具足,如紫紺摩尼表裡映徹,此摩尼光迴旋空中,化為四十九重微妙寶宮,一一欄循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諸欄循間自然化生九億天子五百億天女,一一天子手中化生無量億萬七寶蓮華,一一蓮花上有無量億光,其光明中具諸樂器,如是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

時諸園中有入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湧游梁棟間,於四門外化生四花。水中華中如實花流。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纓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往空中從水面出,讚嘆菩薩六波羅蜜: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亦有七寶太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浮檀金無量眾寶以為莊嚴,座四角頭生四蓮華,一一蓮華百寶所成,一一寶出百億光明,其光微妙化為五百億眾寶雜花莊嚴寶帳。

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寶,以為寶鈴懸寶帳上。時小梵王持天眾寶,以為網羅彌覆帳上,爾時百千無數天女眷屬,各持寶華以布座上,是諸蓮花自然皆出五百億寶女,手執白拂侍立帳內持宮四角有四寶柱,一一寶柱有百千樓閣,梵摩尼珠以為絞絡,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如是天宮有百億萬無量寶色,一一諸女亦同寶色。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往生兜率天宮,時兜率天宮有五大神。

第一大神名曰寶幢,身雨七寶散宮牆內,一一寶珠化成無量樂器,懸處空中不鼓自鳴,有無量音適眾生意。

第二大神名曰花德,身雨眾花彌覆宮牆化成花蓋,一一花蓋百千幢幡以為導引。

第三大神名曰香音,身毛孔中雨生微妙海此岸梅檀香,其香如雲作百寶色遶宮七匝。

第四大神名曰喜樂,雨如意珠,一一寶珠自然住在幢幡之上,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饒益勸助菩提意者。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身諸毛孔流出眾水,一一水上有五百億花,一一華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諸毛孔,生一切音聲勝天魔後所有音樂。

佛告優婆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今為汝等略為解說。」

以上妙景乃  世尊讚嘆兜率陀天之形容,希望在世修子能發無上道心,不厭生死,愛敬無上菩提心,持五戒八齋具足,身心精進不懈,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上妙快樂,則命終必能往生此淨土也。

悟緣:原來兜率陀天有如此莊嚴妙相,難怪白陽法門能蒙上蒼如此看重!

師尊:  彌勒慈尊攝引眾生至兜率陀天,並非其最終之目的。只是權宜讓未能見性成佛之眾生,有一個不退轉之依靠境。故凡修福持戒,符合往生此天之人,被要求為不厭生死、不求斷結,且願隨  彌勒下生閻浮提。

慈尊之彌勒大願著重在創建人間淨土與龍華三會,此點白陽弟子不可不知。若只一味盼望晉昇天佛院,而不願再下凡塵者,即不符合往生天佛院之條件!

悟緣:請問  師尊!  彌勒祖師為何要把眾生從人間攝往兜率天,然後又要眾生再次下凡塵呢?眾生既然好不容易離開千變萬化之易退轉人間,往生兜率天,永遠在那兒豈不更好?

師尊:愛徒有所不知,兜率陀天雖然美好,但畢竟不是圓滿佛德之地。  彌勒慈尊為了拔度末法人間眾生之悲苦,避免眾生愈墜愈深,故才以大慈大悲之願力,普攝有緣佛子往生兜率天,以保佛根不退轉。

到了人間化成淨土之時(現在千門萬教正在努力宏揚真理,更是儒宗應運,普救倫理道德之喪亡,祈使大同世界之早日完成實現!)  彌勒祖師就曾帶領所有兜率陀天之佛子,降生閣浮提,並在人間龍華菩提樹下證佛,共說法大轉法輪三次,使能參與該會之人,都能見佛聞法,以超生死,完成靈性之大收圓,這就是龍華三會之來由也!

悟緣:請問  師尊!既然人間已變成淨土,(大同世界)為何還需要  彌勒慈尊再臨人間開龍華會呢?

師尊:人間雖然變成淨土,但仍未達到圓滿佛德之境,故  彌勒慈尊才以兜率天菩薩最後身來降人間,於龍華菩提樹下證佛,然後大轉法輪,合聞法者皆證羅漢以上之果位,此者亦是白陽法門之努力目標也!

悟緣:請問  師尊!何謂菩薩最後身?

師尊:由凡夫修到佛,一共要經歷五十五個階位(十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而至等覺以後,所有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永盡,一切習氣,蕩盡無餘,因其智慧、功德等似妙覺(佛果),故名等覺。第五十五個階位即等覺,也就是菩薩最後身,又名一生補處。

兜率內院乃菩薩最後身之住處也。三界猶如火宅,除了兜率天內院外,都是在生死輪迴之中。  釋迦如來為菩薩時,最後住處,住於此、終於此,下生人間而成佛。今為  彌勒菩薩之淨土,此亦菩薩身之最後,將來下生人間,成佛於龍華樹下。

人間淨土乃是守五戒、行十善所獲得之福報,尚不能跳出輪迴之苦,斷生死之根。故由  彌勒佛應運收圓,開演龍華三次大法會,度化無數眾生,了脫輪迴生死。

悟緣:加此說來,得逢三寶真傳之人,能夠「地府抽丁,天榜掛號」,而且歸空後可往生天佛院。原來這都是受  彌勒祖師之鴻慈大願所攝引,是以代代  祖師,千門萬教都是為了同一目標--實現人間淨土,而奮力不懈了!

師尊:是也!愛徒悟力不錯。凡間修士,不論身入何門,只要肯修五戒,行十善法,得聞  彌勒佛號,不厭生死,不求斷結,造像恭敬禮拜,樂生兜率天上,都會蒙  彌勒大慈大願所攝引,往生兜率天安位也。

說明到此為止,悟緣速閉心眼,上蓮台,起......。

蓮颱風馳電掣破空而去,但聞耳邊風聲颼颼,衣袂飄飄,其速比往日更疾,不知已越幾萬里。忽然遠遠出現有八角亭一座,稍近,只見頂蓋琉璃,流丹飛彩,瑤幾燦目,瑞映千條。

悟緣:敢問  師尊,眼前一座八角亭,此處是何地方?

師尊:此處已入兜率天境,「八卦功果院」距此不遠矣!

此亭乃往兜率天淨土之必經路徑,景緻幽雅,常為神仙駐足停息,我倆不妨在此一遊......。

於是二人攜手向前,步上亭階,撞頭望見亭上高懸一金匾,書曰:

「八卦亭」三大字,金光輝煌奪目,亭內清幽寬敞潔淨,遊憩之客,仙風道骨,氣度閒逸。亭前左右繁花盛開,異香襲人,氣暖景麗,鳥鳴和婉,堪稱淨土勝景也。

正在欣賞之間,忽聞樂聲嘹喨,傳自前面之殿裡......。

悟緣:前面中門大開,迎面走出一老者,滿面慈祥,白眉垂頰,率領幾位吏員前來迎接,不知是何人也?

師尊:這位乃「八卦功果院」之院長。悟緣,速整衣冠向前參駕!

院長:歡迎  古佛師徒駕臨本院,有失遠迎,失禮之處請多海涵!

師尊:豈敢!豈敢!吾師徒奉天旨來訪  貴院,還請院長不吝指教!

悟緣:下生拜見  院長聖安!

