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FB粉絲群: 彌勒書院粉絲群  FB社團: 彌勒辦公室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文章 - 辦事細則

辦事細則

[日期:2017-06-10] 來源:德慧雜誌  閱讀:

壹:前言

欲明辦事細則,必須先了解天恩師德,言行主敬存誠,處世方能齋莊中正。

師云:辦事優良在細心 觀前導後按理行

舊學要加新學證 法賢效聖意存誠

不明之處虛心問 遵規蹈矩莫亂評

盡心推己行忠恕 尊師重道慎言行

貳:壇主職責

道親來佛堂,無論貧富貴賤,一律平等以誠待之,方顯道之貴重。

凡家庭佛堂大門,最好加裝紗門,以保持清潔。

應準備毛巾為他人參拜洗手之用。

師云:

壇主職責實非輕 領導一方化萬民

佛規禮節詳細研 承上啟下導後行

招待道親存笑面 渡人登岸莫道貧

不可日久而生厭 徘徊觀望不前行

遇考存誠魔自化 含冤受屈孽消清

閒中常思己之過 舉賢任能莫後人

任勞任怨無退悔 含和忍辱理為尊

啟發道親自願每逢初一、十五前晚到佛堂整理環境及辦事。

師云:

道氣要賴眾人扶 借事成全理不殊

鐘不打兮不鳴響 人無人勸禮義無

亦好藉此來了愿 財法無畏量力施

試才選能責分配 造就後進唯此途

凡辦事完畢,供果之處理。送神後家庭佛堂將拜過之供果,除分享眾人共結善緣外,餘者收存,獎勵兒孫習禮行孝,或轉送鄰居溝通情感。公共佛堂,作為褒忠講孝,或勉行功德,或敬年老長者前賢,或賜幼童疾病之人,方有意義。

師云:

供果乃是老⊙賜 獎功償善理當知

循循善誘明真理 教他莫忘前人慈

明瞭天時速速進 報恩了愿要及時

教與道別要細講 忍考受辱不為痴

參:辦事人員職責

受理掛號辦事人員,必須親口問明新求道人,係何人所渡,方免埋人功德。

見未滿十六歲以下為童女,十六歲以上為乾坤。又下輩不能引保上輩;更不可寫給自己未成年的小孩作引保。

新求道人姓名填寫時,位置不可高出師母名字。毛筆正楷,不可馬虎,寫好將印書費及名單交壇主,轉呈點傳師,請示辦道。

大佛堂,請點傳師指定上下執禮,獻供人員、講師。家庭佛堂,壇主自便決定,或請隨駕講師、辦事人員充任之。

凡參加獻供人員及上下執禮: 洗手  洗果  發爐  添油  泡清茶(上清下濁)  點燈、排拜墊、開始獻供。

獻供畢,再由辦事人員打毛巾,請點傳師辦道。

如遇有道親,佈施財物助道,務須一一記清呈閱點傳師方免埋人功德。

無論開壇、講訓、辦道,應維護道場內秩序,以達莊嚴肅穆。

上天開恩,諸天仙佛、老祖師、師尊、師母大恩大德,前人關心,點傳、引保苦心成全,仙佛金玉良言,要時常提起。

凡辦事人員,力行三施當身先表率,以顯師尊道貴。三餐食飯,年節風雨,毋忘父母,天恩師德。

辦事人員壇主,常帶講師、講員往訪已開班後學,藉以了解他人家庭狀況,不進行之原因,助他解決魔考。

師云:

開班驚動神鬼仙 講解操持費心田

已發心愿不去了 欺人欺己又欺天

要知普渡無多久 不信且看祖祖傳

止渡遭劫玄祖怨 到頭責任要誰擔

肆:引保師職責

凡為人師者,凡佛堂一切禮節,必須一一傳教後學,尤以十條大愿、愿懺文,必須人人都能背誦,三寶尤須記清,引保師姓名、求道日期地點、師尊師母兩位老人家聖諱,必須熟記。

引保師約好所渡之人,必事先與壇主參商,說明所渡者年齡學識,社會地位與職業,以便壇主審查決定時間,請示辦道。

新求道人到佛堂 -- 引保師引進介紹、洗手、奉茶,然後掛號填表文,聘請講師,講解求道意義。

三寶講畢,各引保師對所渡新求道人,個別加入勉勵幾句,親送出門以示慈愛,給他帶回書訓必須包妥。

引保師應當時關心後學。

師云:

引保之責實非凡 引入保入切相關

既渡緣人法船上 到家方算責任完

若是得道半途廢 三曹對案責怎擔

不說他之玄祖恨 受人一禮怎報還

伍:道親到佛堂應知細節

問安 洗手 參駕(仙佛先離去為送駕) 辭駕(我有事欲先離開為辭駕) 接駕(己先到,仙佛後到為接駕) 送駕(仙佛先離去為送駕)無論參駕、辭駕、接駕、送駕,如老前人、前人、點傳師在壇,加叩一禮。

道親到佛堂時,必須請示壇主,賜予了愿機會。若無事、或問道、或靜坐、態度務宜端莊,溫文有禮,不可高聲嘻笑,妄談人我是非。

來佛堂的道親應穿著整齊服裝參拜。

欲離去,先向主人辭行,向仙佛辭駕(洗手、辭駕)。

遇有交辦聖事,儘速辦理,以表誠敬。

遇開壇或辦事,或宣講聽講中,後到者不必於壇前叩首參駕而立於後方鞠躬參駕,更不可高聲呼喚,方現莊嚴有序。

佛堂中所有公物不得任意拿借,必經管理人許可,方可拿去;更不可久借佔為私有,拿去之書訓必須包妥,不看轉送道親,或送回佛堂亦有功德。

陸:結論

師尊師母已經歸天了,看看世界大局,將來劫煞的厲害,這時不修待何時?

前人日夜為我們操心,到底為著什麼?不是為名、不是為利,只怕我們靈性遭在劫內,故凡有心替天辦事者,當素位而行,各盡其職。方不負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之苦心成全、栽培矣。

打印