院長:免禮!貴師徒太客氣了,爾等乃諸天使者,為著寶書而奔走,吾院禮當盡力援幫,以增法輪之佛光也。請!請!快請入內......。

於是眾人漫步前行,不覺已到院前,舉首望之,院閣盤鬱,金輝呈紫,雕

樑畫棟,艷麗如玉闕,正面高懸一金匾,書曰:

「八卦功果院」五大字,紅光四射,左右對聯曰:

千科功明眾善奉行

萬蓮清香纖塵不染

院內許多吏員,皆忙碌案几,見  院長與  古佛師徒入內,皆肅立敘禮......。

悟緣:啟請  院長,人言天上淨土,快樂逍遙,淨而悠閒,今見院內吏員眾多,宛如非常繁忙,比「九九紫陽關」內之吏員猶有過之,此是何因也?

院長:爾有所不知,凡三界氣數之內,陽極則必陰生,自開天闢地以來,天運數迭,於今時為午未相交,乃天數應於收圓,元靈同歸靈根之期。故千門萬教承運而齊顯,重整天盤以期龍華三會之早日實現。

而三界之內,神人鬼魂,知此佳緣而能有所奉獻者,本院錄其實績,稽證夙世之功過錄,而後奠定白陽盤之「等」、「果」、「位」。「三級」、「三階」、「三蓮」。送往天佛院,享萬八載之兜率天福也。

斯乃自有世以來,未曾有之奇緣。故而此際三曹震動,萬靈向前,諸天星斗下凡,十方佛菩薩天人,皆在同助天盤;或為宣揚佳音而忙,或為宏佈五戒十善而到處奔忙,或為廣傳心法而勞。如是之故,本院因負責甄錄此偉大奮鬥之過程,以便公正定果,所以事務較「九九紫陽關」繁忙也!

悟緣:方才  院長提到奠定白陽盤之「等」、「果」、「位」,以及「三級」、「三階」、「三蓮」等名稱,不知是為何意?懇請  院長詳加說明!

院長:此乃本院之職司,其甄別之重點在於行十善,守規戒之程度,亦即功德之多寡也。

蓋今已時屬白陽,上天明令  彌勒慈尊掌天盤,以其鴻大之本願,攝引眾生往生兜率天淨土。凡符合其大願條件者,皆需先經本院稽證功果,而區分成「等」、「果」、「位」、「三級」、「三階」、「三蓮」之不同層次,然後送往天佛院安位。故凡通過本院稽證後,呈遞無極殿者,皆能於白陽盤上天榜掛號,此者就是奠定白陽盤之意也。

至於其中不同之處,等實地參訪本院所司後,自然可以明白矣!

師尊:如此,可否請  院長將貴院之設施概況稍加介紹,以便錄載遊書之中?

院長:本院所轄設二大內閣院:一則「右閣八卦功果院」,一則「左閣八卦功果院」。

「右閣八卦功果院」,專司考定陽壽未終修士之果位。如其人在世,壽數雖未終,而俱功德者,上蒼則不失其位,果定於斯。右閣果院內之果位等級,隨其人之功德高低而昇降也。

「左閣八卦功果院」,院內之果位者,則為得道之原人,壽終之後,經三關九口之考證無訛,而後至此按功定位。再如超拔之亡靈,或功薦之神祇,亦復如是,需於本院考證之後,憑功德而定其位者也。

而左閣之轄下,設有修練亭、淨氣亭、禮儀堂、靜養亭、修禪苑、誦經堂、宣講堂等修練之處。凡至本院之原靈,功德未及證入九品之階者,俱列在左閣院,一則修練養性,一則逍遙清福。

如有功德至高,得以證人九品之階者,則位在「天佛院內院」,聆聽有緣菩薩之教化。

總而言之,果位是憑個人之功德,而奠定其位也。是故得道之人能至於此,可謂福享小神仙之樂,安適而自在也!

悟緣:啟請  院長開示功與果之等位如何區別?

院長:本院之功果等位分為三大功目,有「等」、「位」、「果」之別。

「等」則亡靈之等級;「位」則天吏之位;「果」則九品蓮台之果,三大功目依人之功德而別尊卑。

「等」者分上等亡靈、中等亡靈、下等亡靈,此三等亡靈均分別散佈在左閣院所轄之室、所、亭、堂、苑、組等地修練。

功德超越於亡靈等級之階者,稱為天吏之「位」,輔理三曹收圓之任,而吏位之分甄有五,曰:庶吏、事吏、專吏、督吏、監察專吏等。

悟緣:若功德超越於天吏之位者又如何?

院長:此者已登九品蓮台之果,可入內院靜養心性,安享兜率天無邊妙樂。並聆聽有緣菩薩之教化,以厚植慧根,等待未來隨  彌勒慈尊下閻浮提,聞法證道也!

論功德之高低階段有:得、功、善、德、道、品、臺、蓮等八大功目。在世行一小善曰一得,行十小善為一功,行十功為一善,行十善為一德,行十德為一道功,二十道功為一品,行三品為一台,行三台為一蓮。蓮以上為無量功德,無相佈施,無住無執之「福德性」也。

而犯過者,分別有五大罪目:凡在世犯一小過曰一失,犯十失為一大過,犯十大過為一惡,犯十惡為一罪,犯十罪為一刑。

以此二種之標準,判別善惡功過,三世因果功過相抵,以定其等,位、果也。

故白陽法門應運此際,普傳真宗,希望能入其門者,智慧早開,識天運而速修身養性,行功立德,以人道達天道,則不愧生在中土,得授至道也。

行功立德在乎正心誠意,遵守五倫八德,濟世渡眾,開荒設堂,廣興道場,宏揚中華文化固有倫理道德,此謂應運而修辦之也。

鑑今世道,世風日下,道義勇氣日薄,五倫八德淪湑,令諸神聖佛仙慨嘆!而天不言,地不語,人能替天擔憂,廣宣道德,渡人登岸,此功此德無量矣!

然則雖是如此,必也要令其明理悟道,悟性窮源,如斯則度人之功德非凡。高則建一德之善功;低者得一功之善,憑其人之真誠與善行,而誌載奇功。能如是,若一生只渡三五之眾,而所渡者,俱是抱道不退,善行堪嘉之人,如是之功德,詢可為無量矣!

師尊:是也!如是渡人之德,功大如此,但必也要悉心成全使之明理,作道盤之護法,國家之忠民,家庭之孝子,社會之棟樑,行道佈慈,處處以身作則為首務,以天下焉己任,置生死於度外之雄懷壯志。要知道降中土,現時蓬萊寶島乃是天心之所寄,不但政治清明,自由民主,提倡科學倫理。尤其肩任恢復中華文化道統真理之天職,白陽弟子更應以拯救大陸神州水深火熱之同胞為己任。蓋人間淨土,世界大同之創建,必賴炎黃子孫之共同奮鬥努力也!

天運已急,有心於正道之修子,必能明白天降大道挽救殘靈之大義,更需體會「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開創世界大同之關鍵。修子獨善其身,兼善天下,能不於此自勵共勉乎?

院長:  古佛一番金玉良言,道盡天心之寄望,人類為萬物之靈,唯有靈性之覺醒,道德之重整,再配合昌明之科學,才能化娑婆世界為蓮花國,創建人間之淨土,  彌勒慈尊之「龍華大曾」方能應緣而開,靈性也方能證道,永享逍遙自在之佛樂也。

悟緣:「禮運大同篇」對人間淨土之形容,甩白話解釋是說:「大道通行全世界,全世界之人皆以道心相待。選出真正賢能之人為民服務,大家彼此非常信實和睦,道心不退,精進不懈。所以人們不單只親愛自己之親人,同時也親愛他人之親人;不只愛護自己之子女,同時也愛護他人之子女。使老年人退休後,能安享清福,而不辛勞終生;壯年人各有所用,而不遊手好閒;幼年人有所教養,而不放蕩成性。並且老而無妻者、老而無夫者、老而無子者、殘廢疾病者都能得到最妥當、最關切之照顧。男子有適當的工作,女子都有很好的歸宿。物質生活非常豐足,任人享用,但不恣意浪費,且也不佔為己有,不坐享其成。雖各盡其職各盡其力,然卻不自私為己。所以一切私心小智,陰謀詭詐永不發生。一切搶盜偷竊,亂賤暴徒永遠絕跡。因此外出或夜晚,門戶不必關閉也安然無事,這便是大同世界,人間淨土。」

這麼理想之美好世界,誰人不希望其能早日實現?而擔任傳達此神聖偉大之任務者,誰人不尊?誰人不敬?故代代祖師香火薪傳,而萬世景仰。今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具有最高深之智慧與文化,此次榮膺大任,真是一大光榮也。

尤以  國父孫中山先生,先總統  蔣公,與今日英明領袖  蔣總統,都是領導我們為此神聖目標而奮闢之偉大舵手,此乃天盤之幸,亦是人類之幸也!

師尊:悟緣愛徒之言句句真心!  為師深盼凡我白陽弟子,皆能深體天意,掌握良機,共同為開創萬世太平覺路而奮鬥,方不負生於中土,逢遇真道之一大因緣也!

院長:哈哈!貴師徒同心共鳴,實在令人敬佩,現在不妨到本院各處採訪實例,以資記載遊書,為修子作燈塔南針也!

師尊:感謝  院長一番好意,今夜時間已晚,參觀之事就留待下回再來叨擾,吾等就此告辭!謝謝  院長今夜之幫助,下次再曾!

院長:既然如此,不便續留,就此恭送!

悟緣:感謝  院長慈悲開示,在此叩別!

師尊:悟緣上蓮台,我倆回壇,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第十七回  人成即佛成  大乘微塵化淨土

靈竅無相名玄關    隱顯收放無影山

濟世慈悲菩提覺    顛字深藏破執詮    吾本

靈隱濟顛  天然爾師  今承

母旨  再續金篇  恭進佛壇  百叩

慈娘  提機批言  寶書之著  已漸圓滿  此間功德

諸天皆歡  還望諸徒  丹誠一貫  護參法壇

性理真傳  白陽法心  書中洩全  有緣佛子

切聽師勸  隨字研參  遵理皈圓  自不枉冤  咳咳

兜率天  好風光  十善報全

大佛院  樂無邊  守戒承擔

大慈尊  彌勒佛  奉命收圓

開淨土  救劫煞  需靠人宣

白陽子  先明理  悟澈來源

稟天命  守道德  各立標竿

體師心  知天運  把道展寬

惜光陰  重緣分  方便應緣

棄執著  不攻訐  唯理可參

四海內  皆兄弟  豈可分斷

行大慈  體大悲  普度三千

揚性理  遵三寶  同歸天然

維護正法,同助天盤,識了天運,量力應緣,活潑真誠,以身作則,洞澈法心,因材引導,行慈佈道,始終如一,能如此者,可名大善知識矣!

白陽門徒每日主要功課,即為晨、午、晚三次之獻香禮也。而其中最重要之部份,正是願懺文之實義,不使之流於形式,實乃今日修辦者當務之急!身為白陽賢良,肩負代天宣化、重整道德、化劫救靈之重任。若不完全體會願懺文之真正含義,而只是一知半解,必在修行之道路上,發生隨風偃倒,徨徨無主之危象。抑或受誘誤入歧途;受謗、受考而半途退廢也!

願者,原心也。即,本來常覺之性,真心也。含有心願,祈求之義。

懺者,懺侮也。將往昔所有罪過、錯誤、毛病、習氣等,無絲毫隱瞞地呈現、認錯,謂之懺。而今而後,所懺事項業已覺悟,悉心永斷,絕不再犯,謂之悔。

故願懺文對於引導靈性,重新尋回真我,實具有相當重大之意義。白陽弟子若能發真心、誠心、願心,實實在在地於「佛堂」上行願懺,必能接上往生兜率天之金線也!

願懺文第一句云:「度心跪在  明明上帝蓮下,幸受「真傳」。「真傳」義是何指?第二句云:「彌勒祖師妙法無邊,護庇眾生!懺悔佛前,改過自新,同助天盤。」又是為何?

為師深盼諸徒能細心參閱「天佛院遊記」,必能自悟奧妙,做白陽末法時期之大善知識也!

今夜著書時辰已屆,三才嚴肅,悟緣靜心,有勞鎮殿將軍嚴護法壇,吾等啟程矣......。

蓮台高昇迅疾如電,一路無話,不久已到兜率天之外院--「八卦功果院」矣。  院長已佇候在階前,見  師尊與悟緣降臨,迎上前來......。

院長:歡迎  古佛師徒再度蒞臨本院!

師尊:又來打擾清淨,抱歉之至!悟緣,快過來參駕!

悟緣:末學叩請  院長聖安!

院長:免禮!免禮!「右閣功果院」距此不遠,請二位隨  吾同赴觀覽,以便實地瞭解,繼續金篇記錄也......。

師尊:  院長請先行......。

於是三人齊向右閣而行,一路且行且談,不覺之間已到院階,舉目可見正面高懸一匾,書曰:

「八卦助果右閣院」金光炫耀,左右有對聯書曰:

萬德莊嚴不離自性放光明

千功蓮台原在寸土栽淨香

院閣深深,莫測其寬廣,三人登階觀覽,堂靄清淨,瑞映生輝,奇景擁繞,無限之雅緻......。

悟緣:哇!閣內「地」上湧出蓮花朵朵,妍麗絢爛,蓮花之上各置金牌一面,約長八寸、寬五寸,牌上誌有姓名。毫光燦爛,耀眼難睜。

院長:悟緣!凡在本院內所見之牌誌姓名,皆為目前在世之人,切勿洩漏,以免造成考魔。謹記!謹記!

悟緣:弟子謹遵  聖諭......。

三人繼續向閣內而行,復見十幾座蓮台,座座金光奪目,其上亦皆置一面金牌,牌上赤誌載此座蓮台應受之主人,但是此金牌之光輝,則稍遜於方才所見蓮花上之金牌。

再繼續內進,距離蓮台約五、六尺,復有片片蓮葉,色作翠綠,五葉一排,整齊林立,蓮葉上之金牌,其光澤又遜於蓮台上之金牌。

再往內進,距蓮葉不遠處,整齊地擺著許多金蒲團,上亦各置一面金牌,其光澤又再遜於蓮葉上之金牌矣!

院長:上自蓮花,下至金蒲團,金牌上所誌載之姓名,其人俱猶存在世,替天行道渡眾,功德式居仙真、帝君、菩薩之果也。

悟緣:原來如此!在世代天宣化之良賢,於此功果院內皆有其位......。

且言且行,已通過金蒲團,再行丈餘,眼前排列許多座椅,十席為一排,依次是金椅、銀椅、銅椅,椅之靠背各貼一牌誌,上載姓名。其色則有金黃、銀白、淡黃之分。悟緣不明其故,請  院長開示......

院長:此三種座椅之應受主人,俱功德未及證人九品果之階也,稱為仙吏之位。

悟緣:銅椅後又丈餘,一片牌海,上書姓名,望之無邊無際。其色有五,依序是黃、白、紅、青、黑等色,排在最後之黑牌,為數最多,黑壓壓一大片,難以估計其數量。

院長:此有牌無椅者,則亡靈之等也。黃牌者,上等亡靈;白牌者,中等亡靈;青紅者下等亡靈;黑牌者,無等亡靈也!

悟緣:今夜所見者,上自蓮花,下至亡靈之屬,各等、位、果,俱有一面牌誌,但雖是同等、同位、同果,牌色亦有光彩燦爛者,色淡而暗者,或似灰塵污染者。不知何故參差不齊?敬請  院長解惑!

院長:悟緣有所不知!雖屬同一果位者,亦有品級高下之分。上品一級者,其牌色最為光亮,然後是二品、三品......。依次遞減亮度至九品三級,其色最黯淡。故屬同一果位者,由牌誌之亮度,可觀知其人功果之高低。

至於牌上似灰塵覆蔽者,乃係功中有觸犯大過之象也。此人倘能及時醒覺,實心懺悔,力善補過。則自然而然牌上之灰塵漸漸消失,轉呈清亮之色也。

此等人若是不知懺悔前非,猶然不斷再犯過者,其牌色愈加沉濁污黑,終亦循序貶降其現保有之果、位、等也!

師尊:經云:「心淨即佛土淨」。此「右閣院」內所影射者,皆是目下尚在世上代天宣化者之功過心境。因人心千變萬化,故此閣內之果位亦隨其進退也。

吾望在世修子,必時持道心,常自觀省,合理應緣,當仁不讓,見義勇為,三施勤行,樂觀進取。若偶然無心犯過,則誠心懺悔,千萬不可找藉口自掩罪跡。天眼昭彰,豈有自欺而天亦被欺之理?何況知過不改,有加犯案在逃之通緝犯,心地陰影鬼魅重重,痛苦最甚!

修子若有智慧,當不致如此愚痴,自陷泥淖也。慎思!慎思!

院長:  古佛一言深中世人之通病要害!此右閣內之品蓮等位,所以經常變化莫測者,皆因修子之心行變幻無窮也。現在  吾再引導賢師徒往「左閣院」參遊吧......。

於是三人步出「右閣院」,向左而去,一路上只見奇花異卉遍地盛開,鳥鳴法音,小溪細流,甘露清澈,和風徐徐,令人心曠神恰,悟緣識也淺薄,無法盡善盡美之做一表達。

正欣賞之間,不覺眼前聳立一巍峨壯麗,氣派非凡,出塵絕俗之巨大建築物,原來已到達目的地,其上金匾書曰:

「八卦功果左閣院」七大金字,輝耀醒目,正門兩旁篆書對聯,文曰:

歷劫福慧絲毫無痕證果此境

白陽皇恩九六皆皈還返原來

院長:「左閣院」至矣!此閣內設有修練亭、淨氣亭、禮儀堂、靜養亭、參禪苑、宣講堂等等。乃「得道」原人壽終之後,經「九九紫陽關」之考證無訛,最後至此地按功定位。此處尚屬「天佛院」之外院,在此之原靈,乃功德未及證入九品者。彼等在此逍遙自在,逐步修練養性。及至智慧漸開,或陽世子孫功德所被,則可晉入內院,聆聽諸菩薩教誨也!

悟緣:敢問  院長,不知受超拔之亡靈,是否亦要經過「九九紫陽關」之考證?而其對道之領悟程度參差不齊,是否也都能來到「天佛院」?

院長:然也!上蒼慈憫眾生世世輪迴不休,今時應運三陽開泰。凡有世人,修道始終如一,持恆於善,又發心響往彌勒淨土,超拔自己祖先者。特赦七分之咎,減輕三世因果之孽,經地府對籍無誤,帶至「九九紫陽關」考證教育之後,也可前來也!然而其先決條件,是要符合  彌勒慈尊之大慈鴻願方可。

不過,若超拔祖先之世人,不能於世上認真立身行道,或有敗壞德行之情事者,則其祖先之靈,亦曾受影響而貶降也!

悟緣:感謝  院長開示!弟子心中正在置疑,為何「天佛院」之外院還需設置修練、禮儀、參禪等堂?原來正是為了受超拔之亡靈而設。

院長:悟緣智慧精明,此「左閣院」亦可說是符合  彌勒大願拔攝者,帶「業」來生之地。故來此之靈,大部分未能證「自性淨土」,故雖然享受逍遙,但也還需接受教育。

現在吾等前去宣講堂實地參訪,對本院之情況當可更進一步瞭解也......。

言罷,三人左轉側廊,行不多遠已至宣講堂,堂構寬宏,能容萬千之眾在此修練聞法,堂內眾魂見  院長等入內,司禮員一聲禮喧,一齊跪叩於地請安......。

院長、師尊:大家免禮,請起!請起......。

細覽堂內,有幾位司禮員忙於焚香、點灼、置香茗鮮花於講台之上,講台兩側經書堆疊。不久見講師整肅衣冠,神態儼然,上台之後揖禮眾靈,眾靈亦揖禮講師畢。司禮員恭請  院長、師尊、悟緣同升講座,與諸仙真禮接落座,司禮員獻茗後,靜聽法音......。

講師:  院長!各位賢真,各位佛子,大家好!今天承蒙  天然古佛師尊帶領悟緣賢士前來參訪,此乃本講堂與人間溝通之首攀。愚才疏學淺,蒙  上蒼不素,榮擔講師之職,真是愧不敢當。

各位來到天佛院後,已經歷各種教育啟慧,個個皆已瞭解  彌勒慈尊之鴻慈大願。亦知悉世聞各教門,正為著接引  彌勒慈尊早臨人間,大開龍華會、收圓九六而努力廣傳福音--說仁義、講道德、振古風、行十善,以祈淨化娑婆,變成大同蓮邦。斯時,  彌勒慈尊將應運應願,率領我們全體下閻浮提,大轉法輪。此者,本元會最重大、最神聖、最尊貴之一大事因緣也!

為了同助天盤,維護正法。天佛院雖是各位暫時之寄居淨土,但每一靈性,最終均需證「自性淨土」方為究竟。目前我們雖能在此逍遙,但畢竟未達究竟,故方要在此再研究、再參悟。

萬法博大精深,浩瀚如海,各宗旨意,纍纍玄珠,舍納萬千。一般修士每有望洋興嘆之慨,現在我們就由平實處來作一番研究:

修道之最終目標是證「自性佛」。但是「佛」之意義又往往被神格化、神通化、玄異化。故在修道修心之過程中,不明「佛」義之人,極容易誤入旁門左道。金剛經開經偈云:「願解如來真實義」,其重要者顯明可知矣!

佛者,佛院之簡稱。又稱浮圖、浮屠、佛陀耶......等。此皆梵音,中土譯為覺者、智者。覺乃覺察煩惱,覺知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也。亦即對宇宙人生之真理,普遍而正確之覺悟--理智(智慧)、情感(慈悲)、能力(功能)臻於最圓滿之人格(境界)。故「佛」不是偶像,乃是真理之意境!

研究佛法者,當瞭解大乘佛法之中心思想,不外乎二事:一是廣大菩提心,即濟渡宇宙一切眾生之無限廣大悲願;二是甚深般若義理,即由一切法畢竟空中所建立之空有不二妙理。前者是情感發展到至極的大悲;後者是智慧發展至極的大智。此大悲大智,如車之二輪,缺一不可,偏廢其一即違大乘佛法之主旨。

情感是直覺的、主觀的、執取的;理智卻是思辯的、客觀的、超越的。兩者看似矛盾,實則相輔相成。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即指此意也。

悲(情感)、智(理智)發展至極限,即融為一體,隨而自然流露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大悲願行。視一切眾生如自己,而平等無差別矣!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一切眾生而焉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薩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故諸佛世尊皆出人間,六租慧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豁然大悟,讚嘆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佛之與人,本性平等,唯覺與迷之分耳。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經云:「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唸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吾人修道,即在破迷啟悟,求得自性的超脫,而得大自在、大解脫,終而成佛,開顯本具的智慧(佛性)天真獨露。有云:「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故修士唯在直探本心的白證自悟中,獲得自在、解脫。亦即「諸佛菩薩只在心,何須泥塑與裝金」的自性自度,絕非一般世俗求神問卜者在求陞官、發財、保佑、玄異、神通。太虛大師曾云: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現實

正是最佳「佛陀觀」的寫照。有了正確的「佛院觀」,才能瞭解修人道,配地道,成天道的一貫妙理,及  彌勒慈尊要開創人間淨土之大願。更不會追求玄異而被術、流、動、靜所迷惑!

簡單的談完了「佛陀觀」,相信大家必會更進一步瞭解  彌勒慈尊之大慈大悲的實相妙意。也愈能澈底明白  彌勒淨土與天佛院,以及人間淨土世界大同的必須性、重要性、和神聖性。進而發大菩提心,同助天盤,維護正法。為促進龍華三會,收圓九六之早日降臨人間而努力不懈矣......。

宣講完畢,講師與眾靈行禮如儀後下台......。

院長:難得今日有此聖緣,現在恭請  天然古佛開示彌勒淨土之大乘菩薩道精神,讓白陽弟子更加體認本身應如何抱道宏法。

有請  古佛!

師尊:院長,各位賢真,各位佛子,大家好!方才講師已經將「佛陀觀」用第二義諦「文音」述說過了,相信諸位必然已有概念。對於  彌勒為何應運收圓之來龍去脈,亦較為明白。現在應  院長之指定,吾便趁機以大乘菩薩精神,來闡發  彌勒淨土之偉大與妙意。

大乘佛法所強調者,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精義。因此金剛經中闡述:一個發善提心之菩薩,應今「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接著又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因為菩薩是不應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四相者。上面的經文,前段即是「同體大悲」,兼善天下之大公無我精神,後段即「無緣大慈」,不著相、弗執德之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天真流露。

這種偉大崇高之精神,乃是大乘佛法之特色,亦足白陽弟子之天命所向,大力提倡之精神,也是現今人間所最需要的軌則。如此,則慈悲不祇限於一家、一族,而是擴大至一村、一國;不祇限於人類全體,而是普被六道眾生。此正是所謂:「為家忘一人,為村忘一家,為國忘一村,為身忘世間。」之精神再詮註。也是儒家應運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獨善其身,兼善天下」的大公精神。

諸位要知道,無始以來,無數靈性個體已然了脫生死而證自性佛。卻又發大弘誓願,成就各種拔攝眾生之法門。如:西方之極樂世界;東方之琉璃世界;南海觀音之聞聲救苦;倒駕慈航之維摩居士;地藏王菩薩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

為何以上這些已證自性佛之如來,個個還要不計一切地繼續努力拔度苦海眾生呢?這就是「同體久悲」的大乘佛心最尊貴之處。因為大乘佛心將所有眾生,視為同己一體。「悲」乃拔苦之心,無量無邊之眾生仍然沉淪苦海,雖然自己已然證自性佛,但大乘佛心不是一個「自了漢」,豈有不拔渡之理?

這就是  彌勒慈尊為何以證自性佛之身,隨  世尊釋迦佛降生人間,隨轉法輪後,昇補兜率天主--由自性佛化成等覺菩薩。而為本元會「未來世」眾生大歸依處-救世主。而龍華三會,收圓九六,更是大乘佛心「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總發揮!

諸位還需要明白,大乘佛心在證自性佛後,又實行「同體大悲」之宏願,並不同於「著眾生相」。而是最為尊貴的心懷是基於「無緣大慈」。乃是一種天真流露,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佛行;乃是廣泛性、普遍性、無限性、全體性、無條件(緣)性的大慈大悲精神。

因此,厭生死者,求斷結者,捨煩惱者,樂涅槃者,好禪定者,都是尚未澈悟大乘菩薩心之自了漢。所以  彌勒宏願為何能統攝末法眾生?此原是源自大乘佛法之弘揚也!

維摩經中文殊師利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維摩詰答:「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就是說大悲菩薩常在生死中度生。如果對於生死無有畏懼者,當然無須憑依;但是對於生死稍存畏懼者,那廢憑什麼可以令他不生畏懼呢?

從「他力」之佛法來講,畏生死者當自念:佛已修具威德之力,我今為利眾生,受諸生死,我佛慈悲,必得冥熏加被(如此以平畏懼生死之心)。折衷疏云:「與菩薩作外緣熏習,能棲心佛境,則畏怖自除。」從「自力」的自性功德來講,是真依自己進修福德,以福德力與煩惱戰,與恐怖爭。只要操縱生死,自然於生死無所怖畏了。

彌勒淨土所要弘揚的,即是大乘菩薩道,故其願力包含了畏懼生死與不畏生死的菩薩。  彌勒慈尊的兜率天淨土,即是如來功德力,讓畏懼生死之菩薩有所歸依、不退轉,而無畏懼入生死度眾生。所以說「不厭生死」、「不求斷結」,是上昇兜率丈之要件。

大乘佛法所鼓舞的,乃為菩薩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諸位今日住此兜率天樂土,雖然可以說是「入雲城避劫難」。但是凡塵尚有無量無數無邊的手足同胞在煩惱苦海中浮沉,諸位忍心在此自在逍遙嗎?身為修道之人,欲成無上佛道,能只顧自己安樂,而不發大乘菩提心嗎?

白陽賢良應該是不畏生死,不求斷結的  彌勒眷屬。應該是承擔發揚大乘菩薩道的棟樑。應該傚法諸天神聖,為救度眾生,不厭生死,不求斷結,倒裝下凡,四處開荒佈道,宣揚  彌勒福音。

諸位在此安享清福,並且承受智慧甘露的滋潤。希望體悟大乘菩薩精神之後,發大慈大悲之宏願,乘願下世普救眾生。如此才是真正「世世願行菩薩道」的大乘精神。

或者有人還懷疑:修道是在追求「超生了死」,如此一來,又得入生死、受輪迴,豈不大大違背當初修道的目的嗎?眾生不知、不信「自己真人」-靈性本是不生不死,而一味執著肉身之生死為生死;或以為住於天界,沒有肉體之生死變化才是「超生了死」,那是未入大乘佛心之故,實在是大大的誤解!

真正的解脫,是在於相不染相,於因果不昧因果,於煩惱生菩提,於生死出生死。因此「超生了死」的意義,絕對不是「沒生沒死」的斷滅空;而是「若是無生無不生」之真空。於生死之中,不動、不染、不畏、不怖。

儒家有言:「若有所恐懼者,不得其正。若有所好樂者,不得其正。」諸位若是畏怖生死,若是好樂執住此地。很顯然的,選是不得其正。誠然佛性的修養必經三大阿僧衹劫,目前諸位住於此,若不能體悟大乘菩薩之精神,則枉費得逢正道矣!

今日白陽法門所要弘揚的,是普被各類根器的彌勒淨土。眾所皆知,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法之最重要經典,連  六祖惠能都深受此經之影響。引該經中,記載世尊囑咐彌勒云:

彌勒!我今以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號三菩提法,咐囑於汝,如是輩經,於佛滅度後末世之中,汝等當以神力,廣宣流佈於閻浮提,無令斷絕!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當有善男子、善女人,及天、龍、鬼、神、乾闥婆、羅剎等,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樂於大法。若使不聞如是等經,則失善利。如是輩人,聞是等經,必多信樂,發希有心,當以頂受,隨諸眾生所應得利,而為廣說。

彌勒慈尊乃是本元會候補佛位之一生補處大士,故以大乘菩薩道得承佛法,當為責無旁貸。而白陽弟子身為彌勒眷屬,更應以發揚此「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大乘佛法為己任。因為憑此方有收圓九六之一大因緣,也憑此才能建立究竟佛國之完竟境......。

師尊開示至此結束,接著  院長發言......。

院長:非常感謝  古佛應機闡此大乘佛心,  吾望世上修子,於參悟本篇後,更能深解  彌勒大願,而從最基本之十善修起,先具備來生兜率天之資格,並用心體悟大乘法心,世世同助天盤,澈行「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大覺行也!

悟緣:弟子今夜真是法喜充滿,心界為之大開特開。期盼世上佛子,都能在參閱本遊記後,掃除一切疑惑,大發菩提心,在真理之引導下,努力弘揚大道,自強不息!

師尊:多蒙  院長為遊記耗費心神,萬分感謝!吾師徒倆就此告辭!

悟緣:叩別  院長與諸位前賢!

院長:全體肅立!鳴鐘。恭送  古佛師徒!

師尊:悟緣閉眼,上蓮台!

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第十八回  彌勒內院妙莊嚴  如來淨土心願行

靈山無影意玄玄    隱藏密寶自性天

濟苦悲心慈佈道    顛劫盡淨證紅蓮  吾本

靈隱濟顛  天然爾師  恭承

天旨  降至蓬萊  禮進佛階  拜請

娘安  提機訴懷  今日運際  慈心安排  為拯既倒

挽救痴呆  彌勒慈尊  末世救主  登天金階

大乘菩薩  普揚佛台  不執不畏  收圓如來  哈哈

弗貪生  不怕死  生死無礙

佈大慈  稟無緣  同體悲懷

執禪定  樂涅槃  小乘之涯

大乘行  無人我  是真如來

有為法  如夢幻  旁門果栽

無為道  最自然  天真獨開

化煩惱  變菩提  自觀自在

無二門  最尊貴  不染塵埃

出世心  入世行  並不對待

聖即凡  凡如聖  聖凡子亥

持道心  運良能  生活安排

不移步  不外求  淨土自在    哈哈

三法印是佛學上三乘(聲聞、緣覺、菩薩)共學之重要基本學理。蓮華經云:「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及寂靜涅槃,此三是法印。」這無常、無我、無生滅性,乃是區分佛法與外道之準繩,凡印證契合此三大真理者,即為佛法。

修者從現象得知「法」之無常性,從性質得知「法」之無我性(自性),更進一步要親身踐履,體證無生滅之實相。正本清源,直探本心,達涅槃寂靜,不動不染,無為而成之境界。

佛說種種法,無非使眾生自求覺悟,自證自性。需知佛法之真理若不能實證(實行與體悟親證),即如知而不行之世間法,不能得其大用。

佛法之卓越即建立在它的永恆實踐上,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故學道最重體悟實行真理,從而消滅自己與一切眾生之痛苦和煩惱(煩惱即菩提,無二無分),啟導本覺之自在解脫。

佛法不只是哲學、哲理之解說。它雖然是一種引導啟信得覺之方便權宜,但卻深藏宇宙生命本體之真理。它的推行是永恆性,它的包融是無微不入,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者也。

修士若把道當哲學、學問來參詳,當考據學來研究,則猶如數他人之珍寶,又如畫餅充饑,是得不到實益者。在平常生活之實踐上,若困厄橫逆之所加時,忽能顯現澄澈空靈之覺心,立即觸境生機,感而遂通,因機生意而深獲大用矣!

大乘菩薩道為何能入生死而不畏,行大慈而無緣,轉煩惱而菩提,住世間如涅槃,轉法輪如禪定?此三法印之功也。白陽弟子既然得逢正道,榮擔天命普渡三曹,豈可不深悟三法印之精義乎?

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諸法乃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此即教人要超越一切法、一切事、一切有無、一切好惡、一切高下先後之徹底解脫,連空性亦要弗執,而達於一切畢竟平等。

佛法之空性為一畢竟空,唯依大用流行之萬千現象(因緣)而立,而此漂流於「無常洪流」上之一切現象,如悲歡離合、生死榮枯等,無一不當體即空。即空矣,則苦樂悲歡,榮辱得失之心境,頓清淨於此空性不生不滅之清涼甘露法喜道悅之覺醒中。大乘菩薩能入主死不畏生死,入地獄而捨我其誰,皆是此「畢竟空」之法藥有以致之。

人因「我執」而受五蘊、六根之困擾,因此對「無我」難以瞭解與接受。西洋哲學言:「我思故我在」,亦是在說明眾生很難擺脫「我執」之拘束。究其原因當然是眾生對身命、財產,乃至山河大地之過分執著。而佛門以「空」門得入,「空」是一把雙刃刀,一者可令菩薩自斷煩惱,再者可令菩薩不畏生死,不欣涅槃地辛勤度眾。「空」無非是「人我空」與「法我空」。

「法我空」無非在空卻「世間生死法」與「出世涅槃法」,亦郎體悟生死輪迴與解脫涅槃之虛幻性,如此方能不畏生死之苦,不欣涅槃之樂。

涅槃經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涅槃。」此段經文明白的告訴世人:所謂「佛性」,就是「第一義空」。所謂「智慧」,即悟得此第一義空--不空而空,空而不空之真空。

圓覺經云:「解脫者,大自在者應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因為生死、涅槃畢竟皆空,因此不必厭生死、樂涅槃,而應生生世世入生死度眾生,而於自心不動不搖,不畏不樂,不執不捨也!

白陽弟子當體悟「三法印」之大用,才能明白諸天神聖倒裝下凡,同助天盤之大慈大悲精神,如此心境方能大如太虛,不貪、不嗔、不痴,常湛妙慧,順天活潑,應緣而行。若能加是行道,則門戶之見,先後(天)之爭,有無(天命)之較,生死之分,悉皆皈無,無則合一,合一則圓通一切而還本返原矣!  哈哈

今夜著書時辰已屆,三才嚴肅,有煩鎮殿將軍嚴護法壇。悟緣!速速靜心,吾等啟程矣......。

蓮台飛昇疾如電閃,一路無語,不久已入「兜率天」境。

師尊:悟緣!今夜吾倆奉旨晉入兜率內院,覲見  彌勒慈尊,聆聽  祖師法音,爾必畢恭畢敬,不可稍忽心儀。知否?

悟緣:弟子僅遵  師訓!但不知  彌勒慈尊法相加何?又如何說法?

師尊:昔日  彌勒慈尊上昇兜率天為一生補處菩薩時,結加趺坐,如入滅定,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時諸人天尋即為起眾寶塔供養舍利。時兜率陀天七寶台內摩尼殿上師子床座忽然化生。於蓮華上結加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

頂上肉髻紺琉璃色,釋迦毘伽摩尼,百千萬億甄叔迦寶以嚴天冠。其天寶冠有百萬億色,一一色中有無量百千化佛,諸化菩薩以為侍者。復有他方諸大菩薩作十八變隨意自在住天冠中。

彌勒眉聞有白毫相光,流出眾光作百寶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五百億寶色,一一好亦有五百億寶色,一一相好艷出八萬四千光明雲,與諸天子各坐花坐。晝夜二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經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恆說此法,度諸天子。

悟緣:如此說來,今夜我們是來紀錄此「不退轉法音」以載遊書,令眾生見性有所憑持參照者也!

師尊:正是,「退轉」乃是生滅代謝之迷相,能不退轉者即入不生不滅,不動不搖。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既無所住,何來生滅退轉,故六祖慧能於此言下大悟後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故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不退轉法音亦是如是,乃是  彌勒慈尊以廣長舌於不可說處,妙諭形容以啟導受法者之自性開悟也。

稍後覲見  彌勒慈尊時,爾得以心會法,恭錄遊記之上,以便末世白陽弟子之參悟也!

悟緣:敢問  師尊!白陽弟子努力之目標,既然是  彌勒淨土之實現,可是依據佛說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所云:彌勒慈尊於兜率陀天為諸天子說不退轉法,將於滿五十六億萬歲後方下閣浮提,如是那豈不還要等太久太久之時間,龍華會才有開演之機嗎?

師尊:傻徒!爾又糊塗矣!大道乃超越時空之約束者,佛經內所云之「數」,不可太過於執著。其實  彌勒慈尊時時刻刻都在閻浮提(上帝與爾同在。大道無所在無所不在。佛有百千萬億之化身),有云:「溪聲儘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對於一個深會佛心之修士而言,彌勒慈尊無時無刻不與他同在(活在心中),對他來說根本沒有「來去」(生死)之分別,當然也就沒有「上(兜率陀天)與下(閻浮提)」之對待。世上常以人心之分別念、對待心在辯爭不成問題之問題,如:  彌勒佛現在是不是降生在人間了?昔之布袋和尚是不是  彌勒佛來降生者?......等等。

修士常言「認理皈真」,「彌勒」只是一個名相文字,其實佛名並非絕對重要,最重要者是其代表之實義-真理。我們可以換言之  彌勒就是真理;真理就是  彌勒。只要修士符合真理,肯與  彌勒大乘佛心一樣地拔度眾生,就是  彌勒之眷屬,甚者可說為  彌勒之化身。從廣義來講,從一真一切真來說,從眾生不異佛,佛不異眾生以推之,則眾生不異  彌勒,  彌勒不異眾生。  彌勒不離眾生,眾生自離  彌勒也!再言龍華三會,乃是  彌勒慈尊之大慈悲願,此是末世眾生之大皈依因緣。我們從彌勒下生經中,可以明白  彌勒慈尊下生閻浮提,於龍華菩提樹下證佛,大轉法輪之因緣乃是-人間淨土-大同世界。至於人間淨土之何時方能實現,這就要靠眾生大家之共同努力了。

所以  彌勒慈尊下生閻浮提,大辦收圓之因緣中有兩大條件:一是  彌勒必來人間證佛;二是證佛之因緣必在人間淨土之完成時。故而龍華三會是在人間淨土完成時才開演。如果就在最近幾年內,由於諸天神聖與眾生共同努力下,而促成了大同世界之實現,自然就是  彌勒慈尊下生閻浮提,主辦龍華會之時機成熟了。

所以修士所應努力者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等待期盼,而是主動的、積極的把自己與緣人化成  彌勒眷屬或化身。處處代天宣化,廣傳福音,以期人心早日「入欲淨盡天理流行」,使人類之劫難(亦是共業所致)化除於無形,並且建立一個佛面佛心之蓮花國土,而引導  彌勒慈尊早日下閻浮提,大開龍華會而收圓九六也。

悟緣:感謝  師尊之開示,原來、彌勒不離自心,而龍華三會更需依眾生之「聖(共)業」而促成。白陽賢良若能參悟此中妙義,必可以同助天盤,自覺覺他,以達共覺也......。

二人言談之間,忽見佛光萬道,耳聞仙樂齊鳴,一道牆垣無邊無際地伸展在眼前,並有無量龍王圍繞,七寶行樹排排列立,自然隨風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令人聞之而法喜充滿。垣內重重寶宮,摩尼光迴旋寶宮上空。觸目所見,蓮花處處。奇妙美景,令悟緣一時如劉姥姥進大觀園......。

突聞鐘鼓齊震,悟緣急急收回旁騖之心,莊嚴寶官階前不知何時已侍立無數天女,個個臉泛微笑,手持寶幢樂器等物,恭迎  天然古佛師徒......。

師尊:愚等奉旨前來兜率內院覲見  彌勃慈尊,有勞諸位入內通報!

天女:吾等奉  慈尊聖諭,於此恭候  古佛師徒多時矣!請隨吾等入內吧......。

師徒二人隨眾天女沿階而進,沿路妙景,非是筆墨所能形容其一、二。正如世尊所讚嘆:「此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

突然眼前一亮,只見一七寶台,摩尼殿內師子床座上,一朵金光萬丈之蓮花上有一身如閻浮檀金色,長十六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悉皆具足,頂上肉髻紺琉璃色者結加趺坐,眉間有白毫相光,流出眾光作百寶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五百億寶色,一一好亦有五億寶色,一一相好艷出八萬四千光明雲......。

師尊:愚  弓長天然率劣徒悟緣,承奉  天旨前來覲見  慈尊,叩請佛安!並請  慈尊開示不退轉法以明修心!

慈尊:  古佛師徒一路辛苦矣!時天運正值末世,娑婆人心被歷世業力所覆,不能直顯本性。故而共業集成種種災難,此種迷果,實是令人感嘆!

天心不忍蒼生玉石俱焚,故應運降下真宗,普宣真道以期醒迷覺頑,貴師徒承奉天命奔勞各界,採證宣理,應病施藥,匡扶天盤,功不可沒也!現應古佛所請,於方便權宜處,略示「不退轉」法音,以資遊記文載,而引修子之心也!

夫「退轉」者,生滅代謝相也;動搖來去相也,苦惱無常相也;四生六道輪迴相也。此者猶如迷人,依方(向)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今說退轉不退轉亦復如是,先除對待之心,會一如也(不退轉者乃不可說之強說)。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爾今執退轉,方需不退轉。」萬法具足自性中,自性不動自無退轉可名。不可說之畢竟空,不可說之清淨本,不可道之道,離相之相,離空之空,離不退轉之名者,可會「不退轉」實義矣(不可作不退轉之想)!

悟緣:弟子叩間  慈尊!方才  慈尊之「不退轉法音」其義甚深,末世眾生慧被業覆,恐難深入法心,懇請  慈尊於淺處再為釋諦,以盡法力!

慈尊:悟緣慧心悲心殷厚,思念末法蒼生不能深會法義,吾當應爾之請,再於淺處釋諦!

涅槃經云:「佛性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涅槃。」此第一義空又曰「畢竟空」或「真空妙有」。能見此心,即識本心,能明此性,即見佛性,即名般若、丈夫、天人師、佛(亦是強名)。

般若心經云:「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無顛倒夢想。」既無顛倒則無退轉。

眾生因迷於緣,故外著於相,隨緣起念,分別造作,浮沉不斷,故入退轉之渦。修士因執於空,故內住斷滅,隨滅喜寂,分別苦樂,對待善惡,應有所住,必生罣礙,一點不通,即落退轉。

六祖壇經云:「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此言自心若無過錯,即是自性中之真戒-從不思善不思惡之心直了可達。自心若無愚痴即是自性中之真慧-由不昧於因果,不執緣、執法、執善、執惡之心直至。自心若無散亂即是自性之真定-從不分別妄正、覺迷心中可見。戒定慧只合一體,不可更別!

不退轉法即不二法,即解脫法,即是般若,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修子若百物不思,求令念絕(斷滅),又入法縛,即墮退轉邊見。壇經又云:「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能如是自性清淨不染不搖,自由自在者,可入不退轉矣!

悟緣:弟子百叩  慈尊,感謝解此甚深妙義!六祖曰:「不識自本心學法無益」,末法修子今日得聞  慈尊法音,再與白陽三寶實義互參,則夫子之「性」與「天道」可會與悟矣!

慈尊:  釋尊說法四九之後,尚云無說一法,爾今若言  吾有法與人,即為謗佛誑人,暫且隨語解會,假名不退轉法也。

悟緣:弟子領會!第一義諦不落二端,不住中間,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慈尊妙言亦在引迷入悟去縛見真也!

慈尊:善哉!孺子可教也!悟緣尚有何疑儘可提出,  吾當應緣而解也。

悟緣:叩謝  慈尊讚勉!弟子才資愚鈍,此次承蒙  師尊提攜,得能參遊諸界記訪道音,不但大開心境,亦由各實例中,獲得法喜與警惕。於遊記當中,弟子體會白陽法門應運之來由,與  慈尊之大慈大悲大願,並且進一步瞭解彌勒淨土之意義與大乘菩薩道之精神,實令弟子獲益匪淺。

於今白陽弟子應當體悟本身所負之神聖天命,及應抱「不厭生死」、「不斷煩惱」、「不修禪定」之道心,在自己本分上,盡力代天宣化,正己化人。

弟子惟恐末法人心痴迷,易陷文字障中,或許誤解文義。白陽弟子求道之時是為了「超生了死」、「斷煩惱」、「回理天」,而今卻要不畏生死的實踐大乘菩薩道,眾生慧淺者,不會佛心恐生矛盾,祈請  慈尊廣說菩薩淨土實義,以釋疑心!

慈尊:善哉!悟緣心思纖細,乃能為白陽弟子問於如來淨土之行,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維摩詰經云:「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土,皆為饒益諸眾生故。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若於虛空,終不能成,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菩提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佈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

持戒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忍辱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精進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來生其國。

禪定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來生其國。

智慧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四無量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捨眾生來生其國。

四攝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方便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動、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迴向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說除八雖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大富、恚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可調伏

。隨其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

。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

淨。是故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以上所說,乃為現今白陽賢良必悟、必解、必行、必證之南針。吾望有緣

得遇本書者,廣為宣化,以助天盤也。

吾作一偈,以搭修子之慧橋:

白陽賢良大乘行    眾生為根心淨清

饒益有情皆方便    出生入死不染情

三曹普渡人慾淨    收圓更依世世新

不厭生死超生死    不斷煩惱菩提心

禪定涅槃皆假名    第一義空名佛性

不垢不淨不生滅    無生老母金剛經

一指玄關皆率性    天命降道救迷津

無字真經存妙義    悟會佛心見本靈

合同圓融色空一    三寶澈悟代天行

世世願行菩薩道    同體大悲畢竟境

浮土待建眾須悟    無緣大慈性明明

龍華三會天心定    圓收九六白陽心

師尊:感謝  慈尊釋此菩薩欲取淨土實際次第,雖然亦是隨言而解,不得徒生分別執障,但言下若悟,隨人根器皆有可資依循之徑也!

今夜時辰有限,愚等就此告別!

悟緣:弟子  叩別  慈尊!

慈尊:鳴鐘!恭送天命使者!

師尊:悟緣速上蓮台!閉眼,起.........。

佛壇已到,悟緣靈體還原!

本遊記至此大功告成,此間鎮殿將軍,護法三才,功德厥偉,  吾望此書篇早日付梓頒佈人寰,以掃道盤妖氛,以正天盤天運也!

凡吾白陽弟子,務必人人參閱,並廣為流通宣化,循此書中真理、自覺、覺他,以期人間淨土早建,龍華收圓早開也,特此諭示!

告別諸徒,吾回理天繳旨去也!(全書圓滿結束!)

 
跋文

月圓池心應穀神    慧湛清淨見天真

菩提本體無始證    薩埵如如自性身

月慧菩薩  師母是也  今奉

母旨  降至東土  禮進佛樓  恭參

慈駕  問安諸賢  手持機管  代天宣言  天佛院記

歷遊諸天  載道錄訓  書成金篇  字字珠璣

句句金言  性理真傳  孔孟聖道  修子規矩

佛心妙義  菩提性蓮  一一傳宣  今值頒書

特降舒懷  切望有緣  珍惜金線  勤參悟焉  咳咳止

文以載道同為維護正法之所方便,然道本真空,難以言說誌詮。仙佛雖抱慈悲之懷,若無同心之人,則天意道涵更難流傳人間,以作修子慧橋。

天佛院遊記一書,歷經天人之合作,同心之交流,進而證明心本一心之理。吾白陽法門於此末世之秋,欲作眾生大歸依之慈航,若無真理之金線豈能通貫道統、天命、心法之真傳,而普渡三曹,收圓九六乎?

末法之際,邪法必然猖獗,而眾生智慧覆於歷世業力之下,度也難矣!值此邪說混雜道盤之刻,  上蒼特賜下寶書,以為修子登天見本金鑑,內載佛心道義,鉅細無遺,實乃眾生之幸,白陽法船之幸,今值是害頒佈寰宇,特降傾訴感懷,並望白陽賢良,深體天心,廣為宣化流通,以同助天盤也!

天運癸亥年五月十五日

月慧菩薩跋於蓬萊天喚佛堂